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毓秀

第四百一十二章 似有所得

)&m楚王的懷疑雖然有跡可尋,一來是因為時間度上的契合,二來也是源自心中一種難以言明,卻又不能忽略的感知。\r

但是放在當年的那段時間線里,他只能算是萬千可能性中的其中一種,并不能排除,與趙皇后私通者,其實另有其人。\r

又或者,太子的降生,還藏著其他更不為人知的秘密。\r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向周帝告發這個驚天秘聞。\r

周帝從來都是個疑心深重之人,一旦驚悉此事,必然會成為他扎在他心間一根芒刺。\r

無論他對于趙皇后到底信任與否,也一定會采取滴血驗親來驗明正身,釋清心中所疑。\r

畢竟太子可是將來要繼承大周江山,如果他身上所流的,不是正統的大周皇室血脈。\r

將來若是登上皇位,以這樣不純不凈的血統代代相傳,豈非是個遺恨千古的笑話?\r

當然,除去太子之外,周帝必定也不能忍受,母儀天下的正宮皇后,竟然給自己戴了頂明晃晃的綠帽子。\r

這對于九五之尊的帝王和不可侵犯的大周皇室來說,簡直是一種巨大的恥辱。\r

因此無論怎樣,只要此事東窗事發,那對于這對母子來說,就是他們萬劫不復的末日。\r

可是高珩素來就不是個沖動行事之人,他深知在沒有完全確定太子非周帝親子的情況下,這樣做風險極大,無疑是在冒著性命的安危。\r

萬一是景嬪當時一時鬼迷心竅,胡言亂語,編出了這件子虛烏有的丑聞。\r

自己膽敢這般污蔑當朝太子,在周帝看來顯然其心可誅,龍顏大怒之下,必定會讓整個燕王府,以及慧妃都一同受到嚴懲。\r

出于謹慎考慮,自己必須三思而后行。\r

因此高珩才想到,倘若此事不經過自己之口,而是借外人或是普通百姓之口傳如周帝耳中,即使最后只是一場烏龍鬧劇,自然也不會怨責到自己身上。\r

這樣一來,也好讓當初蓄意掀起謠言誹謗程金枝與高勛有染的趙皇后,嘗一嘗三人成虎,百口莫辯的滋味。\r

但是比起如何將太子一黨的勢力斬草除根,高珩和慧妃如今最大的心愿,還是希望程金枝能夠早日恢復如初。\r

而這幾天,賀荃在查問過所有醫書,又在拜訪過一名江湖神醫之后,終于得知了一種能夠讓人起死回生的靈藥。\r

同樣,正因為它有如此驚人的功效,所以極難得到。\r

在賀荃沒有說出藥的名稱與來歷之前,高珩本來還想即刻出宮趕往顧府,向顧寒清求助。\r

在他看來,無論是何等珍貴的藥材,對于一直有經營藥材生意,能夠擁有“九玄百草珍息丸”這樣能解百毒之神藥的顧家來說,都并非極困的難事。\r

然而在聽完賀荃一番陳述之后,他原本已經漫上心頭的希望,卻不自覺地黯淡了些許。\r

因為賀荃口中的靈藥,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藥材,而是一塊舉世罕見的玉石。\r

將玉石磨成粉末配以其他七種可尋的藥材入沸水煎煮,再讓病者服下。\r

據說即使是已經無力回天的將死之人,也能讓他五臟六腑恢復如新,重獲新生。\r

只是更讓高珩始料未及的是,這塊被說得神乎其乎的玉石,竟然就是玉引山莊的鎮家之寶——碧血天山琉璃玉。\r

傳說此玉是盤古開天辟地之時的雨露和晶石所凝結而成,集天地間的所有靈氣于一身。\r

當年也正是因為這塊絕世珍寶的玉石,玉引山莊才會得其美名。\r

且歷代玉引山莊莊主都會謹遵祖輩所留下的,“玉在人在,玉亡人亡”的八字警言,無一例外。\r

因此,足以可見這塊玉對于在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玉引山莊來說,是怎樣珍貴而神圣的存在。\r

江湖上有傳言,這塊玉一直都被收在幽州靈府山玉引山莊之內的一座祠堂中。\r

但由于莊內有擅長奇門遁甲的高人,所以這座祠堂表面上看來風平浪靜,與其他祠堂無異。\r

實則危機四伏,機關重重,也曾經讓不少企圖盜玉的心懷不軌之人有去無回。\r

除了莊主及其血親,抑或是信任多年的心腹之外,沒有人知道這破解機關的辦法。\r

就連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盜風無極其祖父,也曾經因為這防不勝防的機關而被戳瞎雙目。\r

正因如此,這塊玉也成了風無極為盜生涯以來一直想要竊取的對象。\r

不僅是因為它無與倫比的珍貴價值,更是為了替他祖父報刺目之仇,一雪前恥。\r

所以對于高珩而言,想要得到此玉,也就變得難如登天了。\r

但即便如此,他也絲毫沒有放棄想要得到這塊玉的念頭。\r

他表面上雖然面露憂慮之色,可心里卻早已暗暗告訴自己,無論付出什么樣的代價,都要將這塊玉收入囊中。\r

在已經下定決心之后,他還是按照之前所想的那樣,離開皇宮去了顧府。\r

高珩自身武功高強,沉著睿智,身邊也都是一些身手不凡的能人異士。\r

但是說到去機關密布的玉引山莊竊玉,武功雖是一部分,但偷盜的手法和技巧卻更是至關重要。\r

所以他第一個人,就想到了當時在御書房時,顧寒清曾向周帝所提起過的“風無極”。\r

而想要找到這個神出鬼沒的江湖大盜,自然不能不去向經常與江湖人士打交道的顧家少主。\r

自程金枝昏迷之后,顧寒清明明滿心牽掛于她,卻就一直沒有到府看望。\r

即便那天二人一同出的皇宮,他也并未隨同高珩一同去往王府,而是神色凄然地選擇了分道揚鑣。\r

雖然他之前告訴高珩,他是因為無顏面對程金枝,這才不忍心過府探望。\r

無論是那天在御書房的言辭縝密,大義凜然,還是如今不聲不響的悄然靜默。\r

顧寒清自始至終,都一定為程金枝做些什么。\r

帶著種種猜忌與疑慮,高珩在小廝的請送下跨進了顧府之中。\r

并且聽這名小廝說,顧寒清正在后院偏廳的閣樓上會客。\r

而當他徐徐步上閣樓之時,映入眼簾的除了顧寒清之外,還有一個頭戴斗笠,肩罩披風的氣質怪譎之人。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