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截胡五虎上將

第948章 江東內部矛盾初現

歷史軍事第948章江東內部矛盾初現第948章江東內部矛盾初現書迷正在閱讀:、、、、、、、、、

荊州南郡,原本摧枯拉朽一邊倒的局勢,徹底止步在了江陵城下。

不愧是南郡在長江北岸的第一重鎮,面對連戰連勝的蔡瑁大軍,絲毫沒有退讓半步。

江陵守軍依靠城池之力,頑強抵抗著蔡瑁大軍的猛攻。

一直戰無不勝的蔡瑁軍,終于嘗到了失利的滋味。

不過蔡瑁并非沒有心灰意冷,更沒有奢望一戰能夠拿下江陵。

首戰失利后,立刻安營扎寨,繼續打造攻城器械,準備與江陵守軍死磕到底。

此次蔡瑁表現出了非凡的耐心,每日的攻城失利,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心情。

一切早已成竹在胸!

江陵城內馬家正在運作,等待適合的時機,便會迎接蔡瑁入城!

蔡瑁只需督促大軍攻城,為馬家創造機會即可!

與此同時,位于長江下游的江東六郡,也按捺不住躁動的心思。

長江之上戰船無數,遮天蔽日氣勢如虹,正在不斷逆流而上!

其用意已是昭然若揭!

為首戰船極為壯觀,是江東水軍賴以馳騁長江的利器,樓船‘飛云’!

樓船上一桿大旗迎風飄揚,不過并非是孫字大旗。

飛云樓船的甲板上,一個極其俊美的男子被眾人擁簇。

此人面如美玉,唇若點朱,姿質風流,儀容秀麗!

尤其是那一雙銳利的雙眼,仿佛藏有緯地經天之術,安邦定國之謀!

正是江東水軍大都督,中護軍周瑜。

飛云樓船正是周瑜親自督建,共五層高,可容納士兵三千人。

水師軍團不僅有一艘樓船,后方還有百余艘艨艟,走艇更是不計其數!

由于長江之上水流湍急,高大的樓船飛云也會不斷顛簸。

但是周瑜身形異常沉穩,完全不被波濤所襲擾。

周瑜按劍而立,英氣逼人,身旁眾人都是個個不凡!

黃蓋,韓當,呂蒙,陳武!

每一個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

只是周瑜太過耀眼,相比之下這些人難免顯得有些平庸。

如果仔細探查,可以發現周瑜身旁所有文武全都是淮泗派系。

其中大部分為孫策舊部。

“大都督,這次出兵江夏,主公似乎。。。”

周瑜目不斜視,光聽聲音他就能知道是誰。

汝南人士呂蒙,也是淮泗派年輕一代,深受周瑜喜愛。

“子明,江東叛亂平定沒多久,主公不想妄動刀兵也可以理解!”

對于周瑜的話,呂蒙并沒有完全認同。

“大都督,請恕末將之言!”

“主公不是不想,而是極力反對啊!”

再重的話,呂蒙沒好意思說。

他可是聽到一些流言,說孫權對于周瑜出兵江夏大為惱火,對于此次西征江夏的一應軍資,全都讓周瑜自行解決!

周瑜身為淮泗派的新晉領袖,自然對這些完全知曉。

“子明,時過境遷,不同的時局地位自然不同!”

“打天下的時候,我們淮泗派是香餑餑,如今江東既定,江東世族本土派的地位自然就水漲船高!”

“尤其是這次平定江東亂局,顧陸朱張四大家族可是出力不小,主公對他們自是極為倚重!”

“咱們現在,可比不了!”

周瑜話雖如此,但是嘴角一直帶著笑容,絲毫沒有任何憂郁。

可是呂蒙不行,他的眼中明顯帶著緊張。

“大都督,沒有主公的支持,以我們的力量,能夠打贏黃祖嗎?”

孫權不支持,江東世族更加不會支持。

那就是說這支西征的兵馬沒有任何后援,一切都得靠自己!

江東世族可是出了名的排外,對外部勢力極為刻薄。

身為淮泗派領袖,周瑜自然對這個情況一清二楚。

可惜擁有經天緯地之才,顛倒乾坤之能的周瑜,也無法改變這個局面。

誰讓孫家立足于江東世族的大本營之上呢?

經過袁術肆虐的江淮之地,早已沒有了之前的繁榮昌盛。

連家都沒了的淮泗派,在江東的處境可想而知。

當初孫策念舊,不僅倚重淮泗派,還對江東世族非打即殺,結果落了個身死的下場。

接任者孫權與孫策完全不同,他非常看不起孫策的做法。

在孫策活著的時候,孫權就與江東世族走的很近。

孫權上臺后,更是立刻就投入了江東世族的懷抱。

一朝天子一朝臣用來形容如今的淮泗派再合適不過了。

加上得到孫權明確親近江東世族的信號后,以顧陸朱張為首的江東世族那是要兵給兵,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糧給糧!

可淮泗派能給什么?

什么都給不了,連大本營都被曹操占著,就如同一個喪家之犬一樣。

可以說孫策時代江東世族的怨氣,在平定江東內亂后,徹底傾斜到了淮泗派系的身上。

在給江東無所事事的呆下去,非得步了孫策的后塵!

眼下周瑜率領大軍西征黃祖,正是在這困局中找到的破局之法。

江東世族不是排外嗎?

可以,我們打出去就是了!

淮泗派本就是鷹派,而江夏黃祖恰好與孫氏有著殺父之仇。

目前荊南荊北展開大戰,州牧府無力顧及江夏,這是最佳的良機!

周瑜立刻就提出了要率軍進攻江夏的黃祖。

這件事,孫權就是有一萬個不愿意,也無法拒絕。

于公,周瑜率領的淮泗派是為孫家開疆拓土。

于私,周瑜及淮泗派是為了你孫權報殺父之仇。

由于江東特殊的軍制,大小將領都有自己的部曲。

尤其是淮泗派系的將領這些部曲,在跟隨孫策打江東就成型了,戰斗力非常強悍。

一開始周瑜提出要進攻江夏后,孫權并沒有明顯的反對。

只要不出錢糧,不出兵馬,你周瑜愛打打去唄,反正都是給孫家打工。

可是當周瑜提出自己的要求后,孫權立刻就不干了!

周瑜要調遣一萬五千中央軍助戰。

江東剛剛平定,孫權好不容易積攢了一些直系部隊,豈能讓周瑜肆無忌憚的揮霍?

可是孫權還拒絕不了,周瑜在孫策臨終之際,被任命為了中護軍。

中護軍,是中央軍的最高統帥。

莫說周瑜只調遣一萬五千人,就是全都調走,孫權也得干瞪眼兒!

這才是孫權最為痛恨的地方!

周瑜恰恰拿捏住了孫權的心里,他堅信孫權不會不管不顧,更不會看著這一萬五千人送死!

“子明,放心吧,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歷史軍事,燃文小說轉載收集開局截胡五虎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