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時歸

第八十九章:拒絕

但顯榮納蘭真不會去考慮蘇如繪的心思,他目光灼灼的看向蘇如錦。

這女孩有趣的緊,被他這樣當眾求婚,竟也是這樣淡然。

景帝只愣怔了一瞬,接著便道:“倒是不巧,這蘇家的大姑娘同真膝下的三皇子已有了婚約,卻是不能同意了。”

縱使忽蘭對于國朝很重要,但納蘭真也不過是大王子,并不是忽蘭王,景帝用這么個由頭,姑且也能搪塞得住他了。

月貴妃當即不允,但被景帝一個眼神給制止住了。

皇后也很震驚,心中更多的是可惜,好不容易尋著一個比月貴妃更貌似大云氏的蘇如錦,本還想著促成蘇如錦進宮的事,以壓制月貴妃——似她這般年紀,當然不是為了爭寵,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夠穩坐太子之位。

至于蘇如錦進宮往后會不會生下皇子,也威脅到皇后,那不在皇后的考慮范圍之內,畢竟如今宮里已有多少年沒誕生過皇子了,別說皇子,就是皇女都不曾有。

蘇如錦也不會是那么個例外。

偏生這會兒功夫,景帝為了搪塞納蘭真,就要將蘇如錦許配給三皇子。

難不成景帝當真對蘇如錦這酷似大云氏的容貌不動心嗎?

還是說因為大云氏的死打消了這么個打算,皇后不得而知,撞上蘇如錦亦有些紊亂的眼神,不由得安撫一笑。

將蘇如錦嫁給三皇子也不是一件壞事,說不得還會激發景帝與三皇子之間的矛盾,這事也并不難辦。

至底下的納蘭真則明顯愣怔了一瞬,但依然不想放棄,又說:“僅僅是訂婚,并不是成婚。”

“納蘭真,你非我國朝之人,不知國朝的規矩,女子一經訂婚,若非必要,不能悔婚。”景帝復又耐心的解釋道。

納蘭真又說:“可也有悔婚的例外不是嗎?”

這時景帝有些不悅了,沉聲道:“但三皇子乃是我天家之子,朕不許他悔婚。”

納蘭真此時才噤聲,他也是極明白的,雖然忽蘭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但忽蘭也是很弱小的,這么多年在兩朝之間左右逢源,并非是不知進退的。

就是有些可惜。

這么耀眼的姑娘,就是與他沒有緣分。

納蘭真坐了下去,神情有些懨懨的,雖然歌舞很是精彩,但他一點興趣都沒有。

皇后從中緩和氣氛道:“王子,雖然這蘇家的大姑娘不成,可國朝還是有很多美貌情的女子的。”

但納蘭真已沒了興趣,既都是蘇家的姑娘,這蘇家的二姑娘與蘇家的大姑娘,想來應該也相差不大吧?

他突然來了精神,問道:“不過我還有個小妹,今年十三歲,也到了婚配之年,她同我一樣,也養母北朝的風土人情。”

納蘭真的妹妹是忽蘭最小的公主,倘若嫁到了北朝,那自然北朝與忽蘭的聯系會進一步加深,景帝與皇后頓時都來了興趣。

皇后就問道:“未知這小公主喜歡什么樣的男子。”

“納蘭溪,你說說你喜歡什么樣的男子吧?”納蘭真就朝著自己身邊作男裝打扮的人說道。

仔細看這人雖然極盡掩飾,但依然不掩眉眼精細秀巧,皮膚又過分白皙了些,原還以為是男生女相,卻原來是忽蘭的小公主。

“公主既與王子同來,何不早些告訴我們,這一整夜卻讓公主站在一旁,真是我們待客不周了。”皇后忙讓人給納蘭溪搬了一張椅子,就讓她坐在納蘭真的旁邊。

“是,我們北朝適齡公主的男兒確實有很多,公主既有這樣的想法,不妨仔細的瞧一瞧,若是不好意思這會兒與本宮說,等一會兒咱們私下里再說也是使得的。”

實際上皇后這完全是多慮了,納蘭溪又不是北朝的女孩子,忽蘭人自來颯爽,即便是女子也是一樣的。

而納蘭真其實已經將這大殿中的人給看了個遍,卻是已經有目標了。

她目光灼灼的望向溫斐然,這人她是見過的,那似乎是個北朝駐守在北疆的一個將軍,彼時曾短暫的在忽蘭停駐過,那時她便覺得這少年將軍過分好看了一些,又溫潤如玉,實是大好男子,所以她才會在王兄要來北朝的時候,也央著要過來。

不想,還真是碰上了。

這心思一望就知,正坐在皇后下首的端敏郡主更是看了出來,她面色煞白,死死的咬著嘴唇,頗有些心不在焉。

皇后瞧見了,就問說:“端敏,你怎么了,可是身子不舒服?”

端敏郡主到底不若忽蘭公主那般颯爽,因此就沒能說出來,皇后見狀也不堅持問,端敏的心思,旁人不清楚,皇后還是有些清楚的。

可皇后到底是一國之母,縱使平素里待端敏郡主也很好,可這樣關鍵的時候,也不會將端敏的利益置于北朝的利益之上的。

因此就錯過了攔截納蘭溪的關鍵時候,使得納蘭溪先一步說出,“我覺得這個小將軍就不錯。”她說的自然是溫斐然了,只因不知道溫斐然的身份,故而用了‘小將軍’一稱。

溫斐然是恭王家的長子,是恭王原配正妃小云氏所出,小云氏亦是出生鎮國公府,不過是庶女罷了,但因為鎮國公府的女兒少,也是被大長公主當做嫡女一般對待的。

后來使小云氏嫁給了恭王,因為二人有著自幼就相識的情分,所以倒是感情甚篤。

變故發生了婚后第三年,小云氏一直未得有孕,于是景帝便給恭王賜下了小鄒氏,小鄒氏是月貴妃的妹妹,但彼時月貴妃不過是區區婕妤,且沒有家世,所以當時小鄒氏是做的側妃。

然小鄒氏貌美,于是就將恭王的心給籠絡住了,以至于恭王冷落起了小云氏。

至二人感情不好的時候,小云氏反而是有孕了,然小云氏素來身體極康健,即便是懷溫斐然的時候,身子也很好,偏偏就命喪產房。

那之后就有許多若有似無的聲音,皆懷疑是小鄒氏害的小云氏。

前些年溫斐然還小的時候,對恭王和小鄒氏是恨入骨髓,后來許是吃了些苦頭,所以才將恨意收斂,甚至逢迎起了小鄒氏,并時常與三皇子行走在一塊。

又因自請纓到鎮北侯身邊,鎮守了幾年北疆,中間立下過大大小小的功勞,被景帝封了郡王

雖然如今瞧著面上都是一片和睦,可景帝相信,這大侄子對恭王不會沒有怨恨。

景帝要的也是這樣。

所以對于能夠壯大溫斐然,使得溫斐然有更大的聲勢與恭王相對抗的聯姻,景帝其實樂見其成。

所以很痛快的就應了納蘭溪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