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

第201章 心若浮塵

天才一住努努書坊kanunu)

第201章心若浮塵

姜雪寧幾乎是眼前一黑,人就沒了意識。后來渾渾噩噩間,仿佛進入了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初時感覺寒冷,后來漸漸能感覺到挨著的溫暖軀體,再之后寒冷便消失了。

她竟睡了個特別好的覺。

大約是這陣子被困,既要掛心所處的境地,又要擔心謝危的情況,腦袋里總繃了一根弦。眼下終于閉上眼睛,縱然還是有些許不安,可疲乏之意卻壓不住,徹底地昏睡了過去。

隱約覺著好像周圍有一陣的喧嚷,又經過了一番顛簸,才安靜下來。

姜雪寧是被餓醒的。

睜開眼時腹中饑腸轆轆,眼前發花,看周遭的東西都蒙了一層水霧似的模糊。她能感覺到自己是睡在床上,柔軟的絲被溫暖極了,腳底下似乎還塞了個熱熱的湯婆子,錦繡床帳之內有一種清淡的馨香。

她眨了幾下眼,才感覺清晰了不少。

這里竟然是一間布置頗為雅致的屋。

桌椅皆是梨木清漆,墻上掛著竹梅字畫,靠窗的方幾上點了一爐香,點香的人似乎剛走一陣,香箸輕輕擱在案角。幾只細瘦的花觚里只插了兩枝白梅,素凈極了。

姜雪寧著實反應了一下,幾乎懷疑自己是在夢中。

怎么到這兒來了?

她腦海中念頭猛地一閃,便想起了昏過去之前的最后一段記憶:是她發現了謝危帶在身上的五石散,生氣地找他索要,這人卻抬手把自己打暈了。

而且……

重點是這人竟敢嫌棄她烤的東西難吃!

一口氣陡然竄上來,姜雪寧掀開被子就起了身,所著內衫都換了新的,只是站起來便覺天旋地轉,差點沒穩住跌回去。

外頭正好響起腳步聲。

是個年輕的聲音,似乎在前面引路:“大夫,您說姑娘是睡著了,什么毛病都沒有,可算算人已經睡了有兩日了啊,您別是看錯了吧?”

走在后面的是個背著藥箱的老頭兒,下頜上留著一撮稀疏的山羊胡,眼皮下搭,皮膚皺巴巴發白,鼻子倒是紅紅的酒糟鼻,聞言斜睨了前面那破小孩兒一眼,冷笑道:“老夫行醫這么多年,不吹什么藥到病除,人有沒有病我還能瞧不出來嗎?你們家先生都沒這么多話,怎么你還要為難為難我?”

小寶腹誹,這不是怕出事嗎?

別看先生面上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指不準心里跟自己一樣懷疑這老頭兒是庸醫,暗地里著急呢!

只是這城里好大夫難找。

得罪誰也別得罪治病的。

小寶立刻賠了笑,連聲道:“是是是,您說得對,都是小的糊涂。”

話說著,門便推開了。

兩人一抬起頭來就看見屋里床榻邊上,姜雪寧披散著一頭烏發,皮膚雪白,兩道柳葉似的細眉去皺了起來,正正盯著門口,盯著剛走進來的他們。

小寶頓時就愣住了。

過了片刻他才反應過來,眼底多少露出幾分驚喜的意外,快步走進來道:“姜二姑娘,您醒了?”

姜雪寧方才聽見外頭那年輕的聲音便覺得熟悉,等人走進來一分辨,山羊胡老頭兒她不認識,這眉眼間有些喜氣的少年卻是約略有些印象。

是那回通州之役見過的小寶。

他怎么會在這兒?

她道:“我怎么在這兒?”

小寶連忙先引大夫進來給她把脈,卻還跟當年一樣,也沒太大變化,就是長高了點,面容輪廓清晰了點,原本扎著的小辮兒也改用木簪束冠,倒有點小書童的精氣神了。

他道:“您和先生一道來的啊。”

姜雪寧讓他給自己講清楚。

小寶便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事情并不復雜。

原來那日路上他們察覺到有人一路跟著他們,似乎意圖不軌,便先分了一輛車出去,由劍書跟著,迷惑暗中來的殺手。刀琴則跟著姜雪寧這一輛車,帶人護著她與謝危繼續走官道。半道遇人截殺后,她與謝危騎馬遁入林中,余者皆由刀琴抵擋。

敵眾我寡,難免左支右絀。

刀琴往前奔逃,拖住了他們很久,直到劍書那邊也解決了跟蹤之人轉到這條路來,正好從后方突破,將人救了出來。

只是對方人數不少,他們荒野之中不敢多作纏斗,選擇了先退回去,帶著謝危的印信疾馳至濟南府搬了救兵來。

對方自然不敢多留,次日于山林中搜索未果,便退走了。

劍書、刀琴這才帶著人進了密林尋找。

“虧得我們運氣好,先生布下了疑兵之計,可那匹馬兒卻被我們找到,由它引著去到你們棄馬的山谷前。”小寶說著,把窗戶推開了,也不知朝著外頭誰大聲喊了句“端粥來”,這才回頭繼續道,“那么大一片山啊,還下了雪,刀琴哥和劍書哥都著急得不行。還好往前翻過了兩座山后,發現了你們的行蹤,還看見有些大樹的樹干上用刀刻出的方向,這才翻山越嶺,好不容易找見您和先生。”

用刀刻出的方向?

姜雪寧發現自己竟沒怎么注意到,估摸是謝危出去打獵時留下的。

這人倒是心思縝密。

而且對刀琴、劍書兩人的本事很有信心。

一開始不刻,是怕追兵也發現蹤跡;但翻過兩座山之后再刻,刀琴劍書多半已經解決了難題,而且必定不會放棄尋找他們。

那么他們自然可以發現留下的記號。

再順著記號找到他們,也就順理成章。

倘若沒有那一場意料之外的大雪的話,他們脫困的時間或許還要早上一些。

大夫已經號過了脈,道:“我說什么,就是睡著了,受了些寒,體虛罷了。姑娘,您沒事,我給開個方子溫養溫養就好,要緊的還是吃飽穿暖。”

小寶道:“那就好。”

大夫起身來就要去寫方子。

姜雪寧眉頭微皺,卻是問:“大夫,您方才是看了謝危再過來的?”

大夫聽她直呼謝危之名,愣了一下。

但也沒在意,回答道:“對。”

姜雪寧目光便閃爍了一下,笑著道:“他服五石散,情況還好么?”

這話里其實是有險境的。

因為她本沒有親眼看見謝危服藥,以前也不曾有過此類聽聞,卻偏不據此發問,反將這話說得稀松平常,好像她乃是深知內情的人一樣,一般人不會對此起疑心。

這大夫按理說也不該聽出來。

可沒想到,他聽了之后,竟然向姜雪寧看了一眼,好像是察覺出什么來,竟然道:“姑娘不必擔心。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本是張仲景寫了治病救人的方子,只是如今王公貴族頗好此物,再加此物本也毒性大過藥性,倒使得此物貽害無窮。不過謝先生也就吃了這么一貼,絕境之中,用以起熱,問題倒不太大,也不至成癮。”

姜雪寧頓時一怔。

那大夫卻是一笑,道:“謝先生難得行險,出這么一回簍子,老朽絕對竭心盡力,把他給您治得好好的。只不過心病難治,還要請姑娘多勞了。”

給她治?

請她多勞?

姜雪寧沒反應過來。

那大夫卻已經寫好了方子,交給小寶,自出了門去。離開這邊之后,便上了回廊,一路轉去東廂,在外頭聽見幾縷琴音,時斷時續,似乎貼切著撫琴人有些游移飄忽的心情。

刀琴劍書不知怎么,都在外頭候著。

他一來,兩人幾乎同時回頭看他。

刀琴立在原地。

劍書走過來問:“老周,怎么樣?”

周岐黃也是天教中人,背著藥箱的身子骨雖然老邁,卻還透著幾分健朗,只笑起來道:“醒了。”

又朝屋里一指:“在彈琴?”

劍書點了點頭,但還是走上前去叩門,只稟一聲:“老周來了,說寧二姑娘已經醒了。”

琴音便戛然而止。

謝危還透著一分沙啞的清淡聲音響起:“請人進來。”

周岐黃這才走了進去。

屋內窗戶關著,窗紙卻通明一片,炕桌上置了一張炕幾,上頭斜斜擱著一張琴。

謝危便坐在琴旁邊。

雪白的衣袍從邊上墜下來,散發搭在微敞凌亂的衣襟前,清雋之余倒似乎有些落拓不羈的姿態。因雪里行走多時,腿上侵入不少寒氣,此刻搭了一條絨毯,一腿屈起,一手支著頭。

人進來,他沒抬眼看,只問:“醒了?”

周岐黃則略略躬身道:“去得正巧,人剛睡醒,也就是身子虛乏了些,沒有大問題。”

謝危手指輕輕撫過琴弦,又問:“她問了什么嗎?”

周岐黃悄悄抬眸打量他,心里也跟著打鼓,小聲道:“問了您服五石散的事。”

琴弦在震顫,不過被他手指壓著,并未發出聲響。

可他卻仿佛能聽到那聲音在他心中響起。

謝危停頓了片刻,才問:“還有呢?”

周岐黃額頭上的冷汗頓時冒了出來,簌簌往下落,手也不由抖了一抖,竭力回憶發現那位姜二姑娘也就問了兩句,實在想不出別的了。

可謝先生……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可能是無意間踏入了什么修羅場,戰戰兢兢、哆嗦著道:“就、就沒問別的了。”

壓著那根弦的手指,靜止不動。

然后慢慢放開了。

謝危過了一會兒才道:“知道了,你出去吧。”

周岐黃這才如蒙大赦,趕緊退了出來。

謝危卻在他走后,靜坐了良久。

有一種心緒順著指尖爬上來。

他頭回這樣清楚地意識到它,像一滴水打亂了他,卻若有若無地游移,漂浮,難以捕捉觸摸,分明微小若塵埃,卻總使人為之牽扯心懷。

白瓷缸里養了幾只金魚,也跟被這空寂影響了似的,靜靜地停住不動。

謝危輕輕伸手,想朝琴弦搭去,可手指才一抬,又慢慢收了回來,只是看著那琴弦。

直到外頭傳來動靜。

是某人嬌氣里藏著點不滿的聲音:“別跟我說你們先生睡了,本姑娘有話必得當面問個清楚!”

魚缸里的魚一下游了開。

漂亮的魚尾巴擺動,濺起一些水花。

謝危手指輕輕顫了下,心緒里游絲似浮動的那粒微塵,就這樣落了下來,抿了一下唇,笑意卻還是浮起來幾分,透過窗紙的日光映入他眼底,剔透得像是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