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開局成為七級工程師

第一百二是七章 薄板@勞改

激情年代:開局成為七級工程師第一百二是七章薄板勞改_wbshuku

第一百二是七章薄板勞改

第一百二是七章薄板勞改

鋼結構車間的建造就已經審批下來了,但需要的剛才得等上一陣子才能從外地運輸過來。

生產邊三輪摩托車,倒是已經開始籌備了。

現在輪轂是廠里自己弄了一個車間在生產,畢竟汽車廠不可能單純的只是一家組裝廠。底盤,車門,車殼等一些東西都是廠里自己生產。

既然要生產邊三輪,汽車廠也先給要生產的邊三輪起了一個名字,就叫昌江750摩托車。因為昌城汽車廠生產了摩托車,歷史上長江750摩托車應該不會出現了。這昌江750倒是名字同音。

不過在籌備生產昌江750摩托車的時候,江成發現一個問題,應該說之前可能發現了,沒去在意。

廠里之前組裝出來的幾輛邊三輪,邊斗和一些殼子本來就是換修后剩下來的,江成也是順便用了。

但江成發現邊斗的板材很厚實,導致組裝后的邊三輪也比較重。

還有就是生產昌江輕卡汽車的車身板材也比較厚,不過江成沒有太在意,畢竟卡車嘛,車頭的板材厚就厚一些。

試制內燃叉車就更不用說了,本來車子自身就有重量的要求,重量不達標的話還要去加重。

但摩托車呀,要的是輕巧和靈便。從蘇聯采購的鋼材是按照噸計算的,江成覺得摩托車的邊斗和車身的一些鋼材完全可以弄薄。

同樣的鋼材生產更多的車輛不好嘛,如果不是為了節省鋼材,江成也不會在輕卡上學解放卡車那樣,后車廂用木頭來加工。

可當江成提出采購薄板來加工昌江750的時候,才發現國內竟然沒有薄板鋼材,甚至蘇聯也沒有。

這讓江成震驚了,他一直以為自己是沒去要,沒有想到是沒有。而讓江成一直認為有薄板的原因是原主在美利堅就接觸過,美利堅的一個小工廠,類似于小作坊型的工廠就能加工汽車和一些車輛上的薄板了。

這蘇聯偏科也偏的太嚴重了吧,光搞重工,有些行業竟然比老美弱后那么多。

當江成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感覺自己要是能弄出薄板,以后國內造車不知道要節省多少鋼材。

并且蘇聯自己都沒有,不知道能不能反出口。

最少能拿薄板跟蘇聯抵賬,減少以后的外債還款壓力。

八月十三,汽車廠書記辦公室。

江成今天的精神狀態有點不好,主要昨天是七夕節,牛郎織女一年見一面的日子。

在這個年代,也就少數處對象的小青年才會害羞的講究一下。互相送塊手帕什么的,或者請對方吃點什么。

江成也是在昨天知道七夕節,也帶譚雅萱去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

然后晚上江成和譚雅萱討論了一下牛郎織女,江成一句‘我們不分離’感動了譚雅萱。然后玩了一場不‘分離’的游戲。

只有累死的牛,江成累的吐了兩次白沫了,還是分離了。

“江成,今天廠里發工資,我忙的很呢,找我到老康這里來也什么事嘛。”周廠長詢問道。

“老康,先弄跟煙來抽一下。”江成沒有回答周廠長的問題,而是想康書記討要香煙。

“你的煙比我的好,還要抽我的。”康書記故裝氣憤的說道,但掏煙的動作不慢,給江成和周廠長都散了一根。

“我的香煙要留在想事情的時候抽,比你們抽煙重要。老康,老周,今天來找你們,我是想說一件重要的事情,這事情告訴你們,可不能亂說。”江成認真的說道。

老康和老周對江成現在也比較了解,有時候是沒有正形。但從不會為了忽悠他們玩,沒重要的事情裝作有重要的事情來說。

哪怕是上次江成說要造卡車,周廠長也沒見他表情這樣認真。

康書記拿出火柴本來要點香煙的,都放了下來,看著江成到底要說什么。

江成用手招呼了一下,哪怕辦公室就他們三人,老周和老康都靠近了過去,低著頭聽他到底要說什么。

“鋼板,老康,你不是問了嘛。不光是國內沒有我要的那種薄鋼板嘛,就連蘇聯那邊也沒有。我。”江成指了一下自己,接著說道:“我有技術弄出來,以后造車能節省很多鋼材。”

老康和老周雖然技術都不高,但明白能生產薄鋼板的意義。真能生產的話,可不光是在生產汽車上面節省,很多地方都能節省呢。

“現在蘇聯援建我們這樣多項目,要是知道我有技術生產薄板,萬一他們張口要,上面有很大概率回答應把技術教他們。”

“如果我們有的技術他們都有,我們有的東西他們也不需要。到時候只要吃的用的,我們欠他們的債務,得拿多少東西去還呀。所以我的技術不能暴露出去,我們偷偷的生產薄鋼板如何。”

江成說道這,掏出火柴點著了香煙。他雖然是愛占一點便宜,但那也就一點吃吃喝喝。他是知道蘇聯撤離后的一些歷史的,國內欠的債務,都是用糧食,雞蛋和豬肉去還的。

而且那時候正好是國內旱災期間,蘇聯也不講一點情面給緩一緩。而且拿雞蛋去還債,他們還要求大小,拿一個圓鐵環擺在一個架子上,架子下面是空的。

雞蛋要是大小可以,就會被鐵環卡住,要是不夠標準,就會直接掉地上摔碎。

一個雞蛋,一斤糧食才多少錢,欠蘇聯的債務可是以億為單位。

康書記和周廠長互相對視了一下,他們可沒考慮到欠蘇聯債務上面去。因為他們不知道要不了幾年蘇聯就會撤離,要求還債。

所以有時候康書記和周廠長真是看不透江成,這覺悟真的不好說,普通人誰會想到蘇聯的債務上面去。

江成要是不說這個,按照周廠長和康書記的想法。人家蘇聯幫助了我們這樣多,真要是有技術被他們看上了,禮尚往來肯定給他們,教他們如何生產薄板。

現在這樣一說,好像國家雖然工業落后,但保留一手好像也不錯。

只不過他們現在不明白,這技術怎么保留,生產薄板出來,拿薄板去抵賬。不也露餡了嘛,只要薄板拿出來,人家就知道我們能生產這個了。

康書記先把這個疑慮說了出來,西方封禁我們,我們國內不能自己生產的話,就不可能會有薄板。

“老康,你去跟上面匯報就是了。我反正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要是上面也覺得沒必要這樣,那我也無所謂。不過要是上面也覺得我想法是對的,那趕緊下文件,紅的那種,我立馬去公安廳勞改局。”

江成再次說道,在他看來,到了某種層面地步,有些事情不可能跟小孩吵架那樣。簡單的說一句我不跟你玩了,然后就全部撤離的。

有些事情肯定是有征兆的,只不過層次低的人接觸不到。

比如波蘭和匈牙利發生動亂,我們國家的表態就沒站蘇聯一邊。

“江成,你去勞改局干嘛。”周廠長有點納悶的詢問道。

“能干嘛,我們省連個鋼鐵廠都沒有。就萍鄉那邊有一個煉鐵廠,而且是勞改局在管理。”江成說道。

后世進局子踩縫紉機,在這個年代可沒那么命好。起碼在昌城這邊沒那么好,得去煉鐵。

煉鐵廠有合適的設備,但需要進行升級,增加液壓系統,進行精準控制,主要是精軋定位的問題。

正好為了保密,多弄點勞改犯過去,那種關三年以上的。: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