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夫記

第三百一十七章 滿腹感慨牢騷的流觴

小說分類:

第三百一十七章滿腹感慨牢騷的流觴

除了薪俸的問題,還有制官服、制印信等等一應的細節。不過那些自有專人來辦,婠婠是不必為此花費精神的。

婠婠需要花費精神的有三樁事。由易到難,首先是天門總捕的人選。婠婠官升一級,天門總捕的位置不好再占著。天門八位名捕僅余四位,連同左右副總捕在內的六個人里,論脾性、能力也就唯獨澹臺靈最適合接任。

其次的一樁事情是天門的定位。趙子暄不欲去全天候的監視諸臣百官,故而其余三門都還依照從前,唯有天門需得調整。

這個問題也不太難,只將監視的對象換成趙子敬那邊的即可。如此既不會與三司職能重復,又不會浪費錦衣捕快們的本事。只有一點,從前天門的那些明暗樁點已被拔出了大半,如今需得遣人往趙子敬的地盤上去重新恢復。至于怎么恢復,遣派誰人去,那就都是澹臺靈需要思考的事情了。

最難處理的一樁事情還要數阻卜烈部的叛亂。比起跟趙子敬較勁,平復叛亂收回失地才是燒到趙子暄眉毛的事情。

當初四門以風輪火炮助北地將士擊退阻卜烈叛軍,并乘勢收回了一州之地。待要一鼓作氣的繼續收回六州之地時,叛軍極其無恥的綁了許多無辜百姓來做肉盾,風輪火炮那等兵器自然是不能再用,局面就這樣僵持下來。

婠婠等人也是因著這個緣故才一直的滯留。否則依著婠婠的意思,打完就撤然后回去坐等生意上門。

不能硬碰硬,趙子暄便欲潛入失地,直接切了叛首的腦袋。如今留住了四門,這個計劃也就改成了:炸平叛首的府邸,將那些叛將一鍋端了。群賊無首必定生亂,一旦他們亂了便好趁機奪回失地。

那些被充作的肉盾的百姓亦需救出,或是策反那押人的將領或是直接些于叛軍之中再策出一場“叛亂”來。

這些計劃無論哪一樁都需得潛入失地中。天門從前也是在那些地方設了樁點的,只是因著兵亂聯系的斷斷續續,不知現下里究竟是個什么情況。

若能重新掌握住那些樁點,行事起來便能事半功倍。

往失地去辦這件差事的是柳如風和東方寶,玄門和黃門亦是出遣了幾人來,合算著趁此一趟埋伏進去。一支小隊伍無聲無息的離了北都,往西南方行去。

領著這一小隊的是婠婠。

三年的朝夕同處,共甘苦同患難,四門中人倒不會再如從前,因為各門的利益和往昔的齟齬而致使任務不順。婠婠這個領隊的存在其實并不是要協調諸人,而是因著這隊伍里需要一位武功足夠高的人。

四門中符合這一條件的并非只有婠婠,但其他人都別有他事要做,通觀四門居然只有婠婠這位四門令使最是清閑。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投了趙子暄,讓夜遠朝看到了一條將婠婠弄回汴京的可行之路,這些日子他沒再企圖將婠婠強帶回去。不必與他斗拳腳斗嘴,婠婠好生清凈的休息了幾日,之后竟覺得有些無聊。加之懶怠為尋找人選的事情耗費腦筋,她便索性自己領下了這任務。

這時節萬物將蘇,與同伴乘風而行也是另一種快意。

這一路上婠婠等人絲毫沒有耽擱腳程,同時也沒耽擱了吃吃喝喝。

阻卜烈叛軍占吞的六州之地位置很是特殊,這六州原屬趙子暄,其中有兩州都與趙子敬的地盤相接。趙子敬但凡不傻便會伺機發兵奪取那兩州,繼而奪取阻卜烈部占吞的所有土地。

趙子敬當然不是傻的,他的確遣派了人來伺取六州。被遣派的那位將軍姓錢,此刻他正心懷惴惴。不因旁的,只因這邊境處來了位權傾朝野的人物。

錢將軍收到消息后,第一時間便趕來驛站投貼。那張簡單卻異常工整的帖子被一名小廝捧著,疾步的在驛站中穿行了一陣轉交到了流觴手里。

流觴身后的小院落是這驛站中唯一的一處獨院,幽靜非常。

夜色茫茫,這小小的院落被窗子上的燈光映照出一片橘暖的顏色。屋內的桌案上點了一盞燈火,紗燈罩被特意的取下來擱到一邊。

數不盡的星塵碎影在燈下流瀉出縷縷的光華,似一條條微小的銀河頃落,又好似一線線瀲滟流轉的水光。

這一盞燈火與一枚漸漸光潤的指環一同映入了一雙桃花瞳中,如似星芒月影一同映進一片溫柔的湖水。

流觴在外叩響了屋門,在聽到叫進的聲音后,他捧著那張帖子邁步進屋。

“侯爺,錢將軍來見。”

鳳卿城未曾去瞧那帖子,只仔細的擦拭著手中的指環,道:“想來他心中以為我來此地是為伺取六州之事。”他換了一塊濕潤的細棉布在手中,繼續擦拭著手中的指環,“請進來罷。”

流觴退出屋外,心中涌出無數的牢騷。如今這日子倒是還不如三四年前過得痛快。他們家侯爺借口來辦的差事早就已經辦完,可這一路上照樣不得清凈。

大大小小的官員將領,有事的、沒事的都要來拜謁一番。偏他們家侯爺還都耐著性子見了。這要是換到三四年前,何須顧忌那些有的沒的,沒必要見便就不見,不耐煩見還是不見,心情不好、天氣不好、朝食沒吃好......統統都不見。

流觴望著頭頂的夜穹,搖著頭重重的一嘆。

這要是換到三四年前,他流觴也是位橫著走的主兒。哪里需要這樣一行一動、一言一笑都得三思細想,不能墮了侯府的威,又不能讓人覺得驕橫難攀。

他們這些小廝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侯爺。

流觴轉頭望了望身后的燈光,心中很是大逆不道的想:侯爺這權臣做的好似還不如做紈绔子時來的快活暢意。

想當年橫行京都,明里斗鷹賭花、砸玉摔金,暗里遍坑諸家銀錢......那個時候他們家侯爺臉上的笑意可比如今要真切的多,暢意的多。

滿腹感慨牢騷的流觴悶著頭走出了這座小院,屋子里鳳卿城正打開了一只玄錦鋪襯的檀木匣,將那一枚新制的指環擺放進去。

錦匣中已然擺了許多的指環,由上至下,由右至左,一枚更比一枚精致。這些指環全部都以極品的赤血玉制成,那瑰麗耀目的顏色在燈下輝成了一片絢漫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