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第26章 問話

最后,許懷廉也敗下陣來,沉著臉走了,倒是沒放什么狠話,只是那表情,難看的像被挖了祖墳,眼神冷的猶如跟山上的獵物對峙。

許家這倆兄弟一走,熱鬧也就散了,眾人還挺遺憾的,見許懷義拎著水桶要走,這才想起跟著來的初衷。

看熱鬧是順帶著,重點是打聽事兒。

“懷義啊,你院子里拴著那頭騾子是你的不?”被推出來問話的人叫徐德壽,四十來歲,長得瘦小精干,是許家村村長徐德福的兄弟,在看熱鬧的一眾人里,算是最有身份的,由他開口,也不怕得罪人。

許懷義念著過后還得徐村長幫忙,所以對徐德壽很是客氣,一聲“徐三叔”喊得也很親熱,“是我買的。”

沒遮遮掩掩,大大方方的承認了。

其他人雖說已經猜到了,但人家正主當面承認,還是不免有些震驚,心里更是酸不拉幾的難受起來。

許懷義見狀,心知肚明,笑人無、恨人有,人之常情,并不需要放在心上,等你站在他們再也夠不到的高度時,就不會如此了,只有仰視羨慕,甚至崇拜。

徐德壽見識多些,家里條件也不差,倒不至于去酸,不過好奇是肯定的,“懷義啊,你既喊我一聲三叔,那叔就不跟你客氣了,你之前從老宅搬出來,是分了銀子?”

許懷義自嘲道,“我哪有那福氣?凈身出戶,不過我也不怪爹娘,誰叫我是顧家的上門女婿呢,當時白紙黑字寫的很清楚,我跟許家再沒半點關系,又咋能再分許家的家產?之前,是我年輕,也是窩囊,撐不起門戶來,又舍不下那張臉,這才賴在老宅沒走,現在……不走不行了。”

言外之意,被攆出來了。

其他人聽的唏噓,也不由想起許家和顧家的那樁婚事來,既讓人羨慕,又讓人不恥,一時間,心里平衡了許多,居然不酸了。

徐德壽拍拍他的肩膀,“好男不吃分家飯,你現在能想開,那將來肯定差不了,就是現在,這不就出息了么?大騾子都買回來了,多少銀子啊?”

許懷義坦坦蕩蕩的道,“八兩!再架上馬鞍、腳蹬子、車架子啥的,攏共花了十二兩,您老見多識廣,覺得這價兒值不值?我也沒經驗,就怕買貴了,讓人坑……”

他言語誠摯,把徐德壽給捧起來。

徐德壽面上有光,說話就親近了幾分,“值,這銀子你花的可不虧,我剛才站院墻那兒瞅了,這騾子買的好,老話說,長脖騾,長尾馬,見了就買下,準錯不了,千萬別買那腰長腿細的,一老不成器……”

許懷義聽的認真,不時點頭附和。

徐德壽說過癮了,才問出其他人最感興趣的問題,“你既沒從老宅分家產,那這么多銀子是從哪兒來的?”

許懷義湊近一步,低聲道,“實不相瞞,徐三叔,我在山里挖了棵人參……”

徐德壽驚詫的脫口而出,“咱這山里還真有人參啊?光聽老人們說,咱也沒見著過,你小子這運氣可夠好的……”

許懷義可不能給自己拉仇恨,見其他人又酸意上臉了,當即作出一副落寞又哀痛的表情嘆道,“啥運氣好啊?徐三叔,您說這話,不是戳我的心口窩嗎,我要是運氣好,能落得這步田地?唉,也就是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吧……”

聽到他這么說,眾人這心里又奇異的舒坦了。

徐德壽看著他,撫著胡子,頗有意味的感慨道,“都說傻人有傻福,天公疼憨人,老祖宗誠不欺我哪……”

許懷義就配合的連連苦笑,“我能有啥福啊?這人參也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這輩子估摸著也就一回,以后咋過日子都不敢想,我這一沒土地、二沒營生,都琢磨著是不是得去要飯了,唉……”

其他人也跟著嘆了聲,不過心里卻升起優越感來,他們雖然沒有挖人參的運氣,但有田地啊,那才是過日子的根本,挖人參就是一錘子的買賣,還能指望它養家糊口?

果然,就聽徐德壽好奇的追問那人參賣了多少銀子,而許懷義掰著手指,說的清清楚楚,等說完,他們第一反應,好家伙,攏共賣了五十兩銀子,竟是一下子都花出去了,這沒當過家就是不會過日子啊,細水長流,咋能不存下點呢?

第二反應,才是意識到糧食竟然貴的那么離譜了!

有些人壓根不信,追著許懷義連聲問,“蜀黍真有那么多?三十五文?咋可能變成三十五文呢?豆子都二十五文了?前兩天還十文吶……”

“老天爺啊,這是搶錢吶,跟那土匪有啥區別?”

徐德壽表情凝重的問,“懷義,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

許懷義苦笑道,“這種事,我還能撒謊啊?我當時聽了,也是不敢置信吶,我進了縣城,先去糧鋪打聽,當時蜀黍還是三十文,等我買了騾子回去,就漲了五文,當時鋪子里哭天搶地的好幾個,可人家糧鋪的伙計壓根不當回事兒,翻著白眼罵嫌貴就滾,等過幾天就是拿著金山銀山還未必能買到呢……”

徐德壽擰著眉頭問,“那最后,他們都買了?”

許懷義點頭,“買了,我也買了些,把手里的銀子大半都換成了糧食,其他人也是如此,哪怕再心疼銀子,也咬牙買,家有余糧,心里才不慌啊,不瞞您說,過兩天我還得再去一趟,看看還能買到糧食不?其他吃的喝的,有的也趕緊屯點兒,不然……”

后頭的話沒說盡,留一半給旁人腦補的空間。

這一腦補,一個個的臉色就都變了。

徐德壽原本還好奇那孩子的事兒,這會兒都沒心思再拉著他問了,轉身就要回去找人商量,走了幾步,又回頭喊了聲,“懷義,你啥時候再去縣里,喊著叔兒哈。”

許懷義痛快的應下。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嘀咕著往家里跑,再顧不上看啥熱鬧了。

許懷義這才拎著扁擔,悠悠哉哉的去挑水,到了井邊兒,一看那下降的水位,好心情當即就沒了。

跟一天一漲的糧價正相反,水位一天一降。

比缺糧都讓人心慌,人不吃糧食,能堅持半個月左右,可要是不喝水,頂多三天就熬不住了,逃荒的時候,糧食能提前囤下,也不怕壞了,可水咋辦?

這附近十幾個州府都鬧旱災,可以想見,沿路上能找到的水源也有限。

屆時萬一沒水了,搶起水來,比搶糧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