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了福星閨女后,全村都旺了

第四十七章:借錢

櫻寶緊緊抱住阿娘,腦袋蹭在她胸口。

幸好那是夢。

幸好又回來了。

春娘拍著閨女后背,柔聲道:“寶兒,餓了沒?都已經中午了,你這一覺睡的可真沉,阿娘都叫不醒你。”

櫻寶點點頭,“餓了。”

“那娘去將午飯端來,你趕緊去洗漱吧。”春娘道。

“嗯。”櫻寶轉頭瞧見兩個弟弟,正坐在旁邊嘬著手指沖她瞇眼傻樂。

松開阿娘,竄到兩個弟弟跟前,摸摸他們圓圓小腦袋,笑嘻嘻說:“小杰,大武,等會兒姐姐教你們讀書可好?”

小杰將手指從嘴里取出來,濕答答拍在小姐姐湊過來的臉上,啊的叫一聲,似乎在應答。

小武忽然轉過頭,一巴掌糊在小哥哥腦門上,還抓起小哥哥的小胖手就咬。

“哎呦,小武怎么咬哥哥啦。”

櫻寶趕緊將小武抱開。

小杰哇哇大哭,舉起被咬的小手向阿娘告狀。

春娘哭笑不得,摸摸小杰的小肉手,還吹了一下,“好了好了,小杰不痛。小武跟哥哥鬧著玩兒呢。”

小杰揉揉眼睛,果然不哭了,依舊爬過去跟弟弟姐姐坐一塊兒。

櫻寶點點小武腦門,輕聲道:“以后不能咬哥哥,知道么?”

小武眨眨眼,撲進姐姐懷里,還扭頭瞪哥哥小杰,悄悄伸小腳丫踹他,想將他踹遠點,不要靠近姐姐。

姜三郎在炕上躺了兩天,每天按時喝藥,吃著小閨女做的蒸蛋,很快活蹦亂跳,連腦袋上纏著的布都拿掉了。

如今正是農忙季節,旱田的麥子要收割,水田的禾苗要插秧,南山那邊的地也要撒種糜谷。

這時節,連村正家的驢都要累癱。

櫻寶最近也忙,忙著帶弟弟,讓爹娘安心下地勞作。

除了帶弟弟,她還得抽空煮飯給爹娘吃,也給弟弟蒸一碗蛋羹,補充營養。

而洞府里的事情,只能等晚上再做。

從貨郎那里買來的種子,已經悉數種在洞府,只等發芽。

番邦種子則被她特殊照顧,單獨種在水池邊的黑土里。

而那三十朵金耳似乎真變異了,不僅沒有塌縮,反而越長越大,晶瑩剔透顏色金黃,非常漂亮。

至于之前收割的三堆糧食,仍然沒有全部脫粒,櫻寶決定等自家麥子運到打谷場后,悄悄將洞府麥子放出去,與家里麥子堆在一處,一起脫粒。

元寶的學堂也放了農假。

他與虎子經常過來逗小堂弟玩耍,偶爾得到小堂妹的首肯,還能騎上呦呦在村里跑上一大圈,引來無數羨慕嫉妒的眼光。

小杰和小武看到呦呦也無比興奮,一個勁兒往跟前爬。

櫻寶便找了兩個小背簍,用繩子系緊,一邊一個擔放在呦呦背上,還把背簍與皮鞍子固定在一起,這樣就不會跑偏。

再把兩個弟弟各放進一個背簍,由她牽著四處溜達。

小杰小武高興壞了,扒住背簍邊沿往外瞧,咯咯笑個不停。

虎子看著眼饞,一個勁兒拉扯櫻寶,他也想坐進背簍里。

無奈,櫻寶只好又將兩個弟弟放在一個背簍里,讓虎子待在另一邊。

于是村里出現一個奇景,兩歲多的女娃娃牽著一頭大鹿,鹿身兩側掛著兩個背簍,背簍里坐著三個男娃娃,其中一個男娃明顯比女娃還大。

大鹿身周還環繞幾個孩子,羨慕地盯著虎子和小杰小武。

夫子見了都搖頭嘆氣。

世風日下,陰盛陽衰啊。

村里這些娃子怎么了,為何總圍著個丁點大的女娃娃打轉?

一晃幾日。

村里的麥子基本收割完,有的已經脫完粒,只剩曬谷。

這幾天,里正已經帶人過來查看過一遍,并宣布今年的賦稅要加一成。

村民怨聲載道,但毫無辦法。

于是,許多村戶抓緊曬麥,想趁早將糧食運出去賣掉,以換得更多銀錢。

因朝廷現在實行兩稅法,就是按田畝數量收稅,而且將稅糧折算成銀錢收繳。

所以百姓必須先將糧食賣掉,才有錢繳納賦稅。

這就面臨夏收后的糧食市場極速飽和,糧價將被豪商大幅度壓價。

因此人們必須在降價前將糧食賣出去,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姜三郎家的麥子也已收割完,曬在打谷場上,準備曬一兩天再脫粒。

不過他一點不急,反正自家有銀錢繳稅,這次收的糧食也沒打算去賣。

陳三叔不是說了嘛,今年冬天的糧食肯定漲價,所以他不僅不賣糧,還想從其他村戶手里買點回來屯著。

當然不會多買,夠自家富富足足過一年就行。

正翻曬麥子,忽然見西陳村的陳二狗兩口子跑來,撲通給姜三郎跪下,一邊嚎啕一邊央求:

“三郎,求求你了,趕緊去縣城幫我家驢兒說說情吧,嗚嗚嗚嗚…”

姜三郎嚇了一跳,連忙退后避開,冷聲道:“你莫不是求錯了地方。”

陳二狗膝行上前,一把鼻涕一把淚道:

“三郎,都是我家驢兒不好,不該聽那該死的陳三十攛掇,可你不是啥事沒有嘛,能不能去縣老爺那里說一聲,放過我家驢兒,嗚嗚嗚嗚…求求你了…”

姜三郎簡直無語,怒聲道:“你說我啥事沒有?”

他低頭指著腦袋頂上一大塊禿疤:“你眼睛瞎了嗎?我這里那么一大塊疤都是誰造成的?”

春娘也怒道:“我夫君差點被你家陳驢兒幾個害死,你竟然說沒啥事?”

陳二狗小眼睛閃了閃,心道你現在不是活蹦亂跳嘛。

他擤一把鼻涕,哭唧唧道:“那…那你能不能借我點兒錢,我…我好把兒子贖回來。”

他兒子雖犯了事,但年紀還沒到十八歲,縣老爺說了,只要他家拿出五十兩銀子,便可將他兒子贖回家。

若給不出贖金,陳驢兒便只能一直關在縣衙大牢。

可他哪有五十兩銀,家里連一百文也拿不出。

這幾天他借遍全村,結果沒有一家肯借錢。

好多人看到他來,連忙關門閉戶,千呼萬喚都不肯搭理一句。

后來還是陳老栓告訴他,東村姜三郎已經好了,活蹦亂跳的,哪里像被重傷的樣子。

而且那天姜三郎可是得了十五兩的賠償,十五兩啊,都是西村人的血汗錢。

陳老栓還給他出主意,說那姜三郎家不是種啥金子嘛,手縫漏點也夠五十兩了,你去哭一哭求一求,那姜老漢最是要臉面,保不準就借了。

姜三郎差點被這貨給氣笑,“你怎么有膽量上我這兒借錢來了?誰給你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