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

第九百三十三章 吾為東道主(三)

老人沒有任何兜圈子,直接說道:“得有個參照物,此事門檻極高,需要此物‘紋絲不動’,如船錨沉底。”

“就像天地間的第一把尺子,第一只秤砣,千年萬年,長度和重量,都不可以有絲毫損耗。”

“想那大驪國師,繡虎崔瀺,或者說整個寶瓶洲,當初到哪里去尋找此物?”

老人說到這里,伸手指向陳平安,“就是你這個小師弟了,是你合道的半座劍氣長城。”

陳平安目瞪口呆。

老人道破天機,“大戰過后,寶瓶洲那份天時的殘余道韻猶在,你要是不在造化窟那邊入睡,早幾年返回寶瓶洲,對你對寶瓶洲,都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崔瀺狠是真的心狠,在這座仿白玉京內,雙方曾經有過一場對話,老人問崔瀺,事關重大,你就不與陳平安打聲招呼?結果崔瀺丟出一個說法,說文圣一脈的關門弟子,是那么好當的?這種本分事,陳平安知不知道過程,半點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那個結果。

老人笑了笑,“還記不記得當年你離開書簡湖,獨自走在北歸路上,在一處山頂曬竹簡,我與你討要了一些?”

陳平安點頭道:“說好了二十四支竹簡,最后前輩還是拿走了將近三十支竹簡。前輩討價還價的本事,與渾水摸魚的功夫,晚輩自嘆不如。”

青同差點沒忍住,你陳平安不過是文圣一脈的嫡傳弟子,怎么跟這位前輩說話呢,客氣點啊。

其實浩然天下,一直有這么個說法,天下英才,半在儒家文廟。文廟英才,半在亞圣文脈。

不過在青同看來,惹誰都別惹文圣一脈的嫡傳弟子。

陳平安問道:“能否懇請前輩點燃一炷水香?”

老人笑問道:“你自己說說看,我要那么點文廟功德做什么?”

陳平安啞然。

老人沒有說破一事,其實當初山頂一別,年輕的賬房先生坐在馬背上,曾經迷迷糊糊打了個盹。

并不知道那位連蒙帶騙拐走不少竹簡的老先生,牽馬而行,還與自己有過一番好似問心的閑聊。

老人想起當年輕人的一句心聲。

不吵架不吵架,真心沒力氣了,若是吃過了綠桐城四只價廉物美的大肉包子,說不定可以試試看。

所以老人打趣一句,“冷豬頭肉,是能當包子餡嗎?”

陳平安也不拖泥帶水,作揖拜別道:“打攪前輩了,我們這就離去。”

不曾想老人笑呵呵道:“對了,重塑二十四節氣一事,可是一筆不小的功德,真心不小了,而且你可能還不清楚,并未算入文廟功德簿,師兄崔瀺等于幫你余著這么一份家當,我呢,算是代為保管,這一炷水香,要我點燃,也行,但是你就跟這份功德沒關系了。這筆買賣,做不做?”

青同顧不得什么,立即以心聲提醒陳平安,“別做!千萬別沖動,太虧了,虧大了!再說了,功德本就是崔瀺留給你的,以這位前輩的歲數和輩分,怎么都不會貪墨了去,回頭再找個法子來這邊討要……”

老人好像察覺到青同的心聲,搖頭道:“不湊巧,我與崔瀺有過一樁約定,這份功德,雖然是屬于陳平安的,但是如何拿回去,用何種方式,在我,而不在陳平安。”

青同一時氣急,怎么好意思這么欺負人呢。

陳平安思量片刻,點頭道:“做了!”

老人更是干脆利落,等到陳平安點頭后,直接大袖一揮,便將那份浩浩蕩蕩的功德,歸還天地,甚至都不只是饋贈寶瓶洲一洲山河。

老人隨后抖了抖袖子,雙手負后,笑瞇瞇道:“心不心疼?”

青同不知道陳平安心不心疼,反正自己都要替他心疼。

這么一大筆天地功德,幾乎是文廟功德簿上濃墨重彩的一整頁啊!

可以與多少山水神靈做買賣了?

陳平安板著臉說道:“還好。”

老人笑道:“生意落地,那就不送客了。”

陳平安突然說道:“前輩別忘了將半數功德,轉交給五彩天下飛升城。我只是合道半座劍氣長城,半座劍氣長城卻不是我的。”

“理所當然。”

老人直到這一刻,才神色和藹起來,毫不掩飾自己的贊賞神色,“不愧是崔瀺和齊靜春的小師弟。”

青同又是一臉呆滯。

倆聊天的,不覺費勁,我只是一個旁聽的,都要心累了。

老人竟是甩了甩袖子,與年輕人作揖行禮。

陳平安正衣襟,與老人作揖還禮。

陳平安,是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來的。

而這位老人,則是在五月初五那天走的。

雙方相逢于書簡湖。

先生先賢們的背影,已經在路上漸行漸遠。

但是曾經看著那些背影的某個身影,一樣會成為更年輕之人眼中的背影。

老人起身后,拍了拍陳平安的肩膀,神色慈祥,宛如一位看到了年輕晚輩有出息的家中長輩,輕聲道:“好家教。”

陳平安挺直腰桿,嘴唇微動,不過到底沒說什么,只是眼神明亮,默默點頭。

梧桐樹那邊。

盤腿而坐陳平安睜開眼睛,長呼出一口氣。

小陌立即收起那尊劍氣森森的縹緲法相,輕聲問道:“公子,還好吧?”

陳平安點頭笑道:“算是很順利了。”

師兄崔瀺曾經與人“借字”。

其中一個“山”,先生在功德林那邊說起過,正是禮記學宮大祭酒的本命字。

那么“水”一字何在?

雖然先生從未提及,但是陳平安早就心中有數了。

當然是這位道場在書簡湖、寫出過一篇《問天》的的老前輩了。

所以這位前輩的那炷“心香”,就會是天地間最為靈驗的一炷水香。

其實前輩晚輩,雙方心照不宣。

只是這種事情,就不用跟青同說了。

青同立即收起那副陽神身外身,恢復真身后,伸了個懶腰,“功德圓滿,終于收工了!”

陳平安微笑道:“還沒完事呢。”

青同一個后仰倒地,其實是有心理準備的,山水相依。陳平安沒理由只與水神做買賣,還有山神啊愛尚。

青同怔怔望著天幕,眼神哀怨,叫苦道:“你這算不算一不做二不休?”

陳平安站起身,十指交錯,舒展筋骨,說道:“我們可以休息片刻。”

閑來無事,陳平安就面朝那棵梧桐樹,倒退而走。

明月掛梧桐,風吹古木晴日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小陌見自家公子心情不錯,在青同這邊就有了個略好臉色。

陳平安繼續慢悠悠倒退行走,笑道:“先前見著了仰止,聽說一事,說那道號眾多的白景喜歡你。”

看在青同在仿白玉京樓內,還算仗義的份上,陳平安就不當那耳報神了。

小陌赧顏,頓時頭大如簸箕,滿臉往事不堪回首的神色。

陳平安雙手籠袖,調侃道:“這有什么好難為情的,不如多學學老廚子,米大劍仙,周首席這些人。”

小陌搖頭道:“朱先生曾經說過,唯有癡情最風流,一語驚醒夢中人,所以對待男女情愛一事,與誰學都不如跟公子學。”

青同突然有一種明悟,莫非這就是落魄山的門風?

陳平安開始倒著練習六步走樁,雙手伸出袖子掐劍訣,說道:“先前在黃庭國紫陽府那邊,我得了一枚品秩很高的劍丸,是上古西岳某位得道仙真精心煉造而成,你先看看,適不適合你,如果適合就拿去好了,不適合的話,你覺得送給誰比較合適?對了,劍丸名為‘泥丸’。”

落魄山和仙都山,好像有太多人都可以煉制這枚劍丸。

所以陳平安比較為難。

其實陳平安是有私心的,個人比較傾向弟子郭竹酒。

只是暫時不確定合適與否,所幸有小陌可以幫忙勘驗一番,回頭再做打算。

如今的浩然天下,可能看待陳平安在劍氣長城的所作所為,更多是想到那個隱官頭銜,酒鋪,無事牌,寧姚,避暑行宮……

可事實上,如果不談結果,只說那些年里的心路歷程,甘苦自知,不足為人道也。

所以陳平安很感謝當年那個在墻頭上敲鑼打鼓為自己鼓氣的小姑娘。

會很懷念郭竹酒和裴錢的慪氣。

言語之際,那只袖珍劍匣從陳平安袖中掠出,此外還有一連串的金色文字。

小陌伸手接住劍匣和那些寶箓,掃了眼文字就不再多看,點頭道:“我先看幾眼劍丸。”

匣內所謂劍丸,其實就是一道纖細的漆黑劍光。

小陌雙指捻住那道劍光,凝神端詳片刻后,抬頭說道:“公子,此物對我來說就是雞肋,并不適合。目前看來,最好送給一位欠缺五行之土本命物的年輕劍修,雖說劍修之外的練氣士,也能煉化為本命物,成為類似半劍修身份,就像早年的公子,但是畢竟此舉比較涉險了,極難達到道心與劍心兩相契的靈犀境地,因為煉制這枚劍丸,不光是煉劍而已,更多像是繼承一份香火凋零的道統,恐怕煉劍之人,還要走一趟那位真人治所的洞府,這就意味著修士資質如何,不是最重要的,機緣才是第一。”

陳平安說道:“那就不急。”

小陌說道:“我幫公子收著劍匣好了。”

若有什么意外,有自己兜著。

陳平安也沒有拒絕,繼續倒退走樁。

青同以心聲悄然說道:“陳平安,那個白景?她可是屈指可數的劍修,跟小陌一樣,都是飛升境巔峰圓滿劍修!要是能夠讓小陌將她拐騙到這邊,兩座天下此消彼長,文廟功勞簿上邊又是一筆功德!”

陳平安惱火得直瞪眼,沉聲道:“毛病!”

只是陳平安很快收斂神色,說道:“好意心領了,只是以后別瞎出主意。”

青同悶不吭聲。

陳平安以心聲解釋道:“你以為白先生會袖手旁觀,真會由著小陌去跟白景碰頭?小陌這一去蠻荒,一個不小心,都未必能回浩然。”

青同后知后覺,瞬間心中悚然。

白澤的恐怖之處……青同都不敢多想。

陳平安輕聲道:“萬事盡量從最壞處打算,未雨綢繆,思慮周全,之后一切,就都可以視為往好處好一點點轉變之事了。”

青同仔細琢磨一番,“好像有那么點道理。”

欄桿處。

呂喦說道:“好像青同道友依舊懵懂不知,這本是一場可遇不可求的護道和傳道。”

至圣先師點頭笑道:“就看我們這位青同道友,何時福至心靈了。”

呂喦問道:“仿白玉京內那份散去的功德,數量不小,文廟這邊事后會不會?”

至圣先師搖頭道:“當然不會對陳平安額外彌補什么,鄒子那句‘同桌吃飯,各自端碗’,話糙理不糙。”

呂喦點頭,陳平安到底還是一位出身文脈道統的儒家子弟,這一路夢中神游,說是買賣,其實還是讀書人作為。

這位身材高大的老夫子,撫須微笑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呂喦突然說道:“如果貧道沒有記錯,陳平安如今連賢人都還不是吧?文圣就沒有說什么?”

至圣先師哈哈笑道:“護短一事,文廟里邊,誰都精不過老秀才的,等著吧,總有老秀才憋不住的一天,到時候就要擺出苦口婆心狀,搬出一大籮筐的道理了,旁人吵又吵不過,聽了又嫌煩,不聽還不行。”

呂喦會心一笑,“可惜不曾去過文廟旁聽議事。”

至圣先師說道:“此事簡單啊,我與禮圣知會一聲,就把純陽道友安排在老秀才旁邊的位置上,如何?”

呂喦搖頭道:“還是算了。”

陳平安停下腳步,一步返回原地,重新落座,說道:“繼續趕路。”

青同哀嘆一聲,“真是勞碌命。”

小陌微笑道:“青同道友說了什么?我沒聽清楚,再說一遍。”

青同臉色僵硬起來,“沒什么。”

陳平安閉上眼睛,雙手疊放在腹部。

又邀諸君入夢來。

與君借取萬重山。

游思六經神越瀆海結想山岳,吾為東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