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民憤_驚山月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第240章民憤
第240章民憤←→:
“還要見薛寒?”獄丞聽了秋三老爺的請求,有些不耐煩。
“多出一套床褥,給他送去用。”
獄丞表情有些一言難盡。
你老父親還睡破爛上呢,多出來的床褥你給別人送去。
不是,這永清伯府的人都怎么回事兒?
“行個方便。”秋三老爺塞過去一角銀子。
獄丞看看手中銀子,表情更古怪了。
連賄賂他的銀子都比去見永清伯時的大。
想想那一點點碎銀,獄丞甚至同情起永清伯了:明白了,合著對這位秋三老爺來說,老父親能見就見,見不著拉倒,可真夠孝的。
收下銀錢,獄丞讓獄吏把秋三老爺領到了薛寒那里。
“不要待太久。”
薛寒見到秋三老爺,頗為意外。
“伯父。”
秋三老爺把床褥往他懷中一塞:“多謝你照顧蘅兒了。”
“伯父客氣,應該的。”薛寒抱著床褥客套道。
秋三老爺不樂意聽這話:“我照顧蘅兒才是應該的,別人理應道謝。”
薛寒:“……”
“還有點心,蘅兒讓分你的。”秋三老爺不情不愿把一包點心遞過去。
這小子是家里沒人管嗎,還要分蘅兒的東西。
一點東西不算什么,但看出這小子在蘅兒心中的分量好像比他這個老父親還重,就讓他沒法高興了。
“多謝伯父。”薛寒伸手去接,發現秋三老爺拿著不松手,默默加大力氣。
秋三老爺手中一空,板著臉走了。
薛寒打開油紙包,與猜測一樣,里面是紅豆糕。
薛寒默默拿起一塊紅豆糕,咬了一口。
點心軟糯香甜,是熟悉的味道,要是胡四一定會連吃好幾塊。
想到胡四,薛寒心中一痛。
秋三老爺不是第一個來看薛寒的,晌午的時候薛全就來過了。
但不管怎樣,人活著就好。
薛寒慢慢吃著紅豆糕,如是想。
秋三老爺一回到永清伯府,就去了千松堂。
千松堂里三房都有人在,等著聽秋蘅情況。
“蘅兒瘦了,精神挺好的。去看她的人挺多,我等了好一會兒才見上……”
老夫人松口氣,叮囑秋三老爺:“明日你再給六丫頭送些吃的,牢飯定然難以下咽。”
秋三老爺連連點頭。
“祖母,明日讓我去給六妹送飯吧。”秋芙開口。
秋瑩忙道:“我和四姐一起去。”
老夫人瞥兩姐妹一眼,拒絕:“不要添亂,等蘅兒回家,你們好好招呼就是。”
秋瑩忍不住問:“祖母,六妹妹真的會沒事嗎?”
老夫人語氣篤定:“會的。”
離開千松堂回閨房的路上,秋瑩抓著披風系帶,心中難安:“四姐,你說祖母為何那么自信?據說蹲大理寺獄的都是重犯、要犯。”
秋芙白她一眼:“你問祖母的那個問題,在六妹沒回來的時候問了有十幾遍了。”
“那是重兵包圍之下跌落懸崖啊!”
如果不是怕祖母煩,她可以問一百遍。
秋芙望向燈火通明的冷香居,張口呼出白氣:“那樣的情況下六妹都活著回來了,現在只是蹲大牢,我相信她一定會沒事的。”
六妹可是不費吹灰之力使她擺脫方家那個泥潭,重獲新生的人,六妹的本事大著呢。
“四姐。”秋瑩突然放低了聲音。
“怎么?”
秋瑩不由揪緊披風帶子:“你說,要是六妹妹一直在京城,三姐是不是就不會——”
沒等聽完,秋芙就冷下臉:“不要提她,是她自己樂意的!”
秋瑩輕輕嘆了口氣,放眼望去,寒冬夜色下的庭院處處蕭索。
“希望六妹妹快些回家吧,家里越來越冷清了。”
京城卻因秋蘅與薛寒的回來熱鬧起來。
朝中對二人的安排還在爭議,茶樓酒肆已有了新傳言。
“聽說了嗎,殺死西姜王的兩位忠義之士一回京就被下了大獄,朝廷要把他們二位押去給西姜賠罪?”
“還有這種事?”
“千真萬確。一夜間大街小巷的墻壁上貼了好多寫有兩位義士英雄事跡的麻紙,還有朝廷的打算。”
“走,去看看。”
街頭巷尾,處處可見圍在墻壁前的人,對著張貼的麻紙指指點點。
“你們還記得嗎,當初姓袁的狗賊,就有人把他的惡行寫在麻紙上,到處可見,至今也不知是誰貼的。”
“哎呀,后來袁賊的惡行果然大白天下了。這么說,麻紙寫的肯定是真的。”
“這等英雄,九死一生回到京城不但不嘉獎,反倒要送去西姜賠罪,我們大夏都是軟骨頭嗎?”
“呸,軟骨頭可不是我們,是袁賊那樣的狗官啊!”
“這位小相公,你們當了官老爺,就沒有脊梁骨了嗎?”圍觀人群中一個地痞模樣的年輕人指著一位少年問。
那少年看起來十八九歲的樣子,頭戴儒巾,身穿白色襕衫,一副太學生的打扮。
少年被這么指著鼻子問,一道道鄙夷目光猶如刮骨刀,刮著他的廉恥心。
漲紅了臉的少年狼狽逃離包圍,等與同窗們相聚,臉上紅暈猶未消褪。
羞愧憤怒令還年輕的他目光灼灼,胸膛似有火燒。
“不能什么都不做。”少年一字字,從充滿愧怒的胸膛中擠出聲音。
“我等讀圣賢書,學圣人道理,不只是為了升官發財,光耀門楣。諸位同窗,這幾日百姓們如何議論,你們都聽到了吧?”
少年們皆面露慚愧。
以往穿著這身太學生的衣裳走在街頭,那些目光都是羨慕尊重,現在卻是鄙夷質問。
他們還只是學生,并非官員。但百姓不會分那么清,以前把他們當官宦敬,現在把他們當狗官罵。
“懷清兄,你說我們該怎么做?”
少年把手收緊,擲地有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去宮門前請命,請今上放了薛寒和秋蘅,絕不能送他們去給西姜賠罪!”
很快附和聲一片:“好,我們去請命!”
一群人從太學而出,前往皇城上書請命。途中陸續有太學生加入,經過國子監時又加入了許多國子生,浩浩蕩蕩隊伍越來越大。: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