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亂三國

第九百五十章 赤壁 烏林

您好,歡迎來到網!

在遙遠的柴桑響起一陣哭聲時,在相隔千里的大江中段,曹智并沒有孫策臨終的詛咒而承受著多大的痛苦。相反他此時意氣風發著呢!

曹智一路順江而下,伴隨著進入洞庭湖山清水秀,渾然天成的風光,讓他一陣陣的心曠神怡著。在這方山水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于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氣象萬千之地他收到的是一條條一封封都是好消息。這幾日用捷報頻傳來形容曹智的境遇一點不為過,很多屬下已經開始提前恭賀曹智征服江東了。

但曹智絲毫沒有沾沾自喜,他知道屬于他的戰爭才剛剛開始,眼前蔡瑁、張允能否打好這至關重要的赤壁第一戰就是個關鍵。

此時的曹智沒有大張旗鼓的派人通知扎營大江南岸赤壁之地的蔡瑁、張允,而是在他們的后方靜靜地先觀察一番此時雙方的布陣。

但最令曹智驚訝的卻是他真正看到赤壁這個歷史名勝時,多少有些失望。他一直以為赤壁應該就如他想象中的到處呈現著赤紅色,每天早晨日出之時,金黃色的霞光普照,天上、地下互相映襯,連成一片,使這片赤潮更加輝煌,特別是那面赤磯山的崖壁應該更加如火燒般的紅色。

但令曹智失望的是,他來到赤壁之后發現這里幾乎沒有什么是紅色的。這里的確有座赤磯山,蔡瑁、張允也依照曹智的吩咐把連綿十里的主營放在了這片山崖下的灘岸上。

通過跟隨在曹智身側的一位新幕僚蔣干的介紹,其實這個地方另外的一個石頭關,是位于蒲圻西北六百多里的一處大江南岸一個并不算知名的地方。

相對出名的是管轄此地的縣治下的另一個屬地——蒲圻,蒲圻因為一直連接到大江的蒲圻湖。有一座城池就設在長有蒲草的湖邊,因為此水域以湖產蒲草出名,因此叫了蒲圻。

蒲圻雖說不是一個獨立的縣,但所轄范圍較大,包括嘉魚、赤壁、崇陽、通城,都歸它管轄。

赤壁這個決定歷史上魏、蜀、吳三分漢鼎的重要地域,在后世“赤壁”之名可謂家喻戶曉。但現在這個云夢澤地一個組成部分,不能說他是個不毛之地,但也不是什么文人騷客向往,或是常來之地。

看來正是因為那場赤壁之戰,孫權、劉備的聯軍在此用火攻,大破曹操戰船,當時火光照得江岸崖壁一片彤紅,從此改變了格局,抒寫了歷史。“赤壁”由此而得名了,一千七八百年之后這里更是成了了不得的名勝古跡。

蒲圻的赤壁,曹智估計是因為江中的大火光引起江邊巖壁的紅色反光,才被后人代代相傳后稱為了赤壁。石頭不是鐵,是燒不紅的,只能被煙火熏黑,或是被封悶的烈火燒成石灰。大火光現在還沒有,巖壁當然是呈現著它的本色。如果不是熟知這段歷史,曹智看著蒲圻江邊的這片巖壁不是紅色的就肯定會誤以為自己來錯了地方。

這個地方現在雖說還不出名,但的確是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地,一直有人居住,面積也頗大,有赤壁、南屏、金鸞三山。可能當地人也發現在江中起火,就會把這片崖壁映紅,所以赤壁之名也不是后世叫出來的,而是當地人現在就有的一種民間叫法。并且根據曹智遠距離的觀察,此地地勢雄踞大江中游,交匯在整條大江的中部位置,東負幕阜群山、西挽漢江漢沃土,南接洞庭波濤,北望白云黃鶴,軍事戰略位置其實是很突出的。所以他能夠成為周瑜選擇的主戰場,或者說與曹操對持的水陸基地,不是胡亂選擇的。而是通過一番實地勘察,才選擇出的一個非常有利的地形。

由于此時這里的風光被一片片的刀、槍、劍、戟、鏃、斧、矛、叉的反光所遮擋,曹智看不太真切。曹智只能讓船開始靠近赤壁軍事基地,仔細打量此處的同時,也不忘開始觀察現在由周瑜率領的孫軍盤踞的烏林一帶輪廓和地貌。

自三江口突襲張允獲得小勝后,周瑜就開始緩步推進中。他這時看起來一點也不急了,不再像剛開始那樣急進了。既然前面曹智已安排了重兵在哪堵截,周瑜就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看清了再走過去。

他不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便就是后方孫策的態度了,想來他的新計劃遠在柴桑的孫策已經收到。那么有沒有孫策的認同和配合,就是現在周瑜必須等的。這對他很重要,同樣對這支他率領的軍隊很重要。

張弛有度,急攻緩進都是考驗一個將領品質和優秀程度的重要考量標準。毫無疑問周瑜是個出色的將領,雖然他還很年輕。

周瑜在三江口被張允伏擊后,就開始變的小心起來,緩步前行,步步為營著。整個大江的這段水道因為眾多湖泊的相連而變的航道的確錯綜復雜,處處都可以設伏,供船只、軍隊出沒。

周瑜在未來三日內的形成,不但把整支艦隊的速度放慢,前后左右更多的派置斥候船只巡查外,還要求屬下開始沿途仔細查探每一處陸地、島嶼,尋找合適的落腳點,準備做長期滯留的準備。

而這一時期,這一段幾百里的江道、水道都以雙方的小規模斥候船只相互相遇后發生著摩擦和戰斗,而組成著戰爭還在繼續的信號。并沒有雙方大型船只的大規模戰斗發生。周瑜在緩進中等待后方孫策的消息,或是各路后援外。蔡瑁和張允也在遵照曹智的要求防御線一道接一道的布置著,竟是也要鐵了心要死守本陣,一副長期作戰的準備。

期間蔡瑁、張允也像練兵似的進行了兩次利用水道南北相通大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又進行了兩次伏擊。但不但規模不大,而且因為周瑜也已有防范,所以收效也不是很好。此后,雙方可能都不急了,所以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會戰。

周瑜最后在一處周林縣大江北岸的一個叫烏林磯的一處崗嶺起伏重巒疊嶂的丘陵地帶,安營扎寨了。

這就是烏林了,那個一度風煙繚繞,大火延燒至岸上烏林營寨,致使曹軍大亂。最后曹軍幾十萬人馬死傷大半,將此地染成了一條血巷后曹操悲憤離去的地方。

當然此時戰場上的灰飛煙滅還沒有發生,在曹智此時看來此地唯有青山壁立,江水東流,田園牧歌般的景色。很難想象在這片綿延不絕的丘陵地帶,與大江南岸赤壁隔江相望的這片美好景色之下,馬上就要發生令多少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赤壁大戰。

這個叫烏林的地方地勢高亢而蔥蘢,座落臨江又帶河。其最南一道支脈,土石為阜,東西走向,長約三千米,寬百余米,高出江面十多米,林木繁茂,烏巢眾多,故名烏林磯,又名烏巢山。南與江南的赤壁隔水相對,形成大江上的一處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同樣易守難攻,是個屯兵的好去處。

周瑜此時就占據這里,背靠烏巢山,在這里扎下了水陸兩個大營。其實這時如果周瑜不愿與曹智的大軍在此地進行大會戰,因為曹軍此時還未把逆流而上的通道全部堵死,他又在北岸的烏林,要強行通過,還是來得及,做得到的。

但就是因為種種的等待,曹智人為的運作,和處處展現的契機,使得這位極其睿智的年輕將領最終選擇留下。等待著機遇變成留名千古的現實的機會。

在烏林這片地域之前的水域里有一處天然的航灣道,位于烏林磯西邊,再往前以東五百米處就形成了一個類似現代巷口的緩沖地帶。這里土倒是呈現出一點褐紅色,不知和赤壁的得名有什么聯系?

在距里這個巷彎約三百米遠的地方,現在實際是由蔡瑁和張允的軍馬控制的區域了。在這個有著北方梯田風格的水陸相連的地域里,西北香山腳下有一個小水潭,現在是供應蔡瑁、張允陸軍飲馬之處,故他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萬馬潭。蔡瑁、張允最前沿的部隊已經駐扎到了這里。

而三百米前面的那個離烏林周瑜的屯兵前的天然港口,五百米的地域成了現在他們兩軍最后的緩沖地帶,雙方不時有小型蒙沖舟的斥候船只出沒在這一地域。相互窺探著雙方的布陣和軍事實力,時不時有著一些小的交火,但蔡瑁和張云顯然把后面的真實軍事實力掩藏的很深,不肯讓周瑜的人再往前一步進行窺探,故作著神秘。

周瑜在三日前到達此地,被迫的選擇烏林安營扎寨后,得到的回報是敵軍后方的營地里到處都是火光,也不知道在燒什么?

周瑜很是奇怪,心道:“這蔡瑁、張允難道未戰就得了失心瘋,在自己的地盤上放什么火啊?要是把自己的營地都燒著了,倒是省了他的一番功夫。”

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