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昏庸,年輕時縱情聲色,掏空了身體。
縱有后宮佳麗三千,卻顆粒無收,實在是他那身子不中用。
某次醉酒之后臨幸了一個宮女,宮女有了身孕,誕下一個皇子,也就是當今慶安帝,慶安帝十一歲那年先帝駕崩,大權旁落,慶安帝成了個傀儡,他母族式微,也出不了力。
這個皇帝當得太憋屈,慶安帝恨死那些權臣了。
可他年紀太小,沒有自己的班底,處處受人轄制。
等到慶安帝十六歲那年,他還是個中二少年,太后宮女出身眼界也就那樣,倆個豬隊友一商量,決定把一些重臣的女兒弄進后宮,后宮是女人的戰場。
前朝后宮歷來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進了宮就代表了身后的整個家族,只要他操控得當,后宮這些女人斗了起來,朝堂上那些老匹夫為了自己的利益也該斗一斗了。
他們斗了起來,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至于要弄進宮的貴女們,慶安帝是半點沒看在眼里。
在這對母子看來,把人弄進宮是給了你莫大的榮耀。
像太后一樣,宮女出身又如何?!
如今她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
于是,這對母子暗搓搓地瞄準了各位重臣家的女兒。
文武百官,能讓慶安帝看著順眼的人實在太少,定遠候是那少數的幾人之一。
定遠候手握重兵,更重要的是定遠候在朝堂上話不多,在慶安帝說話的時候,他也從不開口打斷。在慶安帝看來,那些大權在握的重臣里,定遠候是唯一一個尊重他的!
和那些總想著掃他面子的奸佞小人一比,簡直是一股清流!
中二少年慶安帝慷慨的把皇后之位給了定遠候的女兒。
定遠候一生戎馬,三個兒子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而且一個比一個出息,說句武將之首也是擔得起的,慶安帝真的誤會了,只要百姓安居樂業,定遠候并不在意誰當皇帝。
而且,他話少和尊重不尊重沒有半點關系。
他是個以武力值服人,能動手就絕一不動口。
再說了,他一個武將嘴上功夫也比不上那些文臣。
定遠候這一生有三兒一女,三個兒子不聽話就打,小女兒于清九是心頭寶,要星星不給月亮,從三歲起他就在發愁,自家小寶貝長大以后沒有他這個爹爹在身邊護著,到時候她可怎么辦?
在定遠候十年如一日的洗腦下,三個兒子有了同樣的擔憂。
他們家妹妹嬌嬌軟軟的,以后嫁人了被欺負了怎么辦?!
愁著愁著,于清九就長大了,父子三人還沒看好女婿(妹夫)的。
慶安帝的一道圣旨,就跟掘了定遠家的祖墳一樣!!
定遠候全家都快氣炸了!!
他媽的,沒防到狗皇帝會來這一手!
他們千挑萬選了十來年,都沒發現有人能配得上自家閨女(妹妹),那狗皇帝算哪根蔥?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都坐不穩,還把他們家的小寶貝推進火坑!!
定遠候都快恨死慶安帝了,拿著圣旨就進宮了。
他只說一句,讓慶安帝收回圣旨,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慶安帝不干啊!
他是九五之尊,讓你女兒當皇后是看得起你!
再說了,要是收回圣旨,他的臉面往哪里擱?
他這個皇帝還要不要當了?!
慶安帝拒不配合,定遠候氣憤地把圣旨砸在他臉上,揚長而去。
在慶安帝眼中,看得起他才冊封他女兒為皇后,他不識抬舉也就算了,還圣旨砸他的臉?當了五年傀儡皇帝他從未受過這種屈辱,這是把他的面扔在地上來踐踏!!
定遠候拿圣旨砸人的時候,紫極殿中還有兩個大臣在。
于是,文武百官都聽聞了定遠候的壯舉!
太后一聽自家兒子受到羞辱,慶安帝把自己關在紫極殿中這一天里都不吃不喝,她跑去紫極殿看慶安帝,看到自家兒子眼睛紅紅的,她就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太后本來就是個目光短淺的,在她眼來,母儀天下的位置是何等的尊貴?也是天下女人夢寐以求的位置,定遠候不識好歹傷了他兒子的心,還讓她兒子沒臉見人了。
圣旨一事,知道的人不少。
就算圣旨被砸回來了,于清九也必須進宮。
于清九若不進宮,慶安帝會被世人嘲笑一輩子!
為了逼迫定遠候認下這張圣旨,太后當夜就自盡了。
逼死一朝太后,雖說文武百官都不把那個女人看在眼里,可畢竟是大慶的太后,若是傳出去,只怕會人心浮動,定遠候在民間的聲望再高,也經不起這樣折騰啊!
不想自家爹爹背負這個罵名,于清九決定進宮為后。
經過這一番變故,慶安帝不再中二了。
他恨毒了定遠候,也恨死了他的女兒。
往日那個二傻子小皇帝已經死了,慶安帝終于振作起來了。
他變得多疑,變得心機深沉,蟄伏起來悄悄地培養自己的班底。
于清九當了皇后,慶安帝從不在她的鳳華宮留宿,為了惡心她,他臨幸了鳳華宮的一個洗腳婢,還封對方為悅貴人,結果他打錯了算盤,于清九鳥都不鳥他,啥玩意兒?!
呵,這種貨色,她還真瞧不上!!
惡心不到于清九,反倒惡心了自己一把。
慶安帝像吃了一只蒼蠅一樣,想吐也吐不出來。
悅貴人就成了他的眼中釘,就此被冷落下來了,成了后宮里的透明人。
直到慶安帝二十三歲那年,他從馬背上掉下來,昏迷了整整五個月才醒來,等他醒來以后就跟開了掛一樣,朝堂上那一批匹夫被他一點一點洗掉了,只花了短短五年。
五年之后,他的班底已經建成了。
二十八歲的慶安帝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任人欺負的小皇帝了,定遠候給他帶來的羞辱,還在他母后的死,他一筆一筆都記在了心里,他的槍口終于對準了定遠候與皇后。
另一邊,曾經被慶安帝厭惡的小透明悅貴人。
不知何時起,已經成為了慶安帝心尖上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