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第66章 夸媳婦兒 一更

第66章夸媳婦兒一更東木禾:1295

最新網址:77shuku

這個山谷里,有十幾棵核桃樹,估計得有上百年了,主干粗壯,枝繁葉茂,結的核桃自然也多,令人望之生喜。

有徐村長鎮著場子,村民們都自覺分配好,五六個人分一棵樹,有人拿著長桿子使勁撲打,核桃便像下雨似的落了地,其他人不等打完,就迫不及待的沖過去往自家背簍里撿拾。

時不時被掉落的核桃砸到頭,也只哎吆一聲,并不耽誤手里的動作,更不會躲閃。

人人手腳麻利,話都顧不上說,只埋頭苦干。

這都是能代替糧食充饑的東西啊,關鍵時候是可以救命的,多撿一點,就能多爭取一分活命的機會,誰還敢偷懶?

眾人忙的熱火朝天,徐村長看的心下滿意,更叫他欣慰得是,村民們沒有爭搶,都自覺扒拉眼前那一畝三分地。

也就半個時辰,十幾棵核桃樹便被洗劫一空,地上多了一個個被塞得滿滿當當得背簍和麻袋,等回家后,核桃還得再處理,剝掉外面的青殼曬干,才能留起來慢慢吃,也不擔心會放壞。

打完核桃,村民們坐地上歇了一會兒,有帶著干糧的就啃兩口補充下體力,沒有帶的就只能喝水,不過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意,那是收獲后的滿足和踏實,是對抗干旱饑餓的底氣和希望。

這時候,再看許懷義,那心頭的情緒就更復雜了,忌憚依然有,但不可否認,感激也不少。

許懷義本可以不告訴別人,他完全可以獨吞,自家用不了,那就用騾車拉著去鎮上或是縣城賣,相信很容易就能脫手,屆時,能賺多少銀子都是他一個人的,誰也說不出個啥來。

可現在,他卻無償告訴了大家伙兒,還不居功自傲,也不施恩圖報,云淡風輕的就好像意識不到自己干了多大一件事兒,能讓多少人領情。

這人到底是真仁義厚道還是狠辣的偽君子呢?

許懷義壓根不在意旁人怎么看他,他找了塊干凈的石頭坐下,倆手攥著個鍋餅,正吃的香著呢。

鍋餅里夾著他自己熬的醬,有肉丁,豆子,蘑菇,鮮美油潤,配著烙的金黃酥脆的白面餅子,給個神仙都不換。

唯一的缺憾,大概就是沒有辣椒了,少了幾分靈魂。

孟二柱啃著窩頭,聞著濃郁的香味,從來沒有哪一刻覺得手里的干糧難以下咽,他默默的背過身子去,眼不見為凈。

他老實,換成許懷孝就控制不住眼里的哀怨了,他這次進山拿的是雜糧饅頭,配著親娘腌的咸菜條,平常也吃著很香,能一口氣干掉三四個,現在倒好,完全沒滋味了。

其他幾人也是如此,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吃著干糧味同嚼蠟,但對許懷義倒是沒生出嫉妒來。

只高壯好奇的問了句,“懷義,你帶的這餅子是弟妹做的吧?弟妹這手藝可真不賴,你有口福啊……”

許懷義沒否認,倒不是承認自己做飯覺得丟面子,而是他更想借此機會給媳婦臉上擦粉,“是我媳婦兒做的,她廚藝確實好,再尋常的食材到她手里也能化腐朽為神奇,她心疼我出來干活兒辛苦,就起早貪黑的給我準備了這餅,就怕我吃不好受罪,再熬壞身體……”

“她還特別能干,在家里一天到晚,就沒個閑的時候,做針線,帶孩子,啥事兒都能拿的起來,能娶到她,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氣了……”

他越夸越上癮,滔滔不絕,在他嘴里,顧歡喜那就是千金不換的好女子,是媳婦兒里的最佳典范,是婦人學習的楷模,足以著書立傳以記之。

圍繞在他身邊的小伙伴兒,“……”

女子不就是該他說的那樣嗎?賢惠溫柔,勤勞能干,這不是當媳婦兒的標配嗎,咋讓許懷義一說,變成不得了的優良品質了?

但從這件事中,他們都深刻認識到,許懷義是個妻奴,無可辯駁。

歇息了兩刻鐘后,村民們就坐不住了,沒了核桃,還有柿子啊,這玩意兒捂熟了,又甜又軟,冬天能當果子吃,不但敗火還能止咳,哄孩子極好。

于是,眾人又沖著那些柿子樹忙活開了,高處的只能用桿子撲打,低處的就爬上去摘,很快,地上的麻袋就裝不下了,他們來的時候,沒敢抱太多期望,拿的麻袋有數,導致現在完全不夠用。

見狀,徐村長便安排一部分人先背著核桃下山,再喊人來干活兒也行,家里人手不夠的,就得自己受累再跑一趟腿,總之,盡量把吃的東西都背回家去。

許懷義跟著一道走了,他只打了一麻袋核桃,柿子摘的不多,用個籃子就能提溜起來。

饒是如此,這些東西加起來也有七八十斤了,背著出山,路又難走,一個多時辰,不是壯勞力壓根撐不住。

徐村長問他,“懷義,你咋摘這么點柿子?還回來不?”

許懷義解釋道,“不回來了,村長叔,您忘了我家里后院就有棵柿子樹了?那上面結得就夠我們一家吃的了,摘多了,也沒法都帶走。”

徐村長想了想,“也是,這玩意兒墜份量,等逃荒了,背著太多得費多少力氣?板車還得推糧食家當,可給它騰不出多少地方。”

許懷義又道,“明天還得打栗子和梨呢,梨不是很多,但栗子還湊合,那東西比柿子核桃可都充饑。”

徐村長老眼一亮,“對,對,栗子比那幾樣劃算太多了,不光能充饑,還能養身體呢,留著力氣和空地兒,給栗子才好,可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說完,就沖著還在拼命摘柿子的眾人喊“都別貪多,多了也帶不走,逃荒路上,你們掂量一下自家能背多少東西啊?糧食家當都不要了?老人孩子都不管了?有牛車的也估算好了,牛能拉多少斤東西,多了累死在路上可就完犢子了……”

有人不甘的高聲回應,“村長,這可都是吃的啊!”

徐村長扯著嗓子道,“明天還有毛栗子呢,那玩意不比柿子充饑抗餓?你們掂量好了,啥都想要,還能上的了路不?”

聽到這番話,村民們才從興奮中冷靜了下來,是啊,他們摘這么多,到時候咋背著上路啊?肯定得有所取舍!

也有機靈的回應,“村長叔,我家人多,肯定都能帶走,帶不走的,去鎮上賣了也不虧啊!”

聞言,其他人也都動了心思,對啊,帶不走就賣唄,反正他們又不缺力氣,大不了就是這兩天辛苦點,來回多跑幾趟腿。

徐村長見狀,倒也說不出旁的話了,擺擺手,“你們自己看著辦吧,不嫌累的就摘了往外背,但誰也不能搶奪。”

“放心吧,村長!”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