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截胡五虎上將

第1000章 暴怒的孫權

Hi,賬號:第1000章暴怒的孫權夜間開局截胡五虎上將孔明很愁:、、、、、

方才顧雍與諸葛亮單獨交談之時,孫權并未離開。

出于好奇心,就一直默默的待在門外。

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

諸葛亮心思歹毒,竟然挑撥江東派與淮泗派對立!

“諸葛亮,你可真夠狠的!本侯的大都督周瑜剛剛拿下江夏,你就準備讓陸遜接替!”

“周瑜勞苦功高,為本侯開疆拓土。本侯不賞也就罷了,竟然還要將江夏太守一職送給別人!”

“你是不是盼著江東世族與淮泗世族打起來,好讓你們荊州坐收漁利?”

說著孫權將手按到佩劍之上,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劍相向的架勢!

面對如此突發狀況,諸葛亮的反應遠遠超出了孫權的預料。

鎮定,完全沒有任何慌亂。

即便是孫權在暗示將要拔劍之時,諸葛亮的眼神仍舊沒有絲毫波動。

那感覺就像是這件事與自己完全沒有任何關系。

諸葛亮在以旁觀者看戲的姿態,欣賞孫權將要砍殺別人一樣!

孫權喘著粗氣,心中更加惱怒。

諸葛亮明明比他大不了幾歲,為何就能這么淡定呢?

“諸葛亮,別以為默不作聲就沒事了!”

“本侯就算現在砍了你,天下人也不會怪罪本侯!”

良久過后,諸葛亮終于有了變化。

只見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笑容。

笑無好笑,似乎有些輕蔑,有些不屑。

“都說吳侯是繼承了父兄的基業,可天下又有幾人知曉吳侯繼承的是一片血雨腥風!”

“如此復雜的局勢,稍有不慎,基業顛覆不說,連身家性命都無法保全!”

“吳侯,亮說得可對?”

孫權沒有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諸葛亮說得都是事實!

孫權繼承江東之初,江東六郡險些全部叛亂。

內部,外部,將軍,宗親,幾乎沒有一個服孫權的。

“你說這些做什么?”

諸葛亮沒有回答,而是繼續反問孫權。

“敢問吳侯,今天能夠坐穩江中之主,最大的功臣是誰?”

孫權也沒有回答諸葛亮的問題,而是繼續重復自己的疑問。

“你到底想要說什么?”

諸葛亮輕笑幾聲,仍舊自顧自的訴說。

“聽聞吳侯繼位之初,堂兄孫暠叛變,堂兄孫輔通曹,先主孫伯符留下的托孤重臣張昭還有意立孫翊繼承大位!”

“亮說的這些,并不是流言蜚語吧?”

孫權沒有說話,眼中出現一絲憤恨之色。

諸葛亮說得不僅沒錯,而且全都對了!

孫暠,孫輔的叛變沒什么,掀不起大的風浪,最讓孫權受不了的是張昭這等淮泗派竟然想要擁立自己的弟弟孫翊!

如果不是孫策堅持,恐怕現在的江東就沒孫權什么事了。

張昭,周瑜這些都是淮泗派的領袖。

盡管周瑜沒有公開表示支持孫翊,可孫權能天真的以為周瑜沒有這個意思嗎?

在孫權被宗室背叛,淮泗派拋棄之時,是江東世族救了他。

是顧雍親自表態,才讓孫權一步一步坐穩了吳侯之位。

為何會稽太守麾下最親近的會稽郡丞是顧雍不是張昭,就是這個原因。

對于孫權來說,現在最親近的反而是顧雍為首的江東派,至于宗親和淮泗派,反而一直在小心防備。

孫權逐漸松開了按劍的手掌,身上的殺意瞬間消失。

諸葛亮都說得如此直白了,孫權實在沒有故意演戲的必要了。

“諸葛先生真不愧有臥龍之稱,對于本侯的處境一清二楚。。。”

“還請吳侯恕亮之前的不恭之罪!”

諸葛亮微微俯身拱手,表示歉意。

孫權無所謂的擺了擺手,隨后徑直走到主位坐了下去。

屋內的殺意消失,氣氛也瞬間緩和了下來。

“諸葛先生既然知道本侯的處境,定然有教于本侯了!”

諸葛亮點了點頭,隨后也不客氣坐在了孫權的下首。

“吳侯能夠走到今天,已然是大權在握,非等閑之輩可比!”

面對諸葛亮突然的改口夸贊,孫權并沒有接受。

江東目前處于什么狀態,孫權能不清楚嗎?

“諸葛先生就不要客氣了,請直言相告,權感激不盡!”

“既如此,那亮就不兜圈子了!”

孫權的態度極為誠懇,諸葛亮當即答應下來。

“亮提議由陸遜接任江夏太守,實則就是幫吳侯一個大忙!”

“先不說周瑜拿下整個荊州,就是周瑜一直呆在江夏郡,接任江夏太守一職,吳侯還能睡得著嗎?”

孫權強忍著不作出任何表情,可還是不自覺露出一絲無奈之色。

諸葛亮說的太對了,孫權根本就睡不著!

整個淮泗派都以周瑜為首,自己算什么呢?

今天周瑜心情好,叫自己一聲主公。

明天周瑜心情不好,也許周瑜自己就成主公了!

明明知道有這個風險,可是孫權毫無辦法。

周瑜找他要兵要糧,孫權只能哭訴沒錢沒糧。

可最終還是被周瑜以中護軍的身份調走了一萬五千人!

有時候孫權真想一狠心將淮泗派的權利全部下掉!

你們不是支持孫翊嗎,讓你們全都下臺!

可是孫權敢嗎?他不敢!

淮泗派完了,孫權也跟著完了,日后江東可真就成了江東世家的江東了。

江東派與淮泗派互相爭斗,互相牽制,才能讓他們的注意力不在孫權身上。

萬一哪天一家獨大了,孫權就要倒霉了。

眼下周瑜占據江夏,就是一個極度危險的信號!

淮泗派所有人都知道孫權親近江東世家,萬一哪天周瑜占領了荊州,就有勢力分裂的危險!

到時淮泗派沒了,江東派一家獨大,孫權也沒用了。

因此諸葛亮提議的由陸遜接替江夏太守一職,實際上正對了孫權的心思。

陸家的根基在江東,陸遜還能翻出花來嗎?

可是問題也隨之而至!

“諸葛先生!本侯相信諸葛先生的好意。”

“只是周瑜那里,本侯如何解釋呢?”

周瑜若是責備起來,孫權該怎么辦!

這幾乎是肯定會發生的一件事!

諸葛亮既然敢提出來陸遜做江夏太守,自然就有讓周瑜屈服的辦法。

“吳侯盡管放心,亮早已為吳侯準備好了計策!”

友情連接:

小說相關推薦:、、、、、、、

《》是孔明很愁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