第355章宮門外
第355章宮門外
水際:、、、、、、、、、
大梁人在有什么重要信息或文件的時候,就喜歡用牛皮來留存,比如重要的軍事輿圖,比紙張竹簡更能留存久遠。
這卷牛皮軋制得很是精美,四角上還有編花,邊線針腳縫得嚴嚴密密,偏偏中間應該寫字作畫的地方卻是空白一片,什么都沒有。
燕喃翻來覆去看了會兒,手頭握著那卷牛皮,終沉沉睡去。
崔更直到子時方回府,雖在忠親王那兒撲了個不冷不熱的屁股,好在在溫泉里得了趣,怪道古來帝王都喜煉丹吃丹呢,確實有讓人暢爽之處。
往日里他征戰過后就渾身乏力,這回不但沒萎靡,反而仍舊興致高昂,神清氣爽。
他嘴里哼著小曲,穿過花廳長廊,忽前頭竄出一人,朝他拜下去。
“翁翁。”
崔更嚇了一跳,飛起眉毛瞅了眼來人,“五娘?怎么這么晚還在這兒?”
花廊下柱旁的正是崔五娘子。
她站直身:“五娘心內不踏實,想跟翁翁說幾句。”
崔更嘆一口氣,揮手示意身后人退開,帶著崔五娘子往園內走去,“別說你了,我也不踏實。誰讓咱們之前押錯了寶呢?”
崔五娘子垂,低低道:“還不晚,只要翁翁能將蕭齊的親事定下來,咱們就能走下一步。蕭衡本就是個冒失的,只要撇開文小娘子,趁他落單的時候讓他出些意外,比如墜馬墜橋,保管不會引起人懷疑。”
崔更沉著眉,背起雙手,“你這法子是可行,可這忠親王,可不像當今那位那么好唬弄,不近女色,警惕性高,不愧是上一代蕭家人里唯一上過沙場的人物。不過……”
他冷哼一聲:“是人都有破綻,明兒我把從南越、西疆搜羅到的幾塊原石都給他送過去,再好好伺候他幾日,再提起這事兒試試,可也不定能成!”
他忽停下腳步看向崔五娘子,“若是不成,便還按最初的計劃行事。”
崔五娘子抿緊了唇,頭垂得更低,清清冷冷應了句,“是。”
“天太晚了。”崔更腳步又輕快起來,往另一側長廊拐去,“你也先回去歇息。”
崔五娘子待崔更走遠,方輕輕嘆口氣,轉身往花園深處走去。
最初的計劃嗎?
還要讓她嫁給那個被軟禁在宮里的荒銀好色昏庸丑陋的太子?
她嘴角浮出一絲冷笑,身影漸漸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日,元崢照例天微明時就出了門,這一宿幾乎沒睡,騎在馬背上時,他小心閉眼打了個盹。
行軍打仗時,在馬背上睡覺是常事,就這一小會兒功夫,足以讓他把奔波一夜的精力補回來。
待他到達宮門外時,已是精神奕奕。
今日巡值宮門的正好是崔十一,見到他就扶著高高的錐形頭盔一路跑過來,低聲道:“師父!劉渭今兒比你還早到!”
元崢手里拎這自個兒的白燈籠,笑了笑:“說明他慌了。”
“要我做什么?”崔十一一副摩拳擦掌要上場的模樣,他知道今日師父和劉渭就正式對上了。
昨日元崢闖熄火隊巡防營的事兒,雖然聽起來只是小事一件,但稍微敏銳些的官吏都能把握到其中的風向。
是以在宮門外站隊的大小官員看見元崢過來,紛紛將眼神落到他身上。
同情的,惋惜的,敬嘆的,個個覺得元崢果真如傳聞中那般,是真的虎!
熄火隊滅不滅火管他什么事兒?身為樞密院的人,去查自個兒頂頭上司下頭的吃空餉缺,還是個邊邊角角的小缺,除了正大光明地得罪人,撈不著一點兒好,當真是虎!
是仗著自個兒要成為梁少宰女婿了,所以天不怕地不怕地來給忠親王當刀子嗎?
許多人往梁湛看去,想從他臉上看出些蛛絲馬跡。
梁湛卻在人群中默不作聲,閉目養神。
這可不好辦了。
眾人皆有些頭疼,梁湛這模樣看起來是毫不擔心,從另一個角度講,就是有贏的把握。
那這場拼斗,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到時候朝堂上爭論起來,他們站隊要站哪邊呢?
“我還是覺得劉大人會滅了元四爺。”有人悄聲嘀咕。
“非也非也,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敢站出來,也必然有敢站出來的理由。”有人反駁。
“是,何況他后頭還有忠親王,這幾個月,忠親王的勢頭可是把唐侯都比下去了!”有人仔細分析。
“切,那又如何?”有人不服氣:“樞密院是什么地方?眼看又要打北蠻了,樞密院若是亂起來,仗還怎么打?”
“正是因為要打仗,所以這空餉好好整頓一下也是應該。”有個青年官員一板一眼道。
“噓!”立即遭到一片噓聲。
“你家沒掛幾個吃空的?”立即有人懟他,“忒天真了……你小子是不知道當初歷經三朝的元太師是怎么悄無聲息沒了影兒的。”
“是啊,果真都是元府出來的,這直板直眼的心思倒還真是一脈相承。”
“元太師怎么了?”有人聽到扯進元太師,不滿道:“太師大人的變法之路雖受阻,但我等晚輩必將繼續這條路!”
“對!”說話的人立即得到三三兩兩的呼應:“太師大人的變法沒錯,錯的是那些下頭人陽奉陰違,從未將變法落到實處!”
瞬間話題就變了,從元四和劉渭的爭斗扯到了元太師二十年前的變法頭上。
大梁朝堂上的辯論風氣還是不錯,官員無論品級,論起政事來可各抒己見,論到激烈處,動手的也不少。
所以這樣的討論對眾人來說都屬再尋常不過的事。
梁湛聽著身后細細碎碎的爭執聲,睜開了眼,往后看了看,低聲問身旁戶部尚書,“這幾人是誰?”
戶部尚書立即湊到他身旁介紹道:“有兩個是去年新進的御史,還有兩個是翰林院的學士。”
梁湛“嗯”了一聲,繼續閉目養神。
沒想到元太師遠離朝堂這么久,影響力不但沒低,反而在這些學子中更受擁戴。
御史臺、翰林院,都是新近舉子文士扎堆的地方,也基本是下一朝的中堅力量,這些人的思想傾向,基本代表著大梁未來的方向。
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些人對變法如此熱衷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zanghaihua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