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的大明

第八百七十九章 撤退

劍走偏鋒的大明_第八百七十九章撤退影書

:yingsx第八百七十九章撤退第八百七十九章撤退←→:

在陳懷叫營之前,也先從未懷疑過阿剌知院。

自從出征,阿剌知院不僅服從命令,也屢立奇功,他不覺得阿剌知院會壞他的大事。

但……若他還效忠于脫脫不花,那就不好說了。

也先問心腹:“對脫脫不花來說,誰才是他最大的敵人?”

心腹道:“自然是大汗您。”

也先若有所思:“所以他們要是盟友,最想除去的人就是我,這是想要借刀殺人啊。”

“可那鳥人穿著衛拉特部的衣服,帶著他們的腰牌,這不是明著告訴我們是他們殺的嗎?”

“你看,他這一穿,連你都懷疑是有人栽贓陷害阿剌知院,萬一,他們就是想反其道而行之呢?”

心腹反駁不了,沉默片刻后道:“可惜沒有證據……”

也先沉凝,道:“派人留意阿剌知院的動向,那鳥多半是鳴鷹宗出來的,阿剌知院跟鳴鷹宗走得近,說不定他們最近會有聯系。”

他們還真有聯系,潘筠拿出代表鳴鷹宗的信筒,等薛韶照著上面的字跡仿了一封信,就把信和腰牌一并掛回一只鷹的爪上。

鷹很大,可以攜帶很重的東西,而且以鷹送信,夜行六百里不成問題。

看信的內容,鳴鷹宗也收到了大明皇帝被鳥人射殺的消息,這是特地寫信來詢問情況,并撇清關系的。

潘筠:“給阿剌知院和索南堅贊寫信撇清關系,卻不主動找大明朝廷辯解一下,看來鳴鷹宗更看重瓦剌啊。”

薛韶:“鳴鷹宗在關外,也先的騎兵瞬息可近,他們自然更害怕也先。”

潘筠哼了一聲,捏著老鷹走到窗邊,彈了一下的嘴巴威脅道:“老實點,乖乖的把信送過去,然后回我這里來,再給鳴鷹宗賣命,我烤了你!”

老鷹哀哀的看了她一眼,艱難的撲扇了一下翅膀,算是應下。

潘筠這才放飛它。

老鷹飛到瓦剌的營地,在空中盤旋好幾圈,終于看到標識,刷的一下壓低翅膀飛下去。

阿剌知院看到鷹腿上掛著的令牌,一臉驚詫,伸手接住老鷹后連忙拆開信筒。

他剛拿出信,還未來得及打開,大帳就被一把撩開,伯顏帖木兒帶著一群士兵沖進來。

守在門口的士兵阻攔不及,被推搡著倒地。

阿剌知院心一跳,不知為何突然心虛起來,下意識就把手中信一揉,直接丟進旁邊的火盆里。

闖進來的一個士兵飛撲上前,搶出半張信來……

阿剌知院大怒:“伯顏帖木兒,你想干什么?”

伯顏帖木兒同樣一臉憤怒:“阿剌知院,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阿剌知院捏緊了手中的腰牌,沉聲道:“這是我部的腰牌,人人都有,倒是你們,無令便強闖我的營帳,你們想干什么?”

信被燒了一半,只看得到只言片語,卻也足夠士兵驚訝的了。

他立即把信交給伯顏帖木兒。

伯顏帖木兒看到上面殘余的字,冷笑一聲:“我就說你鬼鬼祟祟,一直主張退兵,原來大明皇帝是你殺的!”

阿剌知院臉色徹底變了,知道自己落入了圈套,但不知做局的是誰?

伯顏帖木兒已經出離憤怒,大叫道:“隨我去見大汗,這事你必須要給大汗一個交代。”

阿剌知院目光微閃,大怒道:“可汗還在大都,這里哪來的大汗?”

阿剌知院當機立斷,立即轉身抽出桌上的刀,直接朝伯顏帖木兒殺去……

傍晚,斥候回稟,瓦剌大營隱見奇異火光,又有嘈雜聲,似乎發生了內斗。

于謙一聽,微訝:“挑撥離間這么好用?”

陳懷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沙啞地道:“那我明天還去喊嗎?”

于謙看了他一眼,派出大量的斥候繼續去探:“你還是準備一下伏擊吧。”

正統十年九月二十六日夜,瓦剌大營兵變,瓦剌大將阿剌知院帶其部落士兵殺出大營,也先派出八千兵追擊。

大營正混亂時,于謙命陳懷、朱冕等人沖營,瓦剌軍營大亂,也先決定撤兵。

一路向東,決定與中路兵馬匯合。

楊洪亦傳來捷報,中路瓦剌大軍亦被擊敗,已經后撤。

在于謙的授意下,朱祁鈺當即命楊洪清掃所有滯留的瓦剌軍,不可深追。

雖然很想殺了也先,甚至想一路殺到瓦剌的大本營,但他們此時做不到。

大明的騎兵遠比不上瓦剌,他們的軍隊更適合守城。

火銃還算輕便,但在這次反擊戰中立下大功的火炮,重量太重,不好移動。

火器陣可以成功一次,卻很難成功第二次。

于謙深知這一點。

而且,自皇帝遇難的消息傳開后,福建的叛亂越發迅猛,西南邊陲各勢力和各國也趁機而起,王驥完全被拖住,他們必須得立刻回京,奉郕王登基,以安天下。

所以,他們不能追。

只是收復防線,重新制定防務。

后者,朝臣們只能給出建議,真正落地要看當地守將。

郭登戰死,倒算是一件好事,郕王沒有因他隱瞞軍情而去追究他的家人,但也無賞,只是這樣一來,大同總兵的位置空了下來。

郕王苦惱,不知道叫誰來接手比較好。

朝臣們都提議陳懷,于謙也覺得陳懷合適。

郕王下意識地看向潘筠。

潘筠抬起眼眸輕飄飄地看了他一眼,郕王便壓下此事待議,等人都退下后就問她:“國師,陳懷有何不妥嗎?”

“先帝身邊的武將,英國公不提,武德兼備的,唯樊忠、王驥而已,本來井源也可一用,但他是駙馬都尉,”潘筠道:“我記得陳懷留鎮四川時,曾不止一次被彈劾侵奪屯田,驕縱不法,還因此降職。”

要是被御史彈劾其他的,或許還有一辯之地,但一個武將要是被彈劾侵奪屯田,那御史一定是有了確實的證據才會彈劾。

還因此被降職,說明事實如此,而且以陳懷的爵位和官職,只怕侵奪的屯田還不少。

潘筠道:“我們大明的騎兵是比不上瓦剌,但永樂皇帝在時,我們能掃平漠南漠北,怎么才二十余年,我們卻落敗至此,幾乎抽盡全國之兵才險贏?”

她沉聲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親征失敗,責任不止在于王振和先帝。”

這是說,大明的軍隊早就有問題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