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民宿,開局接待武松

第014章 文物換食品計劃

找我幫忙?

李裕笑著說道:

“我最近挺閑的,啥事兒啊王叔?”

修建民宿時,王勝利這個村主任跑前跑后,現在人家過來尋求幫助,自然不能拒絕。

王勝利從衣兜里掏出一包煙,抽出一根遞向了李裕:

“是一些年輕人才會做的活兒,我這老胳膊老腿的,搞不明白。”

年輕人才會做的活兒?

村室的打印機不會又壞了吧……李裕擺了擺手:

“我不抽煙,您有啥直接吩咐就行了。”

王勝利把煙收回去,剛要自己點上,才想起這是在落滿枯葉的林子里,便把煙放回煙盒,慢條斯理的說道:

“咱殷州有做粉條的傳統,往年剛把粉條做好就有人來村里收購,用大車拉到外地賣,但是今年沒人收了,家家戶戶做的粉條賣不出去,集市上賣粉條的比趕集的人都多……你腦子活泛,能不能幫忙在網上打開銷路?”

您可真看得起我,要能在網上打開銷路,我也不會閑得帶狗子來揀栗子了……李裕心里嘀咕著,覺得粉條確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自打315晚會上曝光某地的粉條用木薯代替紅薯以次充好,甚至還添加明膠,整個粉條市場就崩盤了。

外地人不再進購,消費者就算買,也不再選擇中原生產的。

而今年紅薯豐收,家家戶戶都憋著勁兒打算多做點,準備過個好年,但沒想到銷路到現在都沒打開,把王勝利愁得都嘴上起泡了。

李裕試探著問道:

“王叔,咱不能找個主播幫著帶貨嗎?”

這兩年主播帶貨那么流行,要是形成品牌,找主播帶貨,銷量應該不愁的。

他對這方面不了解,也沒在直播間買過東西,只是看新聞,動不動一小時賣出五十萬件什么的,這種號召力用來宣傳三農產品,還不是小菜一碟嘛。

“小李啊,你是不知道那幫主播有多狠吶!”

一說起主播帶貨,王勝利飽經滄桑的臉上更是掛滿愁容。

村里雖然中老年人居多,但也看抖音,知道主播帶貨,這次紅薯粉條滯銷,他們第一時間就想起了網上那些助力三農的主播們。

覺得他們一口一個“家人們”,像是自家的孩子一樣親切。

但談合作時,這個所謂的自家人就變了臉色。

“村里的粉條批發一般都是八塊一斤,那些主播覺得便宜,打算定價到十塊一斤。”

聽到這話,李裕疑惑的眨了眨眼:

“這是好事兒啊王叔,你咋不答應呢?”

王勝利啐了一口:

“可他們要抽八塊錢的傭金,只給我們兩塊,然后我們還得負責包裝,負責包郵,負責退換貨處理……咱殷州過去鬧蝗災挺厲害,我年輕時也經歷過幾次,但這些主播,比蝗蟲過境可狠多了。”

李裕:“……”

過去沒了解過直播帶貨,只知道是新的商業模式。

現在看來,有些主播仗著粉絲多人氣高,為了利益不顧大家死活,明顯在刨商業的根!

幸好最近沒錢找主播合作宣傳民宿,否則就自己這點家底兒,還不得被吃干抹凈?

只要我夠窮,果然就不會上當受騙……李裕在心里自嘲一句,開始思索紅薯粉條打開銷路的問題。

主播帶貨眼下是行不通了,而開網店什么的,沒有流量也是白瞎。

自己沒資源沒人脈,還真有些無能為力。

看著王勝利那殷切的目光,李裕認真思索起來。

民宿現在沒生意,就算自己和狗子一天三頓造,再加上省城上班的老爸老媽和老家的親戚,也吃不了多少。

紅薯粉條的崩盤是全方位的,既然石頭寨村會滯銷,老家那邊的農家粉條估計也在發愁銷路。

要是能認識大型工廠,或者部隊之類的采購就好了。

那些地方人多,一頓估計就得消耗上千斤粉條,石頭寨就算敞開了做,還不一定夠呢。

誒等等……部隊?

李裕腦海中突然閃出了一個鐵塔般的高大身影。

現代社會銷路不行,沒有市場,但可以賣給三國世界啊。

現在呂布身為執金吾,手中應該有幾千人,這么多人要是吃粉條的話,需求量應該非常驚人。

至于漢朝人吃不吃得慣粉條,這個不用擔心。

中午呂布連酸菜湯都沒放過,吃粉條時,更是嗦粉一樣吸溜著吃,吃完還有些意猶未盡。

給他弄一車粉條,肯定不會拒絕。

而且呂布也不一定非得用金餅買,書籍、擺件、玉器、家具、銅鏡等等,都可以拿來換粉條。

嗯,西方有石油換食品計劃,那咱來個文物換食品計劃,也行得通吧?

想到這里,李裕對王勝利說道:

“王叔,我對網絡銷售不太懂,幫不上什么忙,不過我可以買兩千斤,有個親戚是開廠的,我拉過去試試,行的話回頭再找你們訂。”

前半截的話讓王勝利心里一涼,但一聽說要兩千斤,頓時激動起來:

“你說真的?小李,你要能買兩千斤,那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現在村里第一批紅薯粉條已經曬好,大概有幾千斤,要是能李裕能買兩千斤,一下子就能讓庫存壓力緩解很多。

王勝利興奮的搓著手:

“你幫這么大的忙,粉條的價格我們也不能多要,這樣吧,給你按七塊……不,按六塊五一斤!”

這個價位基本上已經是紅薯粉條的成本價,不怎么掙錢。

但為了打開銷路,王勝利已經管不了那么多了。

李裕身為一個殷州長大的孩子,自然知道這個價位意味著什么,他擺手說道:

“不用,還按八塊一斤,我家親戚有錢,不用給他省,回頭等他吃完我還從村里買,而且會買的更多。”

王勝利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一個勁兒的說上過大學的就是覺悟高。

一斤粉條八塊錢,兩千斤就是一萬六。

李裕掏出手機,當即給王勝利的微信上轉了一萬六,然后說道:

“粉條就送到我民宿那兒就行了,回頭我讓人拉走。”

“行行行,沒問題小李,我馬上安排人過來送……對了,你要多少栗子?我讓村里人過來幫你揀,反正大家閑著也是閑著。”

說完,他不等拒絕就向林子外走,騎上電動車直奔山下的石頭寨新村。

我撿栗子就是消磨時光來著,沒必要這么大張旗鼓……李裕看著他的背影,心里感慨萬千。

都說農村人土,窮,整天就計較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但他們也是最淳樸的一群人,稍稍幫一把,他們就恨不得掏心掏肺的回報。

很快,一群騎著電動車的大媽嬸子就來到了栗子林附近。

“小李,想吃栗子早說啊,跟咱自家人客氣什么?”

“上次我撿了一麻袋栗子,給他還不要,這孩子就是臉皮薄。”

“年輕人都這樣,你剛嫁過來那會兒,不也說話就臉紅嘛,后來呢,大街上喂奶都不避諱人……”

“去去去,那都多少年的老黃歷了,還提。”

“都別吵吵了,趕緊幫著揀!”

很快,這些大媽嬸子們就拿著各自帶來的提籃竹筐,彎腰翻找著栗子,幾位年輕點兒的嬸子,甚至還爬到樹上,搖晃著樹梢上殘留的栗子。

山里人爬高上低慣了,哪怕婦女呢,爬樹也比李裕利索很多。

“秀荷嬸你小心點,樹上太危險,還是算了。”

李裕抬頭看著快到樹杈上的一位嬸子,趕緊阻攔,生怕她掉下來。

樹杈上的秀荷不滿的說道:

“我才三十多,叫啥嬸子啊?叫嫂子……我山里長大的,別說這些栗子樹了,那些杉樹都能爬到樹梢。”

她輕輕搖晃一下,樹杈上的毛栗子就紛紛掉落下來,砸得嬸娘們大呼小叫。

“秀荷伱能不能看著點兒?”

“疼死我了,就知道爬那么高沒憋好屁!”

“砸壞了今天去她家吃飯。”

“對,去她家吃飯,讓小李也去,吃窮她!”

“……”

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撿了一大堆毛栗子,這些嬸娘也不怕扎手,還貼心的幫李裕把栗子從殼子里剝了出來。

剝好的栗子裝到編織袋里,足足裝了六大包。

等李裕向大家道謝,準備開著電三輪回去時,一臺農用三輪車搖搖晃晃的順著山路開上來,上面擺滿了鼓鼓囊囊的大編織袋。

粉條送來了!

————————

新書期,追讀很重要,希望大家多多閱讀,不要攢稿子,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