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就奠定了起點

第113章 叔侄的臨場戲

陳辰忽略有些士子對陳正華的鄙夷眼色,對視問道:“這位公子,您是認識我么?”

如何會不認識?

那張臉的輪廓,那雙丹鳳眼,如此好認別。

假使這都認不出,腦補將那張臉上個暗黃色,在眼角涂個胎記。

陳正華為了確切的確認,他就是這樣做的。

確認之后,是大大的震驚啊。

他家的大侄女生的這般好看。

震驚過后,是憋悶啊。

那她之前還耍著自己一通逗玩?

大侄女實在是太壞了,虧自己還一心念著她的好。

陳正華在心里一通抱怨,更多的情緒,卻是油然而生的高興,因為不用再擔心她嫁不出去了。

復雜的心緒下,陳正華沒有忽略她為什么會這樣問,不難猜出是在提醒自己不要相認。

所以,他故意裝作剛反應過來,訕訕一笑:“不認識,姑娘與學生的一位故人有些相似,所以一時認錯了人,還請姑娘不要責怪學生冒犯。”

這種解釋———真是太通用,太俗套了!

眾士子暗暗腹誹。

“原來是這樣啊。”小桃一臉恍然,又問回剛才的話:你們在看什么呢,我家小姐看你們圍著一堆,很好奇才過看個熱鬧。”

話一繞回來,眾士子又扮演路人甲乙丙丁的角色,默不作聲,誰也沒有打算開口。

陳正華還在思量小侄女不想認他,到底是幾個意思,聽小桃的問話,脫口而出就道:

“是這樣的,學生寫的首詩還差一句,我們始終都無法想出最適可的那句。”

什么我們?

你寫的詩關我們什么事,非要讓我們在佳人面前丟人現眼啊,這家伙壞透了。

你能寫出三句,我們一句都想不出,這不是在打我們的臉么?

有的士子心里不樂意他的回答,當然不會承認是他們上趕子要比誰能最先想的出詩句。

聞言,陳辰面上繼臉展露出的好奇,及蠢蠢欲動的興致恰如其分:“不知是什么詩,可否讓我一觀?”

“我家小姐非常喜愛詩文,也喜歡寫詩,有時因為無法補上一句好詩的遺憾,而茶不思飯不想。”

小桃那個操心。

生硬的解釋,是為了替挽回小姐一些臉面,畢竟一位姑娘跟這么多男子要嘮嗑許久,總不合適。

這一解釋,所有人都知道她家小姐為了詩文,是可以廢寢忘食的,更何況只是遠遠站著跟一堆士子說幾句話?

陳正華目光炯炯,面帶微笑道:“原來姑娘也是喜好詩文的同道中人,那就不妨替我們想想怎么補上這一句。”

什么叫替我們?

他也好意思說出口,沒臉沒皮。

一群男子漢想不出,要讓弱女子幫忙。

剛才不爽陳正華讓他們丟臉的士子,又在心里暗惱,這次他決定站出來譏諷他,一舒胸中悶氣:

“是極是極,季玉兄煞苦心神想出三句佳句,要是因為最后一句的缺失而不能成詩,那是何等的遺憾。”

“仁兄說的是,季玉兄的大作豈可就此埋沒。還請姑娘替季玉兄補上那一句詩。”

接下來的附和聲繼起。

陳辰眼眸閃亮,淺笑安然:“諸位公子不覺得我冒昧就好,且讓我先看看那三句詩。”

“姑娘請看。”陳正華拿起鎮紙,抽出詩文展示。

微風搖綠葉

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

陳辰思考片刻,就道:“待我泛紅光”

“好!儼如是畫龍點睛,神來之筆,此句當為全詩主句。”

有士子立刻就贊道。

好什么好!被女子壓過一頭還轟然叫好。有的士子蔫酸。

多數士子卻是震驚不已,這位姑娘好文采,這么快就想出一句絕佳的詩句。

實在是令人汗顏,而我等………不提也罷。

小桃看他們吃癟難堪的神色,心中不無得意。

這么多堪稱飽讀詩書的正經讀書人,竟然還不如我家小姐一介女子。

陳辰面色平靜,唇畔微彎。

要的就是一鳴驚人,如果不這樣,如何能讓人惺惺相惜,有借口再聚首。

陳正華面上也看出驚喜,爽朗大笑道:“姑娘的文采一等一的好!學生不如也。”

你不如,那我們就更不如了。

一位士子不贊同:“季玉兄,此句不甚妥,既然在周遭早已有朱紅的色彩,既而荷花“泛紅光”也就顯得不突出,不光彩奪目。”

話音落下,亭中的學子有幾人立馬附和稱是。

陳正華卻是微微搖頭,繼而朗聲說道:“此句正是刻意求工,讓全詩完美無缺。

在場學子細細論品一番他的話,不禁暗暗點頭。

“學生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姑娘成全。”

陳辰牽平微彎的唇角,語氣淡淡道:“公子請說。”

面對陌生男子突兀的請求,當然要慎重。

“這句詩是姑娘所作,煩請姑娘幫學生將這句詩題上。”陳正華看出她的警覺,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

陳辰毫不扭捏就應下:“小事一樁,我可以代勞。”

說罷,眼睛掃過小桃。

小丫頭會意,上前石桌旁拿起筆墨和那首詩走回來,往護欄上鋪開。

陳辰在護欄上寫詩,背對著亭中,所以無人看到她多寫了幾個字。

小桃看見,將紙張折疊好才交還。

陳正華接過,直接收入袖中,“多謝姑娘。”

陳辰微微點頭,轉身要離開。

“姑娘且慢。”

“公子還有事?”陳辰蹙眉,面現矜持。

陳正華仿佛沒看出少女的不耐,一雙燦若星辰的眼眸落在她身上,似有化不開的情意:

“學生陳季玉,在太安城太學求學。不知姑娘府上是何處?”

一旁的士子們都啼笑皆非,沒見過這等不要臉皮的登徒子,人家姑娘都不想搭理你,還不知羞恥,硬是要搭訕。

才子佳人的美談,輪不到你身上。

替你寫了一句詩,就想有后續?

“信陽陳家。”

陳辰面色平淡,簡潔回兩個字就離開了。

這姑娘竟然作出了回應,我收回剛才的話,一名士子暗暗嘆息,陳季玉的桃花運旺啊,邂逅美貌的姑娘,得姑娘相贈一句詩文,姑娘還通報了家門。

恐怕,此后少不得被引為美談,讓人樂道稱頌,羨煞我輩讀書人。

美談么?

謬也,叔侄二人都是演技派高手,臨場加的戲份,事先都沒有通過氣。

陳辰為的,是有了眾目見證的相識,日后她要見小堂叔也有借口,而小堂叔也有理由。

陳正華是隨機應變,隨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