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第775章 咱們是親家了!

第775章咱們是親家了!

第775章咱們是親家了!(1/2)

書旗小說,最快更新!

京城酒樓、青樓常見匯聚在一起暢議時事的文人士子。因為他們的努力,朝廷聽取了他們的意見,皇帝才下了這道旨意,要從天下廣納賢才。這才是泱泱大國的氣象,怎能被一個女子操控!他們因此而振奮。

為不辜負皇帝的期盼,大家都使出渾身解數獻計獻策,替君分憂、為國效力。文章先投遞到翰林院,由大學士李揚負責集齊,經由宰相之手轉呈到御前。

短短三日,便收了幾百篇。

這日,崔淵和嚴暮陽碰頭,先預覽,看后連連搖頭嘆氣。也不說寫的不好,都是錦繡文章,只是內容太空泛,偶有精彩建議,又太過意氣,恐難以實行。

崔淵無奈道:“還是缺少歷練。”

嚴暮陽瞅他道:“梁心銘也沒歷練幾年。”

崔淵聽了本該自豪的,卻郁悶。

其中也有幾個出色的,其見解還不錯,都被他們挑出來,當即送進宮去,呈給皇上御覽。

靖康帝看了皺眉道:“就這些?”把手里的文字用力抖動,瞪著崔淵質問:“這篇策論建議跟安國聯手,虧他天真至此,難道不清楚青龍王已經和反賊勾結了嗎?我大靖內亂,安國正虎視眈眈,如何聯?他要是能效仿蘇秦張儀,說服安皇把秦伊凡處置了,朕即刻重用他!”

崔淵尷尬又后悔。他看時也覺不行,但這人文章寫的漂亮,辭藻華麗,對仗工整,端的是花團錦簇,而靖康帝是喜歡美文和好詩的,所以他才呈上來。

靖康帝似乎看出他的心思,氣惱道:“這不是詩賦比試,這是寫策論!朕要看他們的‘論’!”

左相和右相灰溜溜地出宮了。

崔淵尤其難受:有個杰出的門生在朝堂,卻無法替自己掙臉;自己勞心勞神,反被打臉。

難道就沒一個真正有才的?

當然不是。

天下之大,怎會沒有奇才!

真正胸有韜略的人文章還未交呢,正因為胸有韜略,他才考慮的比旁人周全,謀定而后動。

比如被蘇莫琳逃婚的簡繁。

簡繁是今年京畿鄉試的解元。

他自忖:偌大的朝堂,竟沒有能人?不說王亨、周昌、謝耀輝這些年輕的,像蘇熙澈、崔淵等年長些的,誰不是滿腹才學,怎會被梁心銘比下去?

可見,這個梁心銘很不簡單。

因吏部尚書吳珪受女兒吳貴人連累,被貶了官,吏部尚書一職空缺,眾人卯足了精神努力,靖康帝始終未下決定,倒是其他部的尚書換了好幾個。這日忽然降旨:擢升國子監司業、京都學政姜宇為吏部尚書。

姜宇,乃是蘇熙澈的弟子,當初就是他為簡繁和蘇莫琳做的媒,蘇莫琳逃婚了,這婚約只能解除。

簡繁便去拜見姜宇,求指教。

姜宇說他于兵法韜略方面不擅長,正好蘇熙澈回京,便帶簡繁去蘇府拜訪,想問問恩師的意見。

正是傍晚,蘇熙澈在外書房接待他們。見面,先不著痕跡地打量簡繁,見他神情泰然,并未因退親一事而感到不自在,暗暗點頭。這才轉向姜宇,“恭喜子善。”

姜宇忙道:“學生借了恩師的光。”

蘇熙澈讓他們坐,命人上茶。

又道:“你是借了王亨梁心銘的光。”

姜宇便會心一笑,沒再多說。

他讓簡繁將文章拿出來,又將最近京城發生的事對蘇熙澈說了,末了問:“恩師以為如何?”

蘇熙澈接過去,一面不抱希望地看著,一面心中想道:“都是白忙,這是梁心銘糊弄你們呢。她早就出手了。等你們想出法子來,反賊已經滅了。”

趙子儀偽裝成林子程陣前射殺反賊,跟著就消失無蹤,蘇熙澈認為定是梁心銘安排的計策,只不知他去了哪里。當然,就算知道,也不能告訴簡繁。

簡繁察言觀色,看出蘇熙澈興趣缺缺,不是自己的文章沒能引起他的興趣,便是另有緣故。

蘇熙澈看完,說“尚可”。

簡繁忙道:“大人謬贊,學生豈無自知之明?因想著朝中人才濟濟,皇上這旨意下的蹊蹺,才未貿然投遞,故先請大人批評指正。學生其實有些疑惑的:剿滅反賊,有玄武王和朱雀王,加上兩位王世子,還有忠義侯父子,他們無一不是知曉兵法謀略的,還拿不下林氏反賊?如今三王全部回兵,邊疆無主帥坐鎮,豈不引外敵窺視?”

寫策論不能憑空想象,這些事不弄明白,對大靖整個軍政局勢沒有一個全局概括,如何對癥下藥?

蘇熙澈聽了這番話才動容——

這是個有真才實學的!

可是,他卻不能告訴他緣故。

大靖這局勢不是三王無能造成的,恰是因為他們太過強勢,尤以原白虎王林嘯天最厲害,一盤棋將朱雀王和玄武王都囊括進去了,皇帝都不知該信任誰。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