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的親生父親家并不在明水鎮,是另一個縣城,反正看上去發展得挺好的,高樓聳立車水馬龍行人匆忙,思如在車站又買了張票。
最終,她出現在一條老街上。
青石板路,鴉青瓦房,嶄新毫無歷史留下的厚重感跟滄桑,古色古香中又透著人工雕琢的痕跡。
沒錯。
這是個旅游景點。
古街。
房屋檐下還掛著開滿細小花朵的籃子,很漂亮。
思如就走。
逛了一遍。
并不像其他的古鎮一樣,這里并沒有很多店鋪,只零星開著幾家小超市跟飯館麻將館。
很蕭條。
顯然項目失敗了。
思如一路逛來,看到的多數都是老人,年輕的很少,坐在街邊帶著閑適的微笑曬太陽。
街道的盡頭是一座老樓。
木制結構。
跟前面的不同,樓很老,墻面上還用白色的……是石灰,寫著“抵制封建迷信,打倒資本主義、官僚主義”的字樣,不過已經斑駁了。
旁邊還有塊空地。
一個頭發銀白的老婆婆正在給菜地澆水。
很費力。
思如抿唇,走過去,“您好,能不能討口水喝?”
老婆婆:……
討水喝?
拜托,這又不是以前的舊時代,街上到處都有賣礦泉水飲料的,對門兒就是家小超市。
扭頭看著思如,就一愣。
只覺得眼前這含笑的年輕人似乎在什么地方見過。
面熟。
見老人略有打量,思如說道,“我有胃病,醫生說最好不要吃涼物,免得到時復發。”
老婆婆這才慢騰騰的直起身,放下手里的紅色塑料水瓢,手下意識的在圍裙上擦了擦。
朝屋走去。
思如跟著到門口,并沒進去。
幾分鐘后,老婆婆端著一個碗出來,里面還冒著熱氣,思如毫不客氣的坐在門外的小板凳上。
“謝謝阿婆。”
就喝。
稍微有些燙,她抿了一口,慢條斯理一點不著急。
老婆婆無語。
抬頭看了眼天,也搬了板凳坐到另一側去,“小伙子也是來旅游的?聽你的口音不像本地人。”
思如點頭,“恩,來看看。”
“那你就來得不值了。”老人遺憾的搖了搖頭。
思如:“這怎么說?”
老人就指著外面的房屋,“你看,這些以前都是老房子,上頭花了大價錢來翻修整改,說是要把咱這地方建成個古鎮,還修了路,在沿河邊種了許多的花果,就連河邊的土堆也被推平,撒上種子。到時候會有很多城里人來旅游,來感受田園風光體會農家生活。”
“釣魚喝茶賞花吃野味……”
“屁!”
“你沿著這條小路一直走,到盡頭能看到一座廢棄的房屋,那是人家專門修建起來做農家樂的,花了好幾十萬。像這樣的有很多。”
思如不明白。
老婆婆繼續說道,“都只管貪錢,誰管老百姓的死活呀,就拿河邊來說,驗收的時候拍個航拍就行,誰會親自去現場走一走,別臟了鞋。”
“以前還有人來看新鮮,現在呀,沒有咯。”
思如默默。
低頭喝了口水,“您家里就您一個人在嗎?”
老婆婆淡淡道,“我還有個老伴兒,不過他去城里賣菜了,要下午賣完了才會回來。”
畢竟年紀大了,搬磚是搬不動了。
思如:“哦。”
農村有田有地,沒事的時候種點菜去賣,也是鍛煉身體打發時間,還能賺點零花錢。
子女也壓力大。
再說現在向他們伸手,免不得要落下埋怨。
臨近中午。
陽光變得有些刺眼,但并不灼熱,剛好是最舒適的溫度,思如喝完碗里的水,微笑說道,“阿婆,我初來乍到又沒處去,能不能在你家里吃一頓午飯,吃完飯我就該回去了。”
老婆婆愣了下,“好。”
講真,她活了大半輩子,黃土都埋到嘴巴邊了,還沒見過這樣不客氣的人,明明是陌生的……
陌生?
老婆婆再一細瞧思如的臉,真的越看越熟。
似曾相識。
忍不住問道,“小伙子,我們是不是在哪里見過?”
思如就笑了。
掐著嗓子開始唱道,“在哪里,在哪里見過你,你的笑容這樣熟悉,我一時想不起……”
老婆婆啞然失笑。
午飯很簡單,就地取材,煮了兩碗青菜雞蛋面。
思如吃得很香。
老婆婆喃喃道,“如果我的孫子還活著,他也該有你這么大了。”
思如:誒?
還沒等她詢問就要步入正題了嗎?
“他死了嗎?”
老婆婆瞬間臉色就不好看了,放下筷子,一臉苦澀的搖頭,“我也不知道,也許吧。”
思如瞪大眼睛等后續。
老婆婆目光飄遠,“那是三十六年前的事情了……”
與楊光羅小麗所說并沒有多少出入。
思如聽得很認真。
“對兩個年輕人的事情,我們兩家是很愿意的,誰能想到羅家居然會要那么高的彩禮。”
“都是農村的,能有多少錢。”
“鬧掰了之后,我家是想著再讓一步的,可羅家死活不同意,還把母子倆送走了。”
“后來,我們又去了幾次。”
“聽說那女娃子重新交了男朋友,才打消把她一起接回來的念頭,只把孩子要回就好了。”
“你想想看。”
“那羅家丫頭才十六七,沒工作,她父母又重男輕女,怎么可能出錢養我那大孫子……唉,早就知道這種結局,當初說什么也要把孩子搶回來的。”
“她居然把娃賣了!”
一提起這,老婆婆抹了抹眼角,很難受。
“一直沒找到。”
“我跟老頭子是想把孩子找回來的,你看現在的社會多險惡,要是遇上那不好的家庭,一言不合就打罵,又不是親生的,下手就沒個輕重,萬一打死了怎么辦,孩子多可憐。”
嘆氣。
“可我那兒子不干。”
“他怕影響到以后的婚姻,怕被人知道。”
“我跟他爸都理解。”
思如眨了眨眼,“您是說他不要那被賣掉的兒子。”
“也不是不要。”
老婆婆為兒子開脫,“畢竟他當時才十九歲,還沒做好當父親的準備。再者,這事也是我跟他爸的錯,如果當時不撮合他們,或者稍微打聽一下羅家的為人,怎么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