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開局成為七級工程師第一百三十三章只能開掛了_wbshuku
第一百三十三章只能開掛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只能開掛了
江成跟在康書記身后很快回到了辦公樓的書記辦公室,進去后,江成就感覺被人目光鎖定了。
氣場這東西很玄妙的,上位者是真的有。但并沒有中說的那么夸張,比如什么霸氣側漏,一個眼神就能讓你如何。
江成感覺在老康辦公室里的六人中,有兩人的眼神比較犀利。當然了,六人中那兩人的服飾也不一樣。
身份,著裝,神情,眼神等搭配在一起,可能才會讓人感覺對方有氣場。
但是要是來之前,康書記不提前告訴江成來的人是級別比較高的。他們的著裝要是穿的普通一點,敢一來就這樣肆意的打探江成。江成肯定給他們來一句‘你瞅啥’。
見面后,康書記很是客氣的先給對方介紹了一下江成,低位者先介紹輪到江成身上了。
不過在康書記介紹完后,來的六人倒也是很客氣的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身份。
果然江成感覺有兩人比較犀利的,身份的確不同。類似于后世某工大畢業的學生,參加工作后,動不動就要消失幾年的部門。
當然了,江成的技術只是鋼材薄板制造,這薄板在西方早就有了。西方那邊普通人都可以購買到,這薄板如何制造的,流程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升級設備來完成精密定位。
意思就是說,掌握了這精密冷軋技術,說不定有時候就可以運用到其他領域里面去。
技術人員交流比較直接,也純粹一些。
而且這次上面的人過來,準備也比較充分,帶來了很多設備的圖紙。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面對技術交流,江成可不顧及什么身份和級別,除非對方真的技術比他高,而且還是他擅長的領域技術。否則天王老子來了,也得聽他的。
當然了,江成也算領略到了真正有實力和技術的本事,最近的確是有點飄了。一個人在昌城這邊,帶領著大家搞出了這樣多的產品。
昌城各部門的領導幾乎都見了一遍,人家對他都是客客氣氣的,讓江成感覺自己真的牛到家了。
但現在跟人家高級工程師交流,真是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當初是在什么情況下開始走生產產品路線的。
是因為他的技術他學的東西,在設備制造領域根本就不強。是能升級一些設備,但也只是動能升級。
讓江成去生產個電工工具,他都完成不了,需要依靠電機廠的技術人員去完成。
現在在場的人在技術方面聽江成在講,是因為需要他掌握的那部分技術。來的人員也不知道江成薄弱的地方,所以真覺得江成技術不錯。
但只有江成知道來的人有多牛,這就跟下棋一樣,江成是看著棋盤在下,人家是在跟他下盲棋。
江成是對著圖紙在說一些如何生產薄板的技術,人家跟他探討的時候,都不看圖紙的。甚至是江成只要說到什么結構,人家可以立刻幫他翻到圖紙的位置。
怎么說呢,人家帶圖紙過來,是方便江成查看的。他們屬于不需要圖紙其實就可以交流的那種。
面對技術牛人,江成感覺他們才是開掛了的一樣。江成在講的時候,感覺他們可能腦海里也能自動進行設備構造一樣。
江成也算真正明白什么叫術業有專攻的意思,其實他也有這方面的一點能力。在跟別人談論自己熟悉款式車型的時候,他也不用看圖紙,就能說出某款車型的各種配置。
所以其實每個人都有掛,只不過領域不同而已。
其實江成也沒有完全的冷軋薄板技術,只不過他依靠原主記憶里看到過人家加工過薄板的流程,然后配合自己能力,摸索出了一個解決的辦法。
但這辦法具體如何實現,江成也是指望跟技術人員一起探討的。
現在不能生產薄板,其實就是沖壓力不精準,厚薄不一。另外還有一點,蘇聯那邊的是平爐煉鋼,平爐煉鋼煉出來的雜質多。國內的煉鋼技術也是那邊援助的,自然也是一樣的。
這雜質多的鋼材,制做成厚板還沒什么。薄板的話,就算有精準的冷軋設備也不行。會起泡,變形。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在煉鋼的時候就提純,加入石灰和石瑩。
通過熱軋后,先形成比較厚的板材,再進行冷軋。
要生產薄板,關鍵就是冷軋的精準控制。這精準控制,就要說到美利堅那邊電液伺服控制了。電液伺服控制有一個關鍵的設備就是電液伺服閥,這個閥就是用來自動調整冷軋機軋輥的對輥縫隙。
這個伺服閥,就是設定一個力的數值,因為現在無法數碼調控,這數值其實是生產過程中,得手動調整。
有了這個閥,其實就可以調節出相應的流量和壓力。
當然了,這只是力的精準調控。因為板材的厚度問題,還得多扎棍的形式,讓它逐漸變薄。
關鍵技術其實就是要弄出伺服閥,然后精準控制壓夜缸的動作。其他方面都是細節調控,對于軋鋼廠的工程師來說,細節調控問題根本不算問題。
添加液壓裝置江成懂,就是這個伺服閥,江成也只是懂原理。如果來造出這個東西,才是關鍵。
四九城那邊的人員是八月底來的,來了半個多月,在技術理論方面是完善的不能再完善。
這個年代的設備笨重,生產鋼板的設備都是大型設備,如果改動的話,可能就得讓一條生產線停產很久。
這半個月里,鋼結構車間內的電葫蘆布置完成了。現在在安裝江成的要求布置工作臺,安裝電路系統。
廠里的昌江750摩托車也進入了生產任務當中,考慮到發動機產量的問題,第一個月的生產任務定的并不高。
第一個月計劃生產五十輛摩托車,三十輛交給后勤部隊,二十輛用于地方單位。
這給地方單位不是作為交通工具使用,是給郵政局和執法隊當工作車輛使用的。
小四輪拖拉機也在這期間試制出來了,弄了三輛拖拉機,然后因為生產車間,技術人員,生產設備的問題,打算弄好后再投產。
三臺拖拉機只留了一臺在廠里當樣機,其他兩臺賣給農業局了,也正好在組建生產線的時候,讓農業局那邊測試拖拉機的性能。
就在昌城汽車廠欣欣向榮的時候,廠里的總工程師江成不見了,跟著四九城那邊來的人一起離開的。
江成離開的第三天,剛好是廠里發工資的日子,是譚雅萱代領的。
除了工資,還有獎金和各種票證。加上譚雅萱自己的,一個月竟然有兩百六十多,江成的獎金就有好幾十塊。
領工資和獎金的時候,譚雅萱還很開心的,回娘家炫耀了一下。炫耀她跟自己男人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是她爸大半年的了。
但江成離開一個星期后,譚雅萱的心情逐漸不好了。
江成離開昌城這事,在院子里鄰居面前肯定是瞞不住的,譚雅萱也沒有想瞞著。一開始有鄰居詢問她男人哪里去了,她也是如實的告訴鄰居,說去外地執行研發任務去了。
可當鄰居詢問譚雅萱,她男人去哪里搞研發了,多久回來。譚雅萱也說不上來,因為江成走的充忙,說是說要不了多久回來的,可也沒說具體什么時候。
也就是因為如此,一個星期后院子里出現了很多說法。
住前院的一個大姐就跟譚雅萱說了一個故事,說沒有解放之前,有一個親戚的兒子,當兵的。剛結婚沒多久,說是要去執行個任務,然后一走就是好多年。
關鍵是后來人倒是回來了,是帶著其他媳婦和孩子回來的。
當然了,比那些出去執行任務,人徹底回不來的要強。
現在國內雖然解放了,不存在回不來的情況。
但是江成走的時候,不清楚去哪里了,也沒說什么時候回來,這就不得了了。
你品,你細品。
懷孕的女人容易多想,一多想就心神不寧。
本來沒什么事情的,一些鄰居看見譚雅萱的樣子,又出現了各種猜測。
譚雅萱后來在廠里去問康書記,她男人到底去了哪里。康書記也說不知道,雖然讓她放心,不會有事的。
但廠里的書記都不知道自己男人去哪里了,怎么能放心。
都聽到有人說了,她最少要守寡好幾年。她男人要是能回來,不帶一個小媳婦回來就算不錯的了。
也就是江燕發現的早,看到嫂子譚雅萱懷孕一個人住,會胡思亂想,勸說譚雅萱回娘家住了。
起碼在娘家,譚雅萱的家人會開導她。
譚家,夜晚。
“姐,你別想那么多。姐夫不可能不回來的,這個月的工資你都代領了,姐夫要去其他地方工作了,廠里難道還給發工資呀。”
“這倒是,就是這半個月了,你姐夫一點消息都沒有。”
聽到譚悅這樣說,譚雅萱感覺說到點子上了,心寬了不少。
“姐,你靠近一點,我問你一個事。”譚悅拉著譚雅萱的胳膊說道。
“房間里又沒有別人,有什么事你直接說。”譚雅萱回應道。
“姐夫是怎樣讓你肚子里有崽的,是怎么弄的,說來聽一下。”
“給我困覺,你這樣小,少問這樣的事情。”
“我就比你小兩歲,哪里小了。”
“反正這樣的事情你不要問,等你嫁人了自然就曉得了。”
“哼,說不定你下個月領不到姐夫的工資哦,那就不得了了。”
譚雅萱其實除了害怕真的出現要很久回來的事情。也想著他在外面日子過的怎么樣。睡覺睡的踏不踏實,衣服洗的干不干凈,吃的好不好。
除了譚雅萱念叨江成,其實廠里和其他一些單位也念叨他。
只要江成在汽車廠,那些產業鏈上的工廠,他們考慮的不是如何發展工作擴張的問題。考慮的是新的生產任務,每個月都有新的東西要生產。但這也意味著有新的業務,自然要準備新的生產線,要招工。
像橡膠廠,輪胎的樣式都生產好幾種了。材料研發也有了一些進展,研發的發動機皮帶,雖然用的是笨辦法在嘗試。
但是笨辦法不代表不好用,有資金的情況下,就算用很多材料一樣一樣的去嘗試,運氣好也能取得效果。
現在橡膠中加入了玻璃纖維,發現效果不錯,耐高溫,韌性也高了,還有就是拉伸力。不會在發動機上轉下就松掉了。
橡膠廠那邊的技術員,現在沒新的輪胎生產任務還不自在了。其他單位也是,習慣了經常在高壓下進行工作,這突然沒新的任務了,上班都不自在了。
在汽車廠,江成消失就更是失去了主心骨一樣。大家忙是忙,但總覺得少了一些什么。
江成其實是去了四九城,電動機械式冷軋機升級成電液雙壓,這方面的技術已經在昌城討論過了,不需要江成現場一起改裝也能完成。
關鍵是精調部分要采用的電液壓反饋伺服技術,這東西理論上只能說個大概。就算是研究,也應該現場研究進行實驗。
加上還有一件事,也要讓江成來一趟四九城。所以江成沒有辦法推脫,他媳婦懷孕了,他是不愿意出遠門離開很久的。
而且有媳婦后,江成已經養成了一個睡覺的習慣,那就是睡覺的時候總要抓住點什么,睡的才踏實。
就因為這個安全感,譚雅萱沒少說他是流氓。
十月一號,國慶節,閱兵儀式。
江成出現在了閱兵觀禮的位置上,他主導研發的昌江輕卡,先不爭論是不是讓國內從無到有,可以批量生產屬于自己國家的汽車。
就算第一汽車廠的解放卡車是第一批量產的汽車,這一點江成也不否認。因為第一汽車廠生產出第一輛解放車后,就直接開始批量生產了。
而昌城汽車廠那邊,是試制出輕卡后,才一輛一輛的手搓式的生產。那種方式真稱不上‘量產’。
但是昌江輕卡汽車,最少讓國家汽車生產多樣化了,別人總不會說中國就只會生產一種汽車。另外自主設計生產這一點也象征著國內不需要仿造,對于汽車也有設計能力和技術。
作為有象征意義的設計主要人員,江成被邀請參加閱兵儀式屬于很正常的情況。
只不過閱兵儀式結束后,江成領了兩張獎狀又消失了。另外閱兵儀式的邀請函其實也是一份榮譽,也是有收藏價值的。
有些人就算沒有某部門頒發的獎狀,能獲得邀請函本身就是一份獎勵。
十月十號,某研究基地。
“江工,又失敗了。”
“把圖紙給我,我就不信了,搞不定他。給我準備一個工作室,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就別打擾我。”
江成看著實驗生產出來的鋼板,深呼吸了一下說道。
這不是簡單的實驗,是一次調試,就要通過幾個小時的等待才能看到一次結果。
隨便運行一次,要先將鋼坯加入加熱爐,而放入之前就要先烘爐一段時間,鋼坯加熱要一兩個小時,然后開始熱軋,再進行冷軋。
設備的調試,一天可能只能嘗試一次。
現在其實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沒有用,不是設備調控出來的,是手動調整出來的。
液壓是可以調整的,但需要自動調整,而不是用一次,然后手動去調整一次。
而且目前手動調整是反向調整,一個是不精準,另外一個就是這次設定為2mm的厚度,下次換一個厚度,又要多次調整。
這不是普通的設備,能一會工夫就啟動一次,那樣的話就算是手動調整也沒什么。
江成想好了,他得用掛了,哪怕用掛很費勁,沒有足夠的相關知識和理論。推演完全是依靠本身的基礎和悟性以及智力。
但總比實驗一次,就浪費一天,而且還得不到相應的改進要強。而且實驗一次,江成只是在邊上看,操作的人其實很辛苦的。
其實這電液伺服系統,也就差一個技術沒有完成了,那就是液壓力信號轉換。
轉換后,其實就會根據一些設備,設定一個數值,就能自動進行調整了。
江成也算是搞過一陣子設備的人了,來到這邊,他也明白了上面的態度。
生產薄板,并不是某些人的目的,他們要的就是這技術。然后運用到其他領域里去。而電液伺服閥,就是一個高精度的控制元件。
江成把這個弄出來,可不光是能運用在冷軋機上面。以后機床制造,試驗設備,通用機械等領域里,這控制元件都能用到。
所以別看江成只是一個五級技術工程師,在某些地方只能用‘只是’這個詞了,這里的人可是很尊重他的。
抽的香煙都是華子,每天吃什么,還有專門的人來詢問一下。甚至北方跟南方溫度不一樣,都給江成準備了新衣服和鞋子。
不蒸饅頭爭口氣,雖然這邊沒限制江成不能回去。承認自己不行,人家也能給他準備臥鋪火車,讓他回去。
但那真是灰溜溜的逃回昌城了,當初不愿意開掛一直搞設備升級。其實開掛費腦,精神容易高度集中,然后就嗜睡。
江成不弄設備后,他發現自己早上也不會卡著時間睡了。在辦公室里也是一樣,如果不用腦,就想睡。
后來開始弄汽車了,也就偶爾在一些方面開掛,領悟式的用腦,但情況還行。
很明顯的表現就比如說早上,江成就醒的還挺早的,能在譚雅萱起床前,過一下手感上面的癮。
在江成身邊的人,聽到他的要求,沒有任何的詢問,直接安排人安排了。
這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要求,只要江成能把這精密元件給搞出來。哪怕大家在運用方面比老美落后,那江成也是一個功臣。: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