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

第90章 到底是誰在搞陰謀

親,歡迎光臨讀趣網!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90章到底是誰在搞陰謀

主題模式:

一個豆包

第90章到底是誰在搞陰謀

謝元知道赫連玨要回來了,卻不知道他具體的歸期。

她此刻還在跟周文成談事情——

“周長史,現在不單單是要擔心崔伯庸故意制造‘民亂’。”

崔伯庸已經不是第一次逼反良民了,他早就習慣了利用“民亂”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謝元提前布局,暗中推波助瀾,為的就是幫赫連玨做好輿論基礎。

周文成便是“證人”。

他會向朝廷稟明事實——越王不是惡意造反,而是越州刺史崔伯庸狼子野心、欺人太甚。

另外,同樣都是“割據地方”,與其縱容像崔伯庸這樣的世家子,還不如讓越王這樣的皇子“上位”呢。

不管怎么說,赫連玨都姓“赫連”,就算將來他在越州鬧獨立,也沒有便宜了外姓人。

越州依然是赫連皇族的人在掌管!

當然了,赫連玨不會鬧獨立,他只是以越州為根據地。

將來他還要——

咳咳,不可說,不可說呀!

未來怎樣,現在還不能提前暴露。

謝元作為赫連玨的合伙人,最是了解他的心思和籌謀。

所以,在赫連玨外出征戰的日子里,謝元努力在大后方做配合。

這一次的越州民亂,就是赫連玨“閃亮登場”的最佳契機。

“王妃娘娘,您的意思是?”

周文成心中一凜,他也猜到了某個不好的可能。

他臉色微變,喃喃道:“不至于吧!”

崔伯庸到底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大員啊。

他應該不會這般肆無忌憚。

謝元卻故作苦笑的模樣,不答反問,“怎么不至于?”

“禍水東引!混水摸魚!趁著所謂的‘民亂’,弄死我這個不安分的越王妃。”

“狀似駭人聽聞,然而,類似的事兒,崔某人做了不止一次!”

周文成沉默了。

是啊,遠的不說,只去年的合縣知縣,以及三年前的黃州刺史,就都是“死于民亂”。

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現在合縣的事兒,就發生在自己眼前。

周文成由此推彼,完全可以想象得出那些民亂的真相!

“王妃娘娘,那、那我們該怎么辦?”

周文成的心亂了,也慌了。

他不是孤身一人啊,他的寡母、妻子和兒女們,也都跟著他在合縣。

如今全家都住在王府后巷,距離王府只有一墻之隔。

如果崔伯庸真的包藏禍心,試圖將民亂引到王府,王府被亂民沖擊,他的家人也難逃一劫啊。

周文成不怕死,可他卻放不下家人。

再者,就算只有他一個人,就算不怕死,他、他也不想無辜枉死。

他還想留著自己的有用之軀報效朝廷,為圣人盡忠呢。

“幸好王府還有八百親衛,另外,鹽場和莊子上也有一些人手!”

謝元見渲染了差不多了,便故作慶幸地說道,“我已經命人去調派,他們不日就會抵達。”

所以,等赫連玨的“大軍”殺回來,也不算太突兀。

周文成呢,被亂民包圍、沖擊,定會滿心擔憂、惶恐。

就在這危急關頭,赫連玨率領大軍從天而降,宛若救人于水火的蓋世英雄——

周文成就算有懷疑,就算覺得赫連玨之前都是故意偽裝……他也不能“恩將仇報”。

他為了洗脫自己“失察”的罪名,甚至還要幫著赫連玨說好話。

“原來王妃娘娘早有準備!那就好!那就好!”

見謝元頗有“運籌帷幄”的氣派,周文成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他看向謝元的目光帶著明顯的佩服與感激。

太好了!

王妃有準備,王府安全了。

而他的家人們也能順利逃過這一劫。

只是,心底總有那么一絲不安,是怎么一回事兒?

“鬧起來了?那些亂民居然不怕差役,還把糧鋪打砸一空?”

聽到下人的回稟,崔伯庸頓時氣得變了臉色。

“該死!真真該死!”

崔伯庸恨聲罵著。

只是不知他是在罵那些亂民,還是在罵沒用的差役。

“是誰?到底是誰在鼓動?”

崔伯庸惱恨之余,也有些疑惑。

過去都是他在暗中煽動百姓,弄出民亂,繼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可這一次,崔伯庸很“冤枉”。

他確實正在做準備,想要再炮制出一場民亂,然后引導這些人跑去針對越王府。

哼,謝氏那個賤婦,真當自己是王妃,就能在越州肆意妄為?

越州可是他崔某人的越州,而不是越王府的越州!

謝氏先是殺了他的錢袋子之一的鄭縣丞,接著又當眾給自家夫人沒臉。

最可恨的還是謝氏居然那般“狡詐”,他崔刺史想出來的妙計,居然對謝氏無用!

崔伯庸羞憤交加,讓他對謝元的仇恨值達到了頂點。

“干掉她!”

崔伯庸心底迸發出濃濃的殺意。

弄死謝元的辦法,也簡單,民亂嘛!

這一招“借刀殺人”,崔伯庸玩兒得賊溜。

只是,崔伯庸還沒有開始動手,居然就有了民亂。

崔伯庸暴躁、困惑,更有種隱隱的恐懼——

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居然還隱藏著一個幕后黑手。

而越州,似乎也沒有被他完全控制。

某些事兒,失控了!

這是崔伯庸最不能容忍的。

他不在乎民亂,也不在乎會不會死人,他只在乎自己的權威。

“黃家?還是陳家?”

崔伯庸開始猜測那個躲在暗中的黑手。

他率先將懷疑的目光看向了黃、陳、冼等幾家越州當地的豪族。

接著,他又在疑神疑鬼,“亦或是黃州的黃智達?或是廣城的刺史府?”

崔伯庸把嫌疑人的名字列了長長一個名單,卻唯獨沒有猜到越王府身上。

越王府?

哈,只有謝氏一個婦道人家,只會一些小計謀,哪里能在合縣攪動風雨?

不過,想到了越王府,崔伯庸還是驚醒過來——

雖然民亂的原因不得而知,不過這并不妨礙本刺史利用一二啊。

他原本就想狠狠給越王府一個教訓。

現在的形式,完全符合他的預期啊。

唯一的區別約莫就是民亂不是自己一手主導。

但,他仍可以“禍水東引”。

讓亂民跑去沖擊越王府,繼而殺掉越王以及越王妃。

于是,流言就傳開了——

“知道嗎?月牙鎮全都是糧食!”

“尤其是越王府,儲存了好幾萬石的糧食,還有成堆的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