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

第九百零七章 浩蕩百川流

虞氏王朝,洛京。

來自青篆派的金丹修士戴塬,剛剛從宮中返回,期間馬車路過那座氣派恢弘的積翠觀,這位虞氏王朝的金丹供奉,也沒想著能夠與那位國色天香的女子國師,攀附上什么關系,自己境界不夠,真要敲門拜訪,吃閉門羹倒是不至于,可是喝個茶,過過眼癮,有啥意思。何況那呂碧籠道行極深,且來歷不明,戴塬也不敢管不住眼睛。

放下車簾,戴塬嘆了口氣,不知怎的,有些想念小龍湫的那位水仙道友了。

只是戴塬卻沒有發現,有個手持綠竹杖的白衣少年,其實一直躺在馬車頂上,翹著二郎腿,好似在為戴塬護道呢。

虞氏王朝的皇室供奉,有內幕外幕之分,大致相當于仙家門派的記名、不記名客卿。

而戴塬便是內幕供奉之一,名次不算太靠前,但是自家山頭有個好祖師,高太書是王朝次席供奉,僅次于那位道法通玄的護國真人。

一山之內兩金丹,在如今風水凋敝的桐葉洲,不說橫著走,斜著走,總是可以的。

因為年關時分,下了一場鵝毛大雪,據說地方上凍死了好些衣不遮體的貧寒百姓,老皇帝又開始忙著下罪己詔了。

自家門派,早年傍上了個靠山,寶瓶洲老龍城侯家。

而出身侯家的一位觀湖書院“正人”君子,因為在老龍城戰場,戰功卓著,如今已經升任桐葉洲南方那個五溪書院的副山長。

戴塬在太平山遺址那邊,不但無功而返,送出手一方月下松道人墨,才算僥幸撿回了條小命。

跟小龍湫的首席客卿,老元嬰章流注,之前那么多場鏡花水月,確實沒白看,有難同當。

在高祖師和虞氏老皇帝那邊,戴塬自有說法和手段糊弄過去,高書文美其名曰免得留下什么隱患,仔細勘驗過戴塬傷勢,未能發現什么。老皇帝倒是為人厚道,讓內使從國庫里邊,挑選了一件還算稀罕的山上靈器,賞賜了戴塬,約莫是那么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意思。

虞氏王朝的先帝,也就是當今天子的庶子,當年在那場禮樂崩壞的亂世中,與蠻荒妖族自稱兒皇帝,結果竟然被人梟首。

至于那名刺客,到底是怎么越過戒備森嚴的京城,又是如何潛入皇宮大內,最終成功取走皇帝首級,在蠻荒軍帳那邊都是一樁懸案了。

反正這樁慘案,當年被蠻荒軍帳封禁了消息,等到大戰落幕,虞氏恢復國祚,傳聞有個老宮女說漏了風聲,是虞氏那位馬背上的天下的開國皇帝還魂索命來了,那一晚,黑云遮月,陰風陣陣,吹倒了無數花木,只聽得馬蹄陣陣,只見那太祖皇帝高坐馬背,手持長矛,一人一騎就沖進了皇宮,一矛砸下,猶不解恨,又一矛,就連人帶被子將那個不肖子孫給打成了三截……

總之越傳越邪乎,所以戴塬每次進宮覲見皇帝陛下,總覺得有幾分陰森滲人,不是什么久留之地。

戴塬是修道有成的山上神仙,當然不是怕鬼,而是怕死。

這次入宮,戴塬是得了高祖師的一道法旨,需要邀請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故地重游。

自家山頭有處白玉洞天,在那白玉山市賞雪,是桐葉洲久負盛名的美景。

其實戴塬心知肚明,是老皇帝眼瞧著快要不行了,撐死了再熬個半年,就要駕鶴西游了,當然了,擱在山下,得說是駕崩。

那個護國真人呂碧籠,再精通煉丹,估摸著也是無力回天了,注定無法為皇帝延壽。

老龍城侯家那邊,有個話事人,如今就在自己山頭那邊,等著虞氏王朝未來的新君和皇后娘娘。

但是青篆派之所以如此興師動眾,不但戴塬來了洛京,連祖師高書文都同行,還是因為山中,來了個比侯家更了不起的厲害勢力,何止是有錢有勢,據說連那半仙兵就有好幾件,又與云林姜氏是姻親,正是那個老龍城苻家的苻南華,此人跨洲南下,大駕光臨青篆派。

戴塬從袖中摸出一只明黃色龍紋錦盒,一看就是皇宮造辦處的手藝,打開盒子后,里邊正是老皇帝先前賜下的一塊彩色墨錠,繪五岳真形圖,可以視為一件類似符箓的防御寶物,五岳真靈加持威力,還可以直接入藥,只因為一次性消耗,未能躋身法寶品秩,戴塬手指摩挲著墨錠,憂心忡忡,好巧不巧,又是墨錠,就讓這位內幕供奉不由得想起那位現身太平山的青衫劍仙,是拉攏,是殺是剮,好歹給句準話,都好過現在這樣提心吊膽。

更多章節可以點擊:,本章網址:lonfuxs/lonfu/10395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