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咸魚她躺贏了

第639章 女皇子15

《快穿之咸魚她躺贏了》正文第639章女皇子15《快穿之咸魚她躺贏了》正文第639章女皇子15(第1頁/共2頁)→但事實上,海軍從國庫中開支的錢非常少,就是上次出門,給了一百萬兩,其他就沒給過了,比起各地武將軍閥們動不動就幾百萬兩的軍餉開支,海軍都算沒花錢。

再說了,各地軍閥們還只要錢,沒給朝廷帶來什么好處呢,既不像海軍給朝廷帶來了大量舶來品,能賺錢,也不能盡到守土的責任——北方胡人動不動就南下劫掠,讓他們守著北方,就好像沒守一樣,這些年北方領土一失再失,已經丟了不少領土了。

另外,這些軍閥們,還將北方領土當成他們的私產了,而且還是那種領土產出歸他們,他們還能找朝廷要錢的軍閥。

不光這些問題,這些軍閥,還存在養寇自重的問題,要不然胡人能輕易發展起來?

并不是,守邊的軍閥們,為了從朝廷要到更多的軍餉,故意縱容胡人到處劫掠,好逼朝廷給錢,讓朝廷知道,不給錢,北方領土可就要出事了,一種暗地里的威脅。

而朝廷用占財政一半的錢,動不動幾百萬軍餉,去給北邊各府守將發錢。

財政全拿去給這些軍閥發錢了,哪還有錢關心民生,也難怪天下起義頻生了。

更讓人上火的是,這些錢,軍閥們那自然是發財了,但士兵們呢,卻拿不到錢,不少士兵要靠妻女賣yin才能活的下去,因為他們的軍餉,被軍閥們撈去了。

這樣活都活不下去的士兵,能有什么戰斗力,就是有,營養不良,體力也跟不上啊。

另外將領們還靠吃空餉撈錢,幾千人的軍隊,上報十幾萬人,都算是良心的了,還有虛報幾十萬的,一提,就說胡人侵擾,要招更多的兵守邊,其實人全是虛報的。

朝廷按人給了錢,但實際上根本沒那么多士兵,等真要打仗時,動不動就會抵抗不了,也就很正常了,因為軍隊根本沒有那么多人,表面上說是十幾萬打胡人一萬,其實可能只有五千打胡人一萬。

胡人戰斗力本就不差,大燕這邊還打算五千打一萬,大燕不輸才怪了。

然后戰報上就難看了,動不動就吹胡人騎射厲害,大燕十幾萬步兵不是胡人對手,還需要招更多的士兵打仗,然后一個沒招,軍餉卻按增加的人數發,錢又能多撈了,美滋滋。

除了吃空餉,克扣士兵軍餉,他們還在北方開墾土地,這些土地,便成了這些軍閥們的田地了,他們不像是將領,倒像是大地主,而士兵們,則像是佃戶。

靠著吃空餉,克扣士兵軍餉,還有經營土地,這些軍閥們撈的不比南方那群文官們少。

而且這些人,不少還跟胡人眉來眼去,暗地里甚至是有利益糾葛的。

想想看,這樣一群只知道撈錢的將領,讓他們來守衛大燕,這不是搞笑嗎?

琳瑯早就想過收拾這群只知道貪錢,不知道報國的軍閥了,準備等北方棱堡修建的差不多了,就開始清洗那些盤踞在北方的軍閥,就像清

→友情連接:

這兩方,文武集團,都是蛀蟲,掏空了整個國家,還嫌不足,繼續下去,北方進一步壯大后,這群蛀蟲肯定擋不住胡人南下,肯定會亡國,因為他們不會拼死抵抗,享受慣了富貴的他們,會想著,只要向胡人投降,就能在新朝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了,而胡人只怕也會這樣招降他們,這樣一來,誰會抵抗,這顯然不是琳瑯想看到的。

當下琳瑯便表示,海軍這次出海,可以不用國庫的錢,只用內帑的錢就行了,這樣就不會耽誤朝廷拿錢抵御北方了。

結果琳瑯就這樣說,這群文官集團也不同意,表示,國庫的錢太少了,現在北漠需要更多的錢守邊,讓琳瑯將內帑的錢拿出來,不要去弄什么海軍了,趕緊給邊疆的軍隊吧,看看戰報,又有胡人占了我們一塊地方去了啊,云云。

他們義正辭嚴地表示:“內帑的錢,雖是陛下私人的,但,如果朝廷出了事,內帑的錢攢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啊,陛下,趕緊將內帑的錢,拿出來守衛邊疆,別再想去做什么開疆拓土的事了,要是我們自己的本土丟失了,開再多的疆又有什么用呢。”

要不是知道這群垃圾是為了讓自己的洋貨賣個高價,所以才阻止海軍出海,要光看他們的發言,還真以為這群人是赤膽忠心的呢。

文官就是這樣了,都是極會說話的,說的都是冠冕堂皇的,任誰聽了,也不能說他們做的不好,他們一貫是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

琳瑯聽了他們的話,便淡淡地道:“又有胡人占了我們一塊地方……花了這么多錢,領土還年年丟失,守漠北的王將軍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啊,這樣吧,讓守鎮北關的張將軍將他換回來吧,至于鎮北關,讓京營的楊將軍過去,然后讓中部的方將軍來京營,至于王將軍,就去守中部吧。”

中部不是漠北,只要防民變就行了,安逸的很,既然安逸,想撈錢,除了克扣士兵,吃空餉,想向朝廷申請大筆軍餉,還開墾土地,自己做大地主,把士兵當佃戶使用,讓士兵幫忙種地,那是不可能了,也就是說,姓王的換到內地,收入會大減。

而琳瑯調換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這些人也有吃空餉之嫌,但起碼對士兵還算不錯,沒那么克扣,從目前琳瑯調查的情況看,比那個什么王將軍要好一點,所以琳瑯才準備這樣換人。

她暫時沒收拾軍方的人,所以在這些人中,她只能從垃圾中挑一些不那么垃圾的,派到邊關了。

當下被王將軍送了無數禮的京中諸人,聽琳瑯這樣分配,就開始反對了,道:“北方形勢復雜,最忌臨時換將,到時出了事可怎么辦。”

但……現在朝中已經有一些人是琳瑯的勢力了。

這些人之前是那種保持中立的人,因為看崔首輔和韓次輔勢大,只能保持中立,但現在,經過馬家蔡家等人倒臺,安插了一些人手進來后,第三方勢力漸起,這些人多是琳瑯覺得,還不錯的,所以這會兒琳瑯這樣安排,這些人就贊同琳瑯的安排。

→友情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