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肴記

第七百六十三章 瘋了

第七百六十三章瘋了

第七百六十三章瘋了

倒關馬內外,響起了一片歡呼聲。

城墻上響起了士兵們激動雀躍的吶喊聲!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臉上帶著最真心實意的笑容。

這場仗打得太解氣了!

韃子在邊過作威作福多年,跟他們交手,邊關將士們可沒少吃虧。不知道有多少保家衛國的男兒,被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上,英魂難安。

如今這場仗,是他們打得最痛快的一場仗。幾乎沒有付出什么代價,就把韃子給打敗了。

當然,他們心里也清楚,這次只是韃子試探性的進攻,往后,還有更艱難的戰斗在等著他們。

但贏了就是贏了,這很解氣啊!

從北城門殺出去的馬加,也覺得很解氣。

他坐在馬背上,望向韃子逃跑的方向,臉上的笑容就一直沒斷過。

這場仗打得痛快,實在是太痛快了。

“兄弟們,把戰場收拾收拾,看看還有沒有喘氣的,送他們一程。”馬加這個人,帶兵還是有一套的,知道窮寇莫追的道理,于是吩咐手下人打掃戰場。

他得趕緊回城,跟少將軍碰一下,制定一下接下來的任務。

馬加派人打掃戰場,簡單收拾一番以后,扔下韃子們的尸體,帶人回了城。

去往中帳的路上,馬加一直笑。

“少將軍!”馬加見了云霆霄,抱拳行禮道:“今天這場仗打得痛快!”

云霆霄拍了拍他的肩,他雖比馬加小幾歲,可是身高卻比馬加高上不少。在軍中,資歷決定一切!

“馬參將今天打得漂亮,出擊的時間也很準備,不愧是在倒馬關守了兩年的馬不倒!”

馬加嘿嘿的笑了兩聲,有點不了意思。

馬不倒是他的綽號。

打了勝仗,大伙都高興。臉上有喜歡,也有凝重之色。

韃子兇殘,報復心強。

他們對此事,早就領教過。

這次他們吃了一個大虧,下次來時,肯定是更加猛烈的報復。

“少將軍,只怕我們要再想一個策略了。韃子殘暴,不會善罷甘休的!下次他們再來,肯定是要報仇的,就沒有這么容易退敵了。”

云霆霄深以為然,道:“我打算派一支先遣小隊,埋伏在韃子扣關的必經之路上,先打一個伏擊再說。”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他這個想法有些冒險。

畢竟他們的兵力有限,而韃子的先頭部隊就有兩萬之眾。況且這些吐蕃人,實力遠不如蒙古人!

“你們看這里。”云霆霄知道,自己必須拿出能說服他們的理由。

云霆霄道:“這是關外的一處隘口,地勢險要,兩端狹長,中間寬闊。兩周的山峰也比較險,如果我們事先讓人埋伏在山頂上,準備弓箭,甚至是巨石,對韃子的隊伍進行襲擊的話,那么一定會給他們重重一擊。”

眾人聽了這個建議,都不住的點頭。

可是,有人有疑問:“少將軍,您說韃子會上當嗎?”

問話的是賀鋒。

他是第一次到倒馬關來,對這兒的地形不熟悉,也沒有去看過這處隘口,所以心里對這個辦法有些不確定。

韃子也不傻,看到山地如此險要的地帶,不會加以防范嗎?

云霆霄笑了,道:“馬參將,你跟大伙說說,這處隘口用來打伏擊怎么樣。”

馬加雙臂環抱在胸前,十分肯定的道:“少將軍所言不虛,這處地勢確實非常適合打伏擊。”他伸手在地圖的兩處指了指,道:“只要韃子進了這個包圍圈,肯定會受重創。我們可以在隘口的兩側埋伏一定的人馬,只要等他們遇襲亂起來,再趁機將他們一網打盡。”

“可是,咱們沒有那么多人手啊!”

他們只有一萬人,留下一部分守城的,再想抽出人手來,可就難了。

云霆霄一嘆,這也是他一開始沒有運用這個戰術的原因。

“雁門關那邊,還沒有消息傳回來嗎?”他已經向王柏青搬救兵了,如果王柏青能派來兩萬人馬,那么這個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還沒有!”

云霆霄心里咯噔一聲,面上卻不顯。

人少有人少的打法。

不過若是不能打成這個伏擊,實在是太可惜了。

“你們說,韃子會不會知道,咱們根本沒有那么多人手,所以才會放心大膽的過隘口?”

云霆霄看了馬加一眼,沒想到啊,馬加這人,看著是個大老粗,沒想到居然有這么心細的一面。

“哦?馬參將怎么會這么想?”這個想法很大膽,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很靠譜。

如果王柏青真的有問題的話,他肯定不愿意出兵啊!

一來保存自己的實力,二來也是打壓自己。

再往深了,云霆霄就不愿意想了。

不管王柏青是哪個陣營里的人,他好歹算得上是一代名將。若是因為內斗,至國家和百姓于不顧,那就太可恨了。

云霆霄沉吟了一番,道:“可以在兩側山峰上埋伏一些弓箭手,拖延一下時間。再派人去雁門關,看看王將軍的人什么時候能到。”

當下眾人分頭行事,各忙各的去了。

云霆霄面對地圖嘆了一口氣,這仗并不難打,但是他手里頭沒人,怎么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青風道:“爺,姓王的怕是要反!”

云霆霄何嘗不知道這一點,只是此時此刻,穩定軍心是最重要的事情。

“慎言。”

青風閉嘴了,默默的看了一眼同在帳中的青松。

“看我干嘛,難道我會說出去?”

此時帳中只有主仆三人,三個人的聲音都很輕。

青風和青松都是云霆霄最信任的部屬,二人多次部他出生入死,他自是相信他們的忠誠度!

但,倒馬關有王柏青的眼線,這一點,云霆霄第一天到倒馬關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

如果不能打伏擊,那就只有守城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王柏青不發兵……

這其實還不是最恐怖的事情。

云霆霄想了想,道:“把孤狼叫來,我有事情要讓他去辦。”

孤狼是暗云的人,平時干的都是一些不能見光,單槍匹馬的活兒。這次會跟他們來到代縣,也是因為圣旨的關系。

青風看了看青松,下巴微抬,示意青松去叫狐狼過來。

他和狐狼不對付,兩個人動過手。雖然他們都是在為云霆霄效力,但是有種王不見王的感覺。

青松認命了,知道跟狐狼沾邊的事兒,都是大事,不能耽擱,連忙向帳外走去。

不多時,狐狼進入了中帳之中……

與此同時,周佳瑤在汴京城中,接到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馮家大爺馮耀興得了重病,已經到了不能起身的地步了!

這根本就是胡謅!

別人不知道,她還不知道嗎?

她在三天前,剛剛見過馮家大爺,當時他氣色非常好,從頭到腳都沒有一丁點不對的地方。

才三天的工夫,人就得了重病,甚至臥床不起了?

難道馮耀興得的是瘟疫不成!

周佳瑤氣壞了,想來是馮家的人,發現了馮大爺有什么不對的地方,軟禁了他,甚至想要害他!

“夫人,現在怎么辦?”

周佳瑤想了想,只道:“你讓黃氏去!”聽聞馮家大爺已經被移到別院去了,說是那里安靜,有利于他養病。

分明就是把馮家大爺軟禁了!

“黃氏?”紅衣不太懂。

周佳瑤在紅衣耳邊耳語了幾句。

紅衣眼睛一亮,道:“是,奴婢馬上去。”

周佳瑤點了點頭,靠在軟榻上松了一口氣。

入冬以后,她就瘦了許多。

不管怎么吃,怎么補,就是不長肉。

林氏為了這個事兒,都要愁死了,說閨女這一把骨頭的模樣,像是逃難的。

宋氏也頗為揪心。

周佳瑤自己知道,她心里有事兒,整日惴惴不安,連覺也睡不踏實,不瘦才怪呢!

可是沒辦法,她擔心啊!

世子怕是要在外面過年了。

她雖不怎么出去走動,卻也不是瞎子,聾子。

韃子扣關一事,在京中傳得沸沸揚揚。

太子和二皇子之間的斗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

王家人動作頻繁,有好幾次,直接在朝堂上呵斥何家人的種種不作為。

誰都知道,何家是二皇子的擁躉。

這種撕破臉皮的場面還沒完,四皇子就被推了出來。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皇上會把四皇子推出來。

推出來干嘛?

當炮灰嗎?想讓四皇子承擔太子和二皇子兩方面的怒火,用來平息兩位皇子之間的風波?

可能嗎?

誰不知道,四皇子跟個廢人沒有什么兩樣,這樣的人,對兩位皇子來說,既沒有威脅,也沒有用處,搭理他干嘛?

可是周佳瑤覺得這事兒不簡單。

因為她知道,四皇子并沒有什么龍陽之好,他那是為了自保,沒有法子。

也許皇上也知道呢!

又或者,他在這個時候把四皇子推出來,并不是只想讓他當炮灰這么簡單呢!

一張看不見,摸不著的大網,正悄悄的撒開,只可惜,知道的人并不多。

周佳瑤跟周翼虎和周翼文暗中通過氣了。

兄妹三人都覺得,皇上的這步棋下得頗有深意,并且還有后手。

是什么,讓正當盛年的皇上有了換儲君的心思?

四皇子的龍陽之好,雖是一個避世的說辭,但有了這個頭銜以后,他想坐上那個位置,基本是不可能的。

事實到底是怎么樣的?

沒有人能告訴他。

過了兩天,黃氏終于進了馮家的別院。

她在里面一待就是三天,周佳瑤嚇壞了,生怕馮家人起了疑心。

結果第四天的時候,黃氏就出來了。

她全身黑衣,背著一個小包袱,一副要遠行的樣子。

有人一直跟著她。

黃氏出了汴京城,一路往西走。

走了三天,進了林子,又待了兩天,這才換裝,又繞了一大圈,才回了汴京城。

馮家人很警惕,她根本不敢直接找周佳瑤,而是一個人在客棧躲了兩天,才又換裝,回了易得檔。

總算是安全到了家,跟丈夫團聚了。

第二天,周佳瑤去皮貨鋪子盤帳,然后去了易得檔。

周佳瑤見到了黃氏。

黃氏瘦了不少,一看就是吃了不少苦頭的樣子。

“夫人!”

“無需多禮,快起來。”周佳瑤有些過意不去,只道:“黃姐姐這幾日可安好,我這一顆心,當真是像扔到了油鍋里了似的。”

黃氏十分感動,夫人眼下有烏青之色,一看就知道是沒有休息好。她說的話,至少有七成是可信的。

“夫人無需掛懷,小婦人無事!”黃氏正色道:“夫人,我按著你的吩咐,換裝扮成巫師,進了馮家別院。起初并不順利,馮家別院上上下下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不過后來馮夫人鬧了一通,他們又好一頓盤問,請示,才放我進去的。”

巫師這種事,在汴京城比較少見,不過也不是沒有!

黃氏是外地人,所以一副外地口音,很純正。

讓她扮成巫師,進馮家別院去見馮耀興,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主要是郭氏是個聰明人,若她是個笨的,只怕黃氏也不會這么順利的進入府中。

“郭夫人聽懂暗號了!”

黃氏點頭。

當初馮耀興跟周佳瑤約定,若是兩邊的人相見時,說什么暗語都不安全,還不如用童謠來聯絡。反正這種東西非常普遍,誰家的小孩子都會說上幾段,一般人也不會起疑心。

當初的約定,幫了他們大忙。

“到底是什么回事?”

黃氏從頭上拿下一個不眼起的金包銅的簪子來,將簪子上的花型托座用力掰了一下,從里面抽出一張小紙條來。

簪子是空心的。

“這是馮大爺讓我交給您的。”黃氏想到馮耀興當時的眼神,不由得道:“馮大爺像是交待遺言似的,讓我務必把這個東西親手交到您的手里。”

周佳瑤心里咯噔一聲。

她接過小紙條,快速打開,迅速將上面的字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上面的內容,讓周佳瑤膽戰心驚。

馮耀宗,乃是遼人后代。

其母是遼國大名鼎鼎的天依郡主,此人于馮湯相識于馮家變故之時。天依郡主是被宋朝皇帝派人暗殺而死的,而馮湯欲滅國為其摯愛報仇!

簡直是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