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非常生物見聞錄

第四百零一章:番外——善圣至德女帝(下)

第四百零一章番外——善圣至德女帝(下)第四百零一章番外——善圣至德女帝(下)(1/2)

消息一出,雖然大家早有預料,但滿朝文武依舊頗為不滿,并且反對聲不絕,只不過這些聲音都被景安帝強硬壓下,并表示,此事他已經告知了四位列祖列宗,不但得到允許,還得到真武大帝的認可,輪不到你們這些家伙反對。

緊接著便是不顧百官反對。

舉辦皇太女冊封大典。

這時候當然得曲潔幫忙了,由曲潔在冊封大典上利用全息投影,播放各種祥瑞,并且親自現身表示認可,然后四位先帝帝陵也突然大放光明,雖然四位先帝沒有出現,但分別賜了一件東西。

同時紫薇星閃耀,映射北斗。

在如此異象加持,祖宗認可,神靈認可的影響下,大多數人即便內心再怎么不滿,也只能暫時按下,真武大帝靈驗,早就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事了,四位先帝也不是第一次顯靈,他們更不覺得江湖術士之流能偽造出這般恢宏畫面。

所以既然一切都是真的,他們又怎么反對,又拿什么反對,只能認了唄!

至少京城的百姓和文武大臣們。

基本已經沒人折騰反對了。

但是隨著消息傳開,一些偏遠地區的人,偏遠地區早就已經摩拳擦掌,暗暗準備的藩王之流,卻表示沒有親眼見到,根本不信,然后義無反顧的起兵。

并且被迅速鎮壓誅滅。

在曲潔的全力幫助下,他們的一舉一動根本就瞞不過景安帝,所以景安帝早在多年前就有所準備,甚至還派了不少人,潛伏進藩王的預謀造反隊伍中。

保管叫他們有反無回。

然后當然就是趁著這次機會,對全國境內的不法藩王進行一次全面清洗。

去爵斬首,圈禁者逾千人。

至此,立皇太女一事才算是徹底敲定下來,全國各地雖然不至于毫無反對聲,但至少聲音已經少了許多,同時也沒什么人以此為借口掀起大規模反叛。

見事已成定局,很多大臣立刻就轉變了思想和方向,不再催促景安帝收立嗣子,而是開始催皇太女大婚迎皇夫。

真真是普通人只要被父母親戚催結婚生子,皇帝太子太女,則是除了要被父母親戚催結婚生子外,還得被滿朝文武催,充分證明了什么叫帝王無家事。

不過這一次,景安帝就沒什么抗拒的了,甚至還十分熱心的幫他閨女收集資料,并且下旨在全國上下挑選秀男。

也就皇太女臉皮薄,不好意思真弄一堆后宮,所以最后此事還是被取消。

只是精挑細選之后娶了一位皇夫。

以及兩位太女貴夫。

皇夫位等于正妻,皇太女沒登基之前媲美于太子妃,登基之后則媲美于皇后,貴夫則類似民間的貴妾平妻,登基之后基本能夠等同于過去皇帝的四妃。

隨著皇太女正式大婚,景安帝很快便開始關心她啥時候生孩子,并且特地調遣了一整個太醫團隊服務,生怕皇太女生孩子的時候遭人暗算或者出意外。

這也是先前很多大臣阻止景安帝立皇太女的一大重要因素,畢竟男的根本沒有生育風險,可如今這醫療水平,說女性生育九死一生有點夸張,但是死亡率很高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想想看,要是女帝登基兩年,懷胎生子難產去世。

然后再由皇夫垂簾,那不搞事嗎?

甚至皇夫篡位都很有可能好吧,而且概率絕對比皇后篡位的概率大得多。

第四百零一章番外——善圣至德女帝(下)第四百零一章番外——善圣至德女帝(下)(2/2)

景安帝將自己的二女兒立為鎮國平安公主,其實也是有這方面的擔心,想著萬一自己長女出了什么意外,或者即便沒出意外,生產后需要坐月子之類。

鎮國平陽公主好歹能夠充當過去的攝政王,幫忙稍微管理一下朝政之事。

免得皇權旁落。

這一問題基本無解,畢竟現在也沒技術讓皇夫懷孕不是,最多只能命令太醫他們多多研究產婦生育方面的醫術。

好在,一來皇太女本身并不愿多生孩子,生了兩個女兒后就不再生育,二來還有曲潔庇護,所以生育過程并沒有什么危險,產后恢復的也很好。如果是過去只有兩個女兒的話,那肯定還會有大臣繼續催,但畢竟如今皇太女都出現了,只生兩個女兒一樣能當皇太孫女。

至此催生的事,基本算結束了。

緊接著便是皇太女積極參政,鼓勵女子學習之類,雖然暫時依舊沒有正式開啟女子科舉,但也有通過察舉等制度提拔一些才女,另外如果自覺有能力還可以直接前往太女府,參加相應考核。

考核通過,同樣可以得到任命。

總而言之就是,皇太女的勢力逐漸開始膨脹,大量才女參政。不過實際來講受益者主要還是世家大族,畢竟普通平民百姓供兒子讀書都捉襟見肘,哪有能力再供一個女兒,只有世家大族的女兒,才有可能有資格學習,成為才女。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教育上的差距只能慢慢來了。

就是很多男子愁眉苦臉起來,抱怨世道不公,生錯了時代,沒趕上過去的好時候,過去只要跟家里兄弟爭,要是家里沒其他兄弟,只一個獨苗,更是能舒舒服服,自自在在,壓根不用擔心。

結果現在還得跟姐妹爭,能爭過還好,爭不過無疑更加糟心,丟人丟臉。

這還是對內,對自家資源的爭奪。

對外的話,雖然目前僅僅只是一些才女占據了少許官位,但是不用想也知道,女子科舉是必然的,區別只是早晚問題罷了,所以,未來他們無疑要跟全天下所有有能力讀書的女子們一起爭。

基本相當于多了一倍競爭者,即便不到一倍,那也要多七八成的競爭者。

未來日子有多艱難。

競爭有多慘烈,可想而知。

當然了,這些都不影響時間逐漸流逝,更不影響有能力有野心的女子紛紛上位,做出不遜色,甚至于超過一些男子的功績,并且逐漸的得到爵位,不僅僅只局限于縣主或縣君之類女性爵位。

只要有功勞,子爵伯爵一樣冊封。

景安四十年,景安帝自覺身體變得愈加虛弱,再加上考慮到女兒也快四十了,不能讓女兒一直做皇太女,而且他還擔心自己年紀大了,會做出一些昏庸之事,所以最終決定退位,當太上皇。

同年,皇太女登基,改元善圣。

立自己長女為皇太女,二妹為鎮國攝政平陽公主,其余妹妹,皆為鎮國公主,這里的鎮國主要是指她們可以與過去的親王一樣開府,享親王一切特權。

甚至可以擁有掌兵參政權等等。

緊隨這些封賞之后的,便是善圣女帝稱帝后第一道政令,開啟女子科舉。

新的紀元,從此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