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夫記

第二百四十一章 打臉來得如此之快

第二百四十一章打臉來得如此之快

第二百四十一章打臉來得如此之快作者:淺墨染雪書名:類別:玄幻小說

這一趟說了想說的問題后又與林硯閑談一陣,順便的瞧了瞧莊子上情形。在發現莊子上的牛和驢都太過安全后,囑咐了莊頭,叫他們多些精力去關懷人,不必對這些牲畜太過盡心。

這一番言辭令意外的收獲到莊子中諸多農戶的感激。在他們那猶若看菩薩的目光中,離開了莊子。

其實這莊子若是換一位主人,那一番話也不會引得這一眾農戶如此。實在是他們親眼所見的這位總捕大人與傳言中太過不同。兩相一反差,也就成了這番效果。

被一個人這樣看還好,被一群人這樣看的話,連自己都懷疑自己其實是一個善良慈悲的人。可是明明她讓莊頭多關心人,是為了叫他們少關心牛和驢的安危,以便她吃上合理合法的牛肉和驢肉。

使著輕功一路踏風而行,在抵達定北侯府時這個問題她還是沒有琢磨清楚。不過人一進門,她也就不再多費精力去思索自己的良心到底是黑還是紅。

鳳卿城今日上值,此刻沒再府中。之所以沒有去陪明二爺而是選擇回府,是因為鳳卿城升任的調令已下。雖然只是升調了半階,卻從散官轉成了實打實的職官。

對此鳳卿城本人并無反應,太夫人和襄和縣主卻好似是要高興上了天。前者在家中開祠堂告祖先、出門去捐香油開放生會。后者直張羅著要辦一場飲宴慶賀。

太夫人是真的高興,升遷慶賀也是常事,便也甚是樂見的促成著。

一府里的人都在熱火朝天的張羅著為鳳卿城辦升遷宴,什么忙也幫不上便負責去陪太夫人。好教兩個小娘子能全心全意的去打理宴會事宜。

她的態度之所以如此溫吞,那是因為鳳卿城本身的態度。他平素愛張揚,但這升任之事他卻并沒有表現出什么熱情。對于這一場宴會的認知,小夫妻倆空前的默契:這一番折騰,純粹就是為了哄太夫人開心。

這般規模的飲宴兩個小娘子都沒有經驗,珠鸞也是沒有。這場飲宴會是襄和縣主一手促成,鳳卿城也是她一手養大。在她的一番作態下,太夫人便還是讓襄和縣主來操辦飲宴會的一諸事宜。

襄和縣主的行事手段非是珠鸞和兩位小娘子能比,一諸繁瑣的事情在她手中被梳理的有條不紊,只幾日功夫便就操辦妥當。此次她請的人也是空前的多。雖沒有太過出格,但繁華熱鬧只從那些請帖上便能預見。

因為那一場飲宴,將自己本來兩日相連的沐休調了開,以便能有時間參加。

自家夫君的升遷宴,她是不好不出席的。但她甚有自知之明,知道似這等場合有她出現的地方就必會冷場,所以她在走過了應有的禮儀場面后便獨自的坐到偏僻處,既不摻和進后宅女眷們的應酬中,也不往應邀而來的朝臣間走。

她帶著四個丫頭坐在暖廊的角落中,吃吃喝喝也是自得其樂。礙著場合問題,四個大丫頭沒有陪著一起嗑瓜子、閑磨牙。時間稍微一長,就有些無聊。

莫說是她,就是自在熱鬧慣了的四個丫頭都有些覺得悶。

一壺姜糖水用罷,銀雀立刻跨前一步來拿了那只湯壺道:“夫人,奴婢去換一壺來。”

才剛點頭表示了同意,就見一個小丫頭端著一盅湯往這邊走來。這小丫頭生的伶俐,說話也是伶俐的很。

“夫人,侯爺吩咐廚房熱一盅雪梨湯給您。”小丫頭說著話將那湯盅捧到了面前,又道:“奴婢挑了冰房里品相最好的一只雪梨凍,夫人嘗嘗可還好。”

這個小丫頭見過,確是大廚房里管湯水的。

她笑了笑,問道:“你叫美兒?”

小丫頭笑的甜美非常,喜滋滋的答道:“奴婢是叫美兒。”

銀雀最是見不得有誰在夫人面前賣乖討巧。這個美兒不僅是在夫人面前討足了伶俐的巧,還來的甚不是個時候,叫她白丟了個放風解悶兒的機會。

再是多么不樂意,銀雀也沒有表現出來。她放下手里的湯壺,轉而掀開了那只湯盅。

這雪梨也是秋日里熬好急凍而成的,待要用時重新煮化。鍋鏟也弄了不少,但那味道與這一盅不太一樣。聞著大廚房里的這盅雪梨湯仿佛更要香甜些。

她當即拿了白瓷湯匙用了小半,吃的有些發膩就丟在了一邊。

暖廊中暗置著許多的炭盆,地底下又燒著地火龍,這雪梨湯的溫度微燙遠遠高過那微溫的姜糖水,用了這小半便覺得有些熱意。

那喚作美兒的小丫頭便又賣起了伶俐,“稟夫人,侯爺還說若夫人覺得無聊或是悶熱可往湖南的牡丹暖塢去。那地方溫度得宜又有趣兒。”

聽她如此一說,珠鸞和銀雀的臉色就生了變化。卻是不疑有他,聽了這話就立刻起身來離了這處暖廊,往那牡丹暖塢的方向行去。

銀雀急急的跟上來,低聲的道:“夫人,小心有詐。”

珠鸞亦是飛快的說道:“奴婢也覺得有些不妥。以奴婢之見,那雪梨湯也需得驗上一驗才好。”

一臉的你們在開玩笑,“有什么詐,誰還敢往你們家夫人頭上使詐?”

銀雀和珠鸞雖然還是覺得不對勁兒,但她們都更加覺得夫人的話沒有錯。有誰敢在她們家夫人頭上動土呢。

兩個大丫頭此刻沒有想到,她們的第一直覺其實是對的。此刻也沒有想到,打臉居然來的如此之快。

主仆五人將至牡丹暖塢時,便聽出那暖塢中藏了幾個人。她還以為是她家恒之為她準備的什么驚喜,萬沒想到那是不明來路的人給了她一個打臉。

她們才一邁進暖塢中,便有幾名大漢拿著棍棒分別敲向了四個大丫頭的后腦。

四個大漢有些功夫在身,但在這樣的高手面前那些功夫拙劣到等同沒有。那些棍棒才剛帶起呼呼的風聲,拿著棍棒的人便已經被踢趴在地。她的動作未停、步法連貫,又將依舊隱藏在暖塢暗處的兩個人給揪了出來,一下一個的摔向地面。

她帶著的四個丫頭都不會功夫,為了保障她們的絕對安全,三下五除二的砸碎了那幾個人的肘、膝骨,順便卸掉了他們的下頜。

金鶯和銀雀最先反應了過來,急急的找了東西來塞住那幾人的口舌,不令他們繼續的發出那讓人聽著就覺得發滲的聲音。

暖塢中很快的安靜來下。

看著地上幾個明顯不是好來頭的人,再看看銀雀和珠鸞,只覺的臉上有些隱隱作響。

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有與法律相抵觸的地方,請盡快向管理員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