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虛幻
第四百三十六章虛幻
“瑰兒,你果然聰明,只一眼便看穿了父親的謊言”,錢唯真有些傷感,更多的卻是自豪。他的女兒竟如此聰慧,論起聰明才智,巾幗不讓須眉。
錢唯真以食指輕叩著碧玉茶盞薄釉的杯沿,暢快地笑道:“不錯,臨危不亂,這才是我錢唯真的女兒。父親的確沒有故舊之交遠在大理,而是在洱海西岸買下了大片土地,那里有著早就建好的宅院,父親要你去那里暫避。”
夜雨瀟瀟,唯有寒鴉偶爾遠啼,又引動一陣樹葉撲簌簌的搖曳。
即便有阿誠守在門口,錢唯真依舊小心翼翼,悄悄闔上了外書房內門的暗鎖,只留了父女二人在內。他拉著錢瑰起身,扳動了案上燭臺的機關。
黃銅澆筑嵌著白銀鏤空如意紋的燭臺咔嚓輕響,細微而又詭異,那動靜在淅瀝瀝的雨聲中幾不可聞。錢瑰不可思議地瞪大了眼睛,瞧著方才錢唯真坐過的那張太師椅緩緩挪開,露出下頭一個四四方方的暗格。
錢唯真吃力地彎下腰去,從暗格里取出一只黑魆魆的匣子,鄭重交到女兒手上,這才長長出了一口氣。
父女二人立在那張卷草彭牙的花梨木大書案前,錢瑰依著父親的示意親手打開匣子,又開了上頭一層暗鎖,里頭赫然是一沓折疊得十分齊整的地契文書,花樣與紙張卻與平日所見不同。
錢瑰名下早有產業,錢家富甲一方,錢夫人娘家也是金堆玉砌的百年望族,帶過來的陪嫁鋪子連同文書與整套的手續,有幾個早已轉給了她。
見慣了西霞的地契文書,錢瑰曉得上頭繪的是河流山川圖的底紋,打著暗暗的水印。這些文書卻不一樣,暗紋繪的分明是山巒錦繡的華彩濃章。
“父親,竟不是西霞的東西?”錢瑰顫抖著拿起一張文書,仔細端詳著上面朱紅色的印章,果然是遠在大理的地契、房契還有鋪面之類。
錢唯真但笑不語,指著匣子里往下的另一個暗格,說與錢瑰開鎖之法。
錢瑰依著父親的囑托左三右二地轉動機括,小小的匣子彈開,里頭又是數十張康南的戶籍文書。
隨意抽取了幾張,上頭羅列的卻都是些陌生的名字。錢瑰再狐疑地翻下去,卻發覺此中大有深意。
戶籍上的每一個人,年齡、身份都能與自己,還有兄嫂和侄子一一對應。
未雨綢繆,錢唯真從幾年前便開始精心準備這些東西,他打心眼里盼著不會泒上用場,今日卻統統拿到了女兒面前,要她妥善保管。
錢瑰顫抖著雙手捧著這一摞文書,又小心翼翼放回匣中,黯然問道:“原來父親早有預感,已然提前做了打算?”
錢唯真小心地扳動燭臺,又將機關復原,這才如釋重負地坐了下去。那一身姜黃色的家常蜀絲夾袍精致華麗,卻與花白的胡須與頭發形成對比,在明亮的燈燭映照之下分外顯眼。
“難道不曉得父親有個外號叫做錢狐貍?”錢唯真自負地一笑,不覺得那綽號丟人,卻有幾分自豪。“狡兔三窟,誰也不曉得我留了多少后手。父親手里還有一套建安的文書,我思來想去,終究不如康南牢靠。”
瞅著女兒目露訝然,錢唯真繼續說道:“明日一早,你二哥便會安排你二嫂和寧兒先走,繞道杭州然后直取云南。再過幾日,父親也會想法子安排你大嫂與孩子離開。她們的戶籍文書也都在這里頭。瑰兒,你最為大膽心細,父親便將這些東西都托付給你。”
果然不是空穴來風,局勢已然壞到了自己無法想像的地步。
不知何時,錢瑰已然淚流滿面。她淚眼朦朧里望著父親模糊的容顏,緩緩跪了下去:“瑰兒一定不負父親所托。只是,我與兩位嫂嫂都走了,父母雙親,還有兩位兄長怎么辦?”
不肖片刻之間,錢瑰心上已然一片澄明。連同二哥這次不合時宜的回京述職,也被她聯系了起來。
仲秋宴上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親情,興許便是再也遙不可及的奢望了。
父親與兄長都出不了城,錢府里這幾個男人的行蹤,只怕早就在潛龍衛監視之中。如今能趕在滅府之災前頭跑路的,也唯有她們這些婦孺。
錢唯真鎮定地說道:“父親與你兄長自不必說,連你母親也身份特殊,怕是難出皇城。若真到了那一刻,我自會拼力周全,能保住一個是一個。你的幾個姐姐早已嫁人,縱然錢府塌陷,罪不及出嫁女,性命自然無憂。”
腥咸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滴在錢瑰手里的鐵匣子上,又砰然濺開,似將她一顆心分做了兩半。一半擔著父親的重托,一半牽掛著府內的安危。
錢唯真眼中精光四射,重重抓住錢瑰的手臂:“有安哥兒和寧哥兒,錢府便是后繼有人。你記著你當姑姑的責任,兩位嫂嫂雖然賢惠,卻是尋常內宅女子,這種事上不堪大任,唯有你才能挑起重振錢家的重擔。”
錢唯真嗓音暗啞,殷切囑托著錢瑰,細細密密地交待著錢家在康南的產業,將錢家下一代人的希望鄭重交到她的手上。
若不是父親抓著自己的手臂,錢瑰已是哭軟在地。生怕聲音傳到外頭,錢瑰死死咬住手里的帕子,肩膀卻忍不住陣陣聳動。
下唇咬得太緊,有鮮血淋漓,與帕子上那艷紅的玫瑰融合在一起,觸目驚心的哀婉與美麗。
錢唯真慈愛地拿自己的手帕沾了涼茶,替女兒小心擦拭著嘴角的血跡,滿含深情地擁抱了一下女兒,才吩咐道:“夜深了,回去上點藥歇著吧。你放心,天塌下來自有父親替你們頂著。”
錢瑰斂禮跪拜,雙手伸過頭頂,鄭重接了父親手里的匣子,艷若桃梨的臉上露出堅定的祝神情:“皇天厚土、日月可鑒,有我錢瑰一日,便有這東西一日。我拼著終身不嫁,也要協助嫂嫂教養兩位侄兒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