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第二百八十四節樸家兄弟
第二百八十四節樸家兄弟
小說名:
吹牛者
吃得肚子滾圓的樸家兄弟好不容易才挨著墻回了家。他們是監營的官奴婢,就住在濟州城里。
樸家兄弟二人原本是中人之家,父親曾擔任過兼司仆的一個小武官。七年前現任大王發動政變,廢黜光海君――史稱“仁祖反正”――樸家遭到牽連,祖、父等人被斬首,婦孺被貶黜為官奴婢,流放濟州島。
路上,樸家的二代主婦因為耐不住旅途的艱辛,先后死去,只剩下樸家兄弟二個掙扎著挨到了濟州島,在饑寒和勞動中勉強長大了。
所謂的家,不過是用濟州島特產的大量火山石壘起的矮小房屋,石塊之間的縫隙用黃泥混合干草填塞,屋頂上鋪著厚厚的干草,屋子里沒有地板,就是泥地而已。屋角擱著木板,算是床鋪,上面鋪著干草。房子中間是一處地火爐。
房子新蓋不久,濕氣很重。爐膛內微微有點火光――取火麻煩,普通百姓都是在火爐內留一點余燼,用灰覆蓋著。因而屋子里又有一股煙氣。
如果一個21世紀的人走進去,那是一分鐘也待不下去的,但是對于當時的窮苦百姓來說,這就是日常的居所。
就是這樣簡陋的房屋,也是樸家兄弟二個好不容易建造起來的。用多年來積攢下來的銅錢賄賂了小吏,獲得一塊許可蓋房的官地。自己動手背石頭,和黃泥,割草,象燕子筑巢一樣。在給監營養馬種田的空暇中一點一點的建起來的,有了自己的房子就可以不住在監營的官奴婢住宿的大長屋里了。樸德歡的娶親才有可能性。就算是官奴婢,也沒法在集體宿舍里的成婚的。身為兄長的樸德歡今年已經二十了,在古代社會那是不折不扣的大齡青年。更何況還有長輩的囑托:死在流放路上的祖母和母親都曾經叮囑他們一定要“傳宗接代”,哪怕是淪為官奴也一樣。
盡管樸德歡老婆在哪里還是個未知數,不過樸德歡是個很有遠慮的人:老婆不外乎是監營里的官婢,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只要能有房子,總能找一個合適的老婆的。
樸家兄弟一屁股坐到草墊上。打著飽嗝――這是一年多來他們吃得最飽最好的一頓。這些年來因為災荒不斷,連吃飽飯的日子都屈指可數。大約是有跳蚤之類的東西,兩個人大撓特撓了一番,邊撓癢邊談樸德歡的親事。
官奴婢相當于國家奴隸。不過除了不許離開所屬監營和要按時完成監營指派的工作之外,對個人生活上面倒沒什么限制:娶妻生子悉聽尊便,只要給監營上一個稟帖就行了――反正官奴婢的子女也是賤人,繼續為國家服務。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有可能娶到的老婆人選:監營里的官婢很多,最近十來年一直有災荒。每家的糧食都不夠吃,有女兒的官奴家庭都想把女兒盡早出嫁來節約口糧,可選的余地很大。但是稍微漂亮一些的女人是輪不到他們的:各層官吏早把她們視為禁臠。
“……趙成宜這么樣?她家祖上原本還是兩班呢……”樸德歡和弟弟不同,被流放的時候已經十三歲了,對過去家中的一切記憶清晰,因而很在意官婢原先的身份。
“聽說她身體不好。怕不能干活。祖上是兩班也不能當飯吃――再說她還不一樣是官婢。”樸德猛雖然只有十四歲,已經老氣橫秋變得很世故。
“金五順呢?”
“太丑了――連戶房的梁老爺這個葷素不禁的人都看不上,哥哥你真要娶她?”樸德猛不滿道,雖說是哥哥娶老婆,但是嫂子長得太獵奇弟弟也是在沒面子。
戶房吏梁老爺是個好色之徒。在女人方面是貪得無厭。官婢中有姿色的自然輪不到他,一般的官婢只要模樣稍稍周正一點的,都會被他叫去“陪酒”。
“滅了燈……”樸德歡剛想說“吹了燈都一樣”,但是想到金五順的模樣,不由打了個冷戰。
接著他們又討論了好幾家的女兒,連年輕的寡婦都合計了一遍。樸德猛忽然說道:
“你看李萬姬怎么樣?”
“她是中人之女,而且罪名也有些不堪……”樸德歡猶豫了下。李萬姬是最近剛剛被流放到島上的。據說因為她未婚與人通奸,穢亂不堪。不過,也有人說這個罪名是捏造的,目的是打擊李萬姬的家族――李萬姬家是南人黨,正遭到西人黨的攻擊。
李朝的黨爭十分激烈,而且數百年綿延不絕。黨爭之酷烈,即使與大明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強悍的是,如此激烈的內部黨爭居然沒有亡國,大約是事大主義優越性的一種體現。濟州島的官奴婢中有許多來自政治斗爭中失敗者和犧牲品。
“大哥,還有什么中人,她到了這里和我們一樣是官奴婢――要說中人之女,我和你還是中人之子呢。”樸德猛說道。
“話是不錯,到了這里便都是賤人了。”樸德歡不勝唏噓――家中大變的時候他已經是讀書明事理的少年人,有時候回憶起當初的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情境,總有恍若一夢的感覺。
“好不容易今天得了許多食物,我們去拜祭下長輩們吧。”樸德歡說道。
父、祖是死在京城的刑場上的,祖母和母親死在道路上。尸體被草草的埋葬在不知何處,成了孤魂野鬼。這是樸德歡一直以為最為不安的心事。他是讀過書的人,深受儒家的孝道思想影響。因而在濟州稍安,能夠勉強和弟弟活命度日之后,就偷偷的制作了牌位,每到祭日和年節,便帶到野外去用清水和簡單的食物向北祭拜。
今天有了難得的好食物,他亦要盡一下孝思。
濟州的城門已經關閉,但是濟州城很大,城里的空地荒地很多,兄弟二人端著物件,往城墻邊的僻靜處去。
這里靠近城墻,幾乎全是菜園和樹林,偶然才有幾座小茅屋,已經是一派田園景色。兄弟二人沿著小路往城墻邊的一處土丘上而去,土丘上是樹林,非常安靜隱蔽的地方。樸家兄弟平日里就在這里祭奠祖先。
兩人剛剛擺下祭品,忽然樹叢中跳出幾個全身花花綠綠的“妖怪”來,頓時將樸家兄弟唬得個半死,樸德歡一句驚呼還沒出口,就被掩住了口鼻拖倒在地,關節被制動彈不得。樸德猛更是被直接一擊打昏在地。
薛子良輕輕吹了聲口哨,打量了下這二個窮小子――貧窮是一種通用語言,不分民族和國界。只要看他們身上的衣服和枯槁的顏色就知道。
“你去審問他們。”薛子良用手勢命令手下的一個士兵。此人不是特偵隊的,而是對外情報局的特工人員,專門為濟州島登陸行動培訓的朝鮮語翻譯。
薛子良不再去看這兩個俘虜:從乘船抵達飛揚島再徒步到這里,沿途他們已經捕捉了好幾次俘虜。大多是這樣的貧苦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就用在他們身上是相當恰當的形容詞,這二個也不例外。
進入濟州島比他想象的還要容易。盡管他們抵達城下的時候城門已經關閉。薛子良看到城墻的時候很是吃了一驚――這也算城墻?
薛子良在韓國駐扎過一段時間。不過作為一個米國人,他對宇宙帝國的歷史文化不感興趣,平日里的消遣主要是下半身。很少去參觀歷史古跡,看到了也不甚注意。當真正原版的城墻出現在眼前的時候,他立刻被震驚了!
尼瑪,這是城墻啊!
火山石砌成的城墻看上去倒是很規整――四四方方,只是這城墻的高度怎么看怎么不對路。薛子良在美國當然看不到什么城墻,但是到海南來這么久了,海南的城墻還是見過不少的。這濟州的城墻充其量只能算“圍墻”――還是防盜標準不高的圍墻。
他在城外目測,城墻只有不到4米高――這且不去說,因為當時火器的運用,城墻從高而薄變矮邊厚是一種潮流,但是整座城墻上居然沒有任何防御設施,即使在海南最荒僻落后的小縣城的城墻上都有的城垛、女墻此地一概沒有。從望遠鏡里他清清楚楚的看到站在上面的士兵從腰部以上全部暴露在外。
別說步槍,就是用弓箭也可以輕而易舉的射殺守軍,壓制城頭。至于一般城防工事常有的敵臺、望樓之類的設施,在濟州城的城墻上全部不存在。
這樣的城池,不用什么特偵隊,不需要大炮,連伏波軍都用不著,勞工中隊舉著長矛砍刀,用梯子和繩索爬城,一個沖鋒就能突破。
薛子良不知道,早在不到四十年前,也就是萬歷二十五年,明朝援朝的武將就曾經對李朝的官員說過如下的話:
“摠兵言之,而我國城子,有同兒戲。”(《宣祖寶錄》88卷)這就是壬辰倭亂之后明軍將領對朝鮮的邑城城墻防御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