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第374章 時來運轉

第374章時來運轉東木禾:2534

最新網址:77shuku

到了中午,許懷義自是要留下李云亭吃飯,只倆人的飯局,氣氛更輕松自在。

送他離開后,許懷義臉上掛著的沒心沒肺的笑就消失了,背著手,皺眉琢磨著事兒,去了書房。

顧歡喜躺在書房的軟榻上看書,見他耷拉著眉眼,關切的問了句,“怎么了?”

許懷義在軟榻上坐下來,一邊給她捏腿,一邊道,“查清了,真是李垣,他想收買孟平,監視我在學院里的一舉一動。”

孟平家境貧寒,最容易用錢物打動。

顧歡喜見他表情不對,問道,“不是早有預料嘛,你很忌憚他?”

許懷義苦笑,“有點吧,真要收拾李垣一個,辦法多得是,再不濟我也能除了他,但他背后的昌樂侯府就沒那么好對付了。”

顧歡喜沉吟道,“年前,你選昌樂侯府下手,搞出天降雷罰的事兒,迫使昌樂侯府站出來當了出頭椽子,這才有了后續的籌款賑災,從昌樂侯府的應對看,家主必然不會是糊涂人,咱們如今跟他們為敵,確實不明智,更何況,還牽扯到大皇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你真要跟李垣對上,意味著,跟昌樂侯府和大皇子,也站在了對立面……”

許懷義何嘗不知呢,他可以不顧李垣和昌樂侯府,但卻不能跟大皇子鬧翻啊,那是小魚的親爹,就算不算親情,從利益出發,也不能。

“所以我才糾結,才發愁,我怕因為咱們改變的太多,連大皇子原本的皇位都給改沒了,那可就操蛋了,打老鼠傷了玉瓶兒的蠢事,咱不能干吶。”

“照你這么說,暫時還不宜跟昌樂侯府為敵,昌樂侯府也不能有事,他們是大皇子上位的最大助力,就算撿漏上位,也不能是個光桿司令。”

許懷義嘆道,“可現在是,咱們不惹事,人家看咱們不順眼啊,若只是找人監視我還好,就怕還有其他后續,我總不能只被動挨打。”

顧歡喜毫不猶豫的道,“那肯定不行,就算把大皇子的皇位給改沒了,也不能讓你受那些欺負。”

許懷義頓時感動的撲過去,摟著媳婦兒各種纏黏膩歪。

最后,兩口子決定暫時先靜觀其變,李垣若還有后招,再想法子除了他。

很快便到了上元節,這天,許懷義在作坊和莊子里,給所有上工的人,發了元宵當節日福利,到了晚上,又帶著媳婦兒孩子去了城里看花燈。

整條街上,布置的燈火通明,煞是壯觀,只是人山人海,擠來擠去的,非常不安全,這種時候,最容易出事故,尤其是孩子。

顧歡喜抱著閨女,片刻不離手,許懷義則把顧小魚架在脖子上,另外還帶了衛良和抱樸守拙等幾個護院,將他們一家四口護的嚴嚴實實,滴水不漏。

倆孩子最興奮,阿鯉就不必說了,兩只大眼睛就不夠用的,看這個稀罕,看那個也喜歡,逛了不到一半,許懷義這個寵女狂魔,就已經毫無原則的買了幾大包東西了,可憐抱樸守拙倆半大少年,身上掛滿了叮叮當當的小玩意兒,手里還拎著各種各樣的小吃,模樣實在滑稽。

玩到亥時過半,兩口子才帶著孩子回去,出城是不能出城了,便打算在新宅子里睡一晚,路上,阿鯉就睡著了,顧小魚也坐不穩,悄悄打了好幾回呵欠。

許懷義看的好笑,將人往懷里一帶,“硬撐著干啥?困了就睡,有爹在,還能叫人拐了你去?”

“爹……”

“行了,踏實的閉眼睡,等到了家,爹抱你進屋就是。”

顧小魚這次閉上眼,靠在他懷里,幾乎秒睡。

到了翌日,許懷義才聽說,昨晚上有好幾個孩子丟了,至于其他被扒手偷東西之類的報案,相較之下,都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兒。

顧歡喜自從做了母親,就最是聽不得這種消息,“人販子真該天打雷劈,受凌遲之苦。”

許懷義道,“聽說,被拐的孩子里,有幾個家世還不凡的呢,所以京兆府和五城兵馬司壓力都挺大,連禁衛軍都被派出去找人了,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找回來,唉……”

顧歡喜聽后,心情也很沉重,這種事,能找回來的幾率就不多。

誰想,到了下午,事情就有了轉機,被拐賣的孩子,都被找回來了,而且很慶幸的是,除了受到點驚嚇,并沒遭到什么虐待。

按說這是好事兒,可許懷義去外面轉了一圈,回到新宅子時,臉色卻不咋好看。

顧歡喜見狀,讓顧小魚帶著阿鯉去園子里玩兒,屋里只剩下倆人,她問道,“咋了?又出啥事兒了?”

許懷義道,“被拐的那些孩子,都找到了,不但順利救了出來,還個個毫發無損,且把那伙人販子也一網打盡了……”

顧歡喜激動道,“真的啊?那可真是太好了,老天爺保佑!”

許懷義苦笑,“不是老天爺的功勞,是安平縣主的卜算能力,再次大發神威了。”

聽了這話,顧歡喜冷靜下來,擰眉道,“看來前世也發生過,而孟瑤知道人販子在哪兒,這么說,這件事在前世鬧得動靜不小啊,不然,她一后宅女子,怎么能知道人販子的消息?”

許懷義道,“那些孩子里,有閣老的孫子,還有兵部侍郎家的小兒子,還有翰林院侍讀家的小閨女,這些人,哪個都不是泛泛之輩,丟了孩子,肯定大張旗鼓的去找,鬧出動靜很正常,甚至,我懷疑,在前世,那些丟失的孩子最后的結局或許并不好……”

顧歡喜秒懂,“這么說,孟瑤還做了件大善事了,改變了那些孩子的命運,雖然別有用心。”

許懷義語氣復雜的道,“是啊,確實是善事,只是這樣的話,就又給她增添了不少籌碼,不管是皇上還是百姓,都更信任她的能力了,還有那些受益的人家,也會因此欠了她人情,以后少不得要為她出力,她若一直向善還好,可萬一利用這種能力作惡,那可就糟了。”

顧歡喜想了想,忽然問道,“去救孩子的功勞,她給了誰?”

許懷義怔了下,“聽說,是京兆府尹喬宏親自帶人去的。”

“喬宏的閨女今天不是還出嫁嗎?”

“是啊,嫁給姚長遠……好家伙,喬宏給自己立的這人設,可真是夠敬業的,以后京兆府尹的位子,會坐的更安穩了。”

“他是誰的人?”

“楚王……”

顧歡喜見他反應過來,也不再提醒,端起杯子,慢慢品起茶來。

片刻后,許懷義唏噓道,“大皇子的皇位,看來是真坐不了幾年啊,這么看的話,后面是楚王造反了,而孟瑤,兩頭下注,不管是誰當皇帝,孟家都能得利,即便是咱們將來保住了大皇子,沒讓楚王得逞,孟家也是外戚,甚至孟側妃這一胎若生了兒子,將來還有問鼎的機會,咋算,孟家都不吃虧啊。”

顧歡喜道,“她是下了雙保險。”

殊不知,其實孟瑤布下的是三重保險,只是此刻,兩口子還不知道罷了。

晚上,姚家宴請賓客,因為是熱孝成親,辦的很倉促低調,只請了關系比較親近的,堪堪擺了七八桌而已,難免顯得寒酸冷清。

又因為娶的是個容貌不佳的,不少人暗戳戳的看熱鬧,背地里笑話姚長遠。

只是隨著一道圣旨,這些都不復存在了。

姚長遠被選進了禁衛軍,還是最風光的羽林衛,能進羽林衛的,多是權貴官宦子弟,身家清白可靠,武藝也得拿得出手去,常在御前行走,露臉的機會多,相應的出頭的機會也就多,是武學院的學子們,最想去的部門之一。

清閑、有面,有前途,誰能不喜歡?

而且,姚長遠再不用費勁巴拉的去參加武舉了,直接出仕當官,誰不眼熱羨慕?

尤其是武學院的學子,他們還在辛苦習武讀書,幾年的努力之后,也未必就能武舉上岸,可姚長遠呢,啥也不用付出就有了好前程。

就因為人家有個好岳父。

是的,誰都看得明白,因為喬宏在拐賣一案上辦的干脆利索,皇帝不好再升他的官職,就把這份好處落在了他女婿頭上。

翌日,新學期開始,許懷義到了學院,聽到最多的聲音便是關于姚長遠的,羨慕的、說酸話的,還有憤憤不甘的,他都不予理會,只顧埋頭干自己的正事兒。

跟蘇家合伙的那筆生意,慢慢鋪開了攤子,蘇堅的辦事效率,比蘇喆更快,畢竟是家主,能動用的人多,跟著許懷義的人學會了如何改造浴室和茅廁后,就大量的生產其相應的配件。

而二皇子府最先用上,也深刻體會到了這種改造后的種種便利和好處,一傳十、十傳百,京城里的達官貴人們無不感興趣,紛紛去下定金,生怕慢了旁人一步。

孫家的改造,是許懷義親自帶人去做的,花了三天,才把孫尚書和孫鈺住的院子都收拾出來。

孫鈺很高興,轉頭就送了徒弟一把好刀,據說是前朝一位名將所用。

孫尚書則派了倆人去幫著許懷義籌辦商會的事兒,他看了許懷義寫的計劃書,幾乎沒做任何修改,就全權交給他去操持。

許懷義的主業還是習武讀書,做生意也好,辦商會也罷,都是趁著業余閑暇時間處理,一時間忙的分身乏術,不管是姚家還是李垣,都暫時顧不上了。

直到出了正月,事情逐漸上了正軌,他才歇了口氣,而這時,年前去登州賑災平叛的大部隊也終于回京了。

之前因為北方接連下了幾場大雪,道路難行,都被困在了當地。

大部隊回來時,許多人去圍觀,許懷義那天也正好休息,不過沒去湊熱鬧,而是留在村子里,給焦大夫接風洗塵。

村里有頭有臉的,都來了,顧歡喜安排了三桌,才堪堪坐下。

席面上,眾人都圍著焦大夫問這問那,好奇的打聽登州的事兒,以及關心青州的災后重建情況,聽到那邊十室九空的慘狀后,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不少人還做著落葉歸根的夢,如今,卻是夢碎了。

也有好消息,因為疫情能快速的控制,皆是因為顧歡喜給的那張藥方子,現在太醫院的人回京述職,皇帝肯定要論功請賞,顧歡喜的功勞小不了,那賞賜自然也不會輕,很有可能會被封誥命。

聽了這話,村里人都驚呆了,他們只以為是焦大夫治好了疫區的災民,卻原來是顧歡喜給的方子?

這可真是……

許懷義咋這么好命啊,當上門女婿是沒面子,但若媳婦兒是顧歡喜這樣的,他們也愿意啊,誥命都有了,面子還能少了?

徐村長很是興奮,拉著許懷義的手,連著悶了好幾杯酒。

許茂山也高興,只是這股高興里頭,還夾雜著點說不出來的遺憾和郁悶。

扈村長是最激動的,看著許懷義像看著啥寶貝,這兩口子站的越高,日子越好,他扈家就越跟著沾光,所以,他是一心盼著他們出息,半點不嫉妒。

吃完酒席,不少人都喝醉了,許懷義也灌了不少酒,走路都不咋穩當,把人都送走后,回屋就躺下了。

這一覺便睡到天黑,晚飯隨意喝了兩碗粥,原想出去溜達一趟腿,誰想焦大夫又來了。

許懷義將人迎進書房,遞上茶,好奇的問,“是不是還有啥事兒,之前不方便說啊?”

焦大夫點點頭,“是有一樁事兒,席面上人多,說出來,怕叫你為難。”

“啥事兒啊?”

“我在回京的路上,碰上你三叔一家子了。”

許懷義訝然問,“我三叔?在哪兒遇上的?他們當初不是沒離開嗎?”

焦大夫道,“在長津縣城,他們原本確實沒打算走,但后來見情況越發不好,也就上路了,如果不是出了點意外,應該是跟你父親他們差不多到京城。”

“出了啥意外?”

“被山匪搶了,你堂兄受了重傷,沒熬過去,你三嬸受不了喪子之痛,沒多久也跟著去了,你三叔因此大病一場,一家人就暫時留在了長津縣休整。”

許懷義嘆了聲,“那現在呢?”

焦大夫道,“你三叔倒是緩過來了,只精氣神還有點差,你那個小侄子傷了身子骨,有些虛弱,我湊巧遇上他們,就幫著開了些藥……”

“那他們怎么沒跟著你們一道來京城?”

“他們老的老,小的小,還有病人,實在跟不上,就被落下了,但是……”

見他欲言又止,許懷義笑道,“跟我還有啥不好張嘴的?您只管說。”

焦大夫清了下嗓子,“我把咱們住在湖田村的事兒說了,他們再過不久,就該投奔來了。”

聞言,許懷義道,“應該的。”

“你不怕又是一樁麻煩?”

“怕也沒用,再說,我那三叔,比我親爹可要聰明識趣多了。”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