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開局成為七級工程師

第八十六章 試制類型‘撞車’

激情年代:開局成為七級工程師第八十六章試制類型‘撞車’_wbshuku

第八十六章試制類型‘撞車’

第八十六章試制類型‘撞車’

在五十年代招工,除了一些小單位,招的還是有技術需求的人,可能還會把信息公開。讓一些人應聘,比如廚房燒菜的,還有木工之類的。

大點的工廠,除了內部招工,基本上都是地方統籌的。勞動局統籌,地方街道辦協助。

機械配件廠第一批招的工人,都是提交了用工計劃,在勞動局審批了的。

勞動局通過審核,根據工廠和單位的情況,符合一些標準的,會把用工名額讓你內部招工,然后招好了讓人事科的登記,把招到的人資料移交勞動局。

但勞動局不會讓你短期內又進行內招,如果都這樣干,那勞動局的怎么去統籌,很多家庭要是沒有工人的,以后怎么找工作。

不過工廠的每次擴招,工廠內部是會獲得工作名額預留的。比如一個工廠招一百個人,勞動局可能就會給工廠510個自己招聘的工作指標。

機械配件廠在獲得第一次大量內招的名額后,現在因為生產需求,要招更多的工人了。

現在每隔個幾天就會有一些穿著工裝的人開著一輛卡車過來把生產的托盤車拉走,那些人雖然穿著工裝,但衣服上沒有單位的標記。

現在很多工廠的工人衣服基本上是一個款式的,要區分是哪個廠的,就看工作服上的工廠標記。

江成是不知道哪個廠來拉的貨,又拉到什么地方去。但應該不會太遠,因為拉貨的車能一天來拉好幾回。

要么拉去的單位不遠,要么就是拉到什么中轉站去了。

現在可能是需求量很大,又弄了一個組裝生產線,一下就要一百多個工人。切割的,焊接的,組裝的,檢車的,刷漆的等等。

這還只是車間里需要的工人,量產加大,有些零件還是配件廠之前的生產車間生產的。這也意味著要增加產量。

增加產量就要更多的工人,而且還因為弄了一個第八車間,專門生產一些精密零件。又是要招人。

關鍵是康書記來后,液壓千斤頂也開始有訂單了,目前是在手動托盤車的生產車間一同生產。有訂單,但現在需求量不大。

現在勞動局那邊在安排人入職機械配件廠,他們那邊不叫招人,應該叫安置。

退伍轉業軍人要優先安排,還有就是烈士家屬。

然后就是婦聯那邊這幾年崛起了,要求同工同酬,說男人能干的女人也一樣能干。有些單位不能光要男性職工,女職工也要適量的任用。

四九城那邊軋鋼廠現在都有不少女操作工了,一個配件廠就更沒你拒絕的份。

還有就是街道辦會走訪和登記,一些困難戶,單親家庭,或者有一些什么原因的,也會把一些人推薦過來。

機械配件廠除非招一些有指定技術要求崗位的,其他方面的職工并不是廠里的人事部能自己把控的。

江成看著廠里不斷建設的廠房,車間,還有辦公樓什么的。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因為他知道這絕對是他的功勞。

因為又一次的招工,再不添加一個食堂,廠里兩個食堂肯定不夠用。準備建設第三食堂,而且打算建設一個大點的食堂。像幾千職工紡織廠那樣,一個食堂每天可以達到供餐量一千多人次的。

現在兵工廠合并,康書記那邊也帶來兩百多人。但是他們并沒有參與到機械配件廠的生產當中去,合并后依然還是在造槍支和子彈。

本來江成還覺得機械配件廠的鈑金工太少,而且鈑金工的技術水平不行,要他們手搓車身車殼太難了。

但是康書記把車身制造的活攬了過去,一群人拿著大小榔頭,小鏨子,臺虎鉗等工具,在一個車間里,按照江成弄出來的圖紙不停的敲打。

這是真的手搓車身呀,不過江成造的不是轎車,需要敲打出來的鋼板都不算很大,弧度和線條要求也不多。

就是車門稍微有精度要求,縫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江成,我就知道你又在老康這里。”

“我來老康這里可是談正事的,可不是光來這邊閑聊的。”

“你找老康能有什么正事。”

“騙你干嘛,不信你問老康我是不是來找他談正事的。”

江成反駁道,現在在輕卡沒造出來之前,他是不會再折騰什么車輛了。平時會去汽車組裝車間瞧瞧,有其他廠的技術人員來參觀的話,就講解一下。

下午不愿意待在辦公室里,就到老康這邊走動一下。主要是看這本的人造槍造子彈挺有意思的,另外就是去看工人造廠房和車間什么的,沒有吊機,沒有工程車,挖掘機之類的,靠的就是人多,也挺有意思的。

“老周,你趕快把他弄走吧,他在我這里沒有正事。”康書記笑著說道。

“老康,你說話要憑良心呀,我跟你談的難道不是正事嘛,你這雜牌步槍的制造早晚要淘汰,聽我的,趕緊調整生產,造氣槍。”江成說道。

“呵呵。”周廠長聽到江成的話笑了,他也是玩過槍的。知道氣槍那東西,沒什么殺傷力,跟玩具差不多。不過想到正事連忙對著江成說道:“就在這里我跟你說點事情,沈陽那邊的一個電工機械廠想派人過來跟你探討一下液壓方面的技術,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那個廠是做什么的。”江成好奇的詢問道。

“電工機械廠,當然是生產電力方面的機械設備的。前兩年那邊生產一輛蓄電池叉車,很有可能是因為這個想來找你交流技術的。”周廠長說道。

“蓄電池叉車,有點意思,技術交流嘛,當然可以。”江成回答道。

江成對蓄電池叉車其實沒什么興趣,他打算輕卡汽車造出來后,就升級手動托盤車。蓄電池叉車在這個年代應該沒什么搞頭,很可能是充電一小時,使用幾分鐘。

但是蓄電池叉車沒搞頭,可以交流一下蓄電池技術嘛。以后轎車上要用到很多電氣設備,是需要用到蓄電池的。

“那我去回復那邊了,你繼續跟老康談氣槍的事,就讓老康帶來的人都去造氣槍。”周廠長打趣的笑著說道。

明顯江成說造氣槍,被周廠長當成了一個笑話了。

但江成想說老周和老康都不懂市場,當然了,他也看不懂氣槍目前的市場。只是知道氣槍在國內市場火了很久,知道氣槍應該是在六十年代左右,供銷社和文體商店以及不少地方都有賣。

南京,汽車制配廠,會議辦公室。

好幾張同樣的報紙擺放在會議桌上,可以供幾個人同時翻看。

在場的人神色都比較難看,昌城那邊的工業局和地方工業分管人竟然牽頭在造汽車。

造汽車也就算了,竟然是在造輕卡,這車還沒造出來,聲勢弄的很大。

關鍵是昌城那邊憑什么去造汽車,那邊有造車的工業力量嘛,有造車的技術嘛。

難道那邊的工業局在決定造車之前,不詢問一下直系上級部門,有沒有其他城市已經在計劃造輕卡的嘛,而且已經在籌備當中了。

昌成那邊在造輕卡,搞的南京這邊的汽車制配廠很被動。因為他們這邊也有部門搭線,已經聯合了很多零部件廠協作。就等技術完善,打算仿造蘇聯的嘎斯51卡車。

第一汽車廠仿造的卡車應該算是中型卡車,所以南京汽車制配廠打算仿造生產輕型卡車。

南京的工業水平不弱的,而且還靠近魔都。魔都的工業水平就更不用說了,在沒解放之前就有過汽車維修和零部件生產的廠。

“那邊工業局沒通過工業部就讓地方企業造車了?”

“派人去詢問了,那邊只是試制車輛。說是地方部門領導搞的工業大摸底,看看能不能造出一輛汽車。”

“這樣上面工業部也允許?”

“譴責了,但是上面說不好打擊地方工業發展的積極性,打算先觀望一段時間看看。”

觀望?昌成那邊可是在自主設計輕卡,南京這邊只是在仿造。而且還沒進入試制階段,要是那邊成功了,還有這邊什么事情。

“那邊絕對不只是試制那么簡單呀。”

負責仿造研發的負責人說道,只是試制,根本不會搞這樣大的動靜。而且上面的態度也讓人感覺有點微妙,自主研發設計的輕卡,就光這個名頭,的確會讓很多人心動。: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