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陪著發瘋的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陪著發瘋的人←→:最新網址:mayiwxw
周大人就那么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聽的下面的官員目瞪口呆。
就有官員扔下周大人自顧去干活了,這簡直是異想天開。這不是夢想,這是癡心妄想。
還有人下意識的摸摸自己的荷包,按著周大人的一貫作風,他們怕是要有錢財損失,可這次他們真扛不住。都有家小呢。
哪來的那么多耕牛,周大人瘋了,不然就是邊郡瘋了,當這里是什么富裕的地方。
所以人家周大人才過年就準備春耕那真是一點不早,你看這么一個問題,幾十年都未見得能解決。
關鍵是真沒人配合周大人想這種必須費銀子的辦法。
回府的時候,人家周大人依然在看天工造物,人都能制造出來借助力氣的弓箭,投石機了,為什么就不能制造出來代替耕牛的物件呢。
有過成功的經驗之后,人家周大人開始相信科學,相信技術了。只要有夢想,就沒有技術解決不了的問題。
先生聽到自家大弟子如此聳人聽聞的見解之后,就搖搖頭:「你這算是入錯行了,合該走工匠一途,定然能夠大放異彩。」
這大弟子怕是要瘋魔了,以后還是讓小弟子,少同大弟子晃悠的好。
先生沒說的是,丟人肯定也丟大的。讓大弟子碰碰壁挺好的,省的一天到晚不著四六。
好歹知道弟子是做正經事,沒打擊自家大弟子,不過背后同姜常喜、姜常樂叨咕的時候,人家先生就沒有那么客氣:「人力有窮盡,勸勸他,不要都異想天開。」
姜常喜就不愛聽了,怎么就異想天開了,人家諸葛亮都能弄出來木牛流馬,他們弄不出來旋耕機,還能不出來個爬犁了。是先生的見識太窄了。
話說,她對這玩意接觸的也不多。好歹大概還是有那么一個念頭的。能做出來。
所以人家晚上回去就吹枕頭風,沒有牛,那不是有人嗎,人拉著怎么就不成了。
周瀾皺著眉頭就沒松開:「還是不成的,拉不動。」姜常喜:「那就是爬犁不對,改成適合人拉的不就成了嗎。」
人家周瀾聽到這話,都沒睡覺,直接去前院了,要不說自家夫人的路子清奇呢,至少給了他一個方向。
弄不來牛,那就弄適合人拉的嗎。技術是可以改革創新的。
關口那些大型的弓箭,都不是人能拉開的,那不都是借力了嗎,為何耕地不可以?
人家周大人那真是瘋魔了,大半夜的就開始折騰。
姜常喜心說,這也太投入了,雖然自己畫出來的圖紙粗糙,需要工匠們后期改良,不過有那么一個框架應該也方便不少。還是幫幫他吧,姜常喜開始揪著頭發畫東西。
那邊周瀾帶著工匠,拉著小舅子一塊折騰,常樂心說,折騰完弓箭,折騰這些,他的發展方向到底是往哪方面。
弄得人家姜小郎君都迷茫了,對未來的方向有點不確定。
最迷茫的還是,自己不務正業,耽誤讀書,怎么也不見先生反對。
不過這種來回修改,反復研究的過程還是很讓人投入的。姜小郎君自己也很上頭。
弄出來點頭緒,有了方向,人家周大人就交給小舅子了,他要忙的事情太多。
別看就是個半大孩子,連工部來的小官都不敢小瞧這位保定府小郎君,人家那才是腦子呢。
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總是出人意表。
隨手畫出來的東西,說出來的見解,弄出來的小機關,都夠那群工匠折騰好幾日的。效果更是出奇的好。
所謂會的不難,難的不會大概就是這么一個道理,有了方向,人家就把耕地的設備往簡單輕便了折騰,沒有幾天就出來個
新樣式,最主要的就是節約成本,輕便簡易。
姜常喜看到成品的時候,抽抽嘴角,啥都沒說,自己的圖紙都沒拿出來。不好意思出手了
這也就是受工藝所限,受制度所限,都是木頭的,不然比自己弄的都好。
先生看到這個東西,再看到在田地里面實驗之后,對著小弟子說道:「不要驕傲。」
可見對小弟子的表現多滿意,也不提讓小弟子距離大弟子遠點的事情了。這兩個弟子在一起,總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一個敢發瘋,一個敢陪著瘋。
工部官員也感嘆:「就這一樣東西,足夠小郎君立世。」注意人家說的不是立足,是立世。
先生雖然沒點頭,不過心里也明白,這玩意將來會受益多少人。足夠小弟子聲名遠揚。
周瀾看到這玩意,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抱著常樂稀罕了一口:「我就知道,交給你沒錯的。」
人家常樂想的是,這也不算什么。小時候玩的多了,還被訓斥不務正業呢。比較羞澀,嫌棄周瀾不夠矜持,多大點事。ap.
先生看到奔放的大弟子,也甩出來一句:「不成體統,不務正業,好好的讀書郎,讓你給拉著瞎折騰。」
常樂那邊被周瀾都給整害羞了:「我會同先生好好學習的。」
在人家常樂看來,這也就是奇Yin巧計。偶爾為之。讀書才是正業。
姜常喜聽到自家常樂這番發言的時候,那真是佩服死了,這玩意你研究到頂尖,沒準也能上天的好不好。
怎么就被定義為奇Yin巧計了呢。
不過只要常樂喜歡,她自然是尊重常樂意見的。愿意讀書也沒什么不好。
真要是常樂非得弄出來個滑翔機,熱氣球什么的,姜常喜還怕孩子危險呢,極限運動都有危險性的。
這玩意在郡守府倒騰出來許多,按著縣衙,人口,村落發放下去的。
周大人如今非常明白,政令不夠通達,會耽誤多大的事。
若是自家小舅子費心思研究出來的東西,被這些不識金鑲玉的官員,隨意扔在倉庫,不推廣下去,才是耽誤了春耕,才是該死呢。
周大人要讓這些東西落到實處,就要弄出來相應的推廣政令。
周大人這么大方的也做不到一戶發一個,只能說讓工匠到郡守府來學。
然后樣品放到村里里,讓這些人知道,這東西的好,然后的福利就是,誰家愿意做,誰花錢做。最新網址:mayiwxw←→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