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八章收容所(2)第兩百一十八章收容所(2)←→:sjwx
趙家族長的宅子確實很大,大大小小房間有二十三間。楚瑛現在收留了二十八個孩子,將他們安置在五個房間內。以后孩子增多,每個房間的人數也都要增加的。
這些孩子安頓好了以后,楚瑛又向趙鐵根要了幾間屋子,這些屋子她準備用來安置生病的孩子。在這里最怕的不是少吃喝而是生病,缺醫少藥的情況下一生病很容易夭折。
現在是夏天只要讓他們吃飽就好,等天氣轉涼得準備御寒的衣服以及醫藥了,所以說辦個收容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將需要的物資列成一張清單,準備回洪城交給淮王跟楚錦。早做準備,等天氣變冷了也不會手忙腳亂。
難民營聽聞楚瑛這兒有八千斤糧食,他們將十歲以下的孩子都送了來。有些怕被送回去,將孩子扔在村口就離開這兒了。
楚瑛也不可能都收,她讓大夫幫著診脈,身體健康的留下身體不好的根據線索送回去。
送走的楚瑛也找不著他們,無奈之下只能將這些孩子安置在備用的屋子。也沒放棄,她讓大夫盡心救治。
過了兩日楚瑛回了一趟城內,見到淮王的第一句話就是:“父王,你知道朝廷什么時候賑災嗎?”
淮王搖頭說道:“沒有,朝廷已經決定賑災只是還在籌款,只是什么時候籌到款這個就不好說了。”
楚瑛非常生氣,說道:“旱災都三個多月,朝廷還在籌集賑災款。等他們籌到了錢,老百姓都死光了。”
淮王神色平靜地說道:“就是籌到了錢這錢也用不到百姓身上。西北這兩年旱災頻出,朝廷籌集了三百萬賑災,用到百姓身上的不超過三十萬。”
楚瑛震驚了:“已經腐敗到這個地步嗎?”
淮王搖搖頭說道:“比你想得還要嚴重。接連一個月沒下雨,就有官員跟富商勾結囤糧,一些百姓貪圖那點小利連家中存糧都賣掉了。只這一波,他們就能賺得缽滿盆滿。”
“他們賺這樣的錢,也不怕死無全尸。”
淮王嘆息一聲說道:“所以李天王每占一個地方就先殺官員跟富戶,就是因為被他們迫害太深了。若是江西這邊干旱得不到解決,寧縣的事還會發生,到時候官府肯定是控制不住的。”
楚瑛沒說話。百姓起義基本都是以失敗告終的,因為他們沒有嚴明的軍紀、穩定的后方跟長遠的目光。青壯年死了,留下他們的妻兒很難活下去。
淮王看楚瑛神色黯然,說道:“中原混亂,外敵虎視眈眈,大楚的江山估計是保不住了。”
楚瑛仰頭說道:“父王,咱們該準備后路了。”
不去海外,也該做其他的準備。
淮王點點頭說道:“阿瑛,若是大楚真的被推翻了,到時候你跟你哥就坐船出海。到了那兒,你們兄妹再不用顧忌身份想做什么都可以。”
楚瑛說道:“父王,我跟哥哥怎么可能丟下你不管。”
淮王笑了下,搖頭說道:“阿瑛,雖然我受了很多委屈,但我畢竟是太祖嫡長一脈身體里留著楚家人的血。我不可能棄楚家天下于不顧,就算死也要死在這兒葬在這兒。”
他想象過自己許多種死法,卻從沒有遠逃海外的,因為他是寧死也不會漂泊異鄉的。
楚瑛態度很堅定,一家人要在一起。
談完這事,楚瑛就將自己寫的清單給淮王:“父王,我需要這些東西,你看能籌集到多少?”
淮王接過來看了下,說道:“若人數在兩百之內,囤的糧食可以支撐他們用到明年開春。布料的話,鋪子里應該還有不少存貨。至于藥材,我沒有囤積市面上也很緊缺,這個恐怕弄不到。”
楚瑛其實早有預料,說道:“父王,蘇州那邊旱情不嚴重,能不能去那兒購置糧食跟藥材?”
淮王搖頭說道:“邊疆在打仗,西北那邊暴亂,蘇州那邊的藥材現在已經炒到天價了。家里雖有點積蓄,但禁不起這般折騰。”
這些年他與楚錦是攢下一大筆錢,但現在準備舉事,這錢自然不可能將用在難民身上了。
楚瑛輕聲說道:“父王,現在已經八月初了,天氣馬上就要轉涼了。這天氣一變孩子很容易著涼,要沒藥他們都會沒命的。”
“我會盡力的。”
楚瑛想去蘇州采購藥材,但這決定被淮王斷然拒絕:“正好你哥要去蘇州一趟,讓他去買吧!等她從蘇州回來,你就跟我去京城。”
一聽這話,楚瑛就明白過來了:“父王,你要跟我一起去京城?”
楚瑛一聽立即反對:“父王,馮鈺那廝估計會派人在半路劫殺我們。我們的特征太明顯,一同現身很容易被辨別出來。父王,我帶著羊娃一起去,他們就不會懷疑我的身份。”
“你要帶羊娃去京城?到時候萬一被他們懷疑,你豈不是更危險了。”
就楚瑛的性子,也做不來拋棄羊娃不管的事。
楚瑛笑著說道:“父王你別小看羊娃,他不僅學東西很快人也機靈,這些日子許多事都是他在幫我處理。”
不僅幫著張羅她的一日三餐,還管著糧食。收留的那些孩子每一頓的糧食都是他算好的,多一把米都不行。有次楚瑛都笑以后可以讓羊娃給他做大管家了,可以省很多錢。
“阿瑛,你一個人去我不放心。要不這樣,你帶著羊娃走陸路入京,我晚半個月坐船去京。”
楚瑛看著淮王,眼中透著擔憂:“父王,父王,太子不是有為之君,大楚內里也都爛透了。除非是舍棄這條爛船重新再造,不然你就是豁出性命去也改變不了。”
只有推翻了皇帝建立一個新的政權,大楚才有新的生機。要接手京城那爛攤子,哪怕他們父子三人竭盡全力也只能讓它茍延殘喘些日子,結局還是一樣的。
淮王心頭一震,阿瑛竟將這事看得如此透徹。
就在這個時候,宗政伯在外回稟道:“老爺,京城有信送達。”
“拿進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