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成了天后的私人男助理

第349章 昔日榮光

離婚后,成了天后的私人男助理_第349章昔日榮光影書

:yingsx第349章昔日榮光第349章昔日榮光←→:

半個小時前。

與時代廣場相隔幾條街外,百德新街,曾經的大丸百貨公司舊址對面。

一座不大的舞臺前,圍著稀稀拉拉的人群。

舞臺上方是一塊的LED屏幕,上面是一個白紅相間圖案,中間寫著“正寧”二字。

正是正寧的LOGO。

旁邊還有一副巨大的海報,上面是一位美麗的女生,穿著藍色的正寧運動服和小白鞋。

女生眸子清冷,五官絕美,尤其是那雙長腿,即便是穿著略顯寬松的運動褲,依然勾勒出修長優美的線條。

這里本就不是同鑼灣最繁華的地段,人流量遠不如時代廣場。

而正寧在港城更是名不見經傳,此時舞臺稀稀拉拉的人群,大都是被海報上的美麗女生吸引來的。

“這靚女是誰啊?”

“那不是有名字嗎?蘇青梅!”

“蘇青梅?好像聽過誒,是不是唱那個的,后來終于在眼淚中明白”

“對對,好像是她。”

“正寧?什么牌子?沒聽過!”

“蘇青梅,我愛你!”

“蘇青梅,我要給你生猴子!”

其中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蘇青梅,只是聽過她的歌,人和歌還對不上。

這也是港城特有的本土文化造成的,除了本地的粵語歌,他們對外地的歌不是那么追捧。

其他地方的藝人反倒需要適應港城的文化,想要進入港城市場,就要學會唱粵語歌。

蘇青梅也是因為有好幾首歌傳唱度太高,所以很多港城人多少聽過她的歌。

但只知歌名,不知歌手,屬于歌紅人不紅的狀態。

這種情形和蘇青梅在其他城市被瘋狂追捧的場面完全不同。

至于正寧,在港城這樣的國際大都市,更是沒有半點名氣。

此時正寧宣傳活動的舞臺前這一兩百人,大部分是蘇青梅在港城的粉絲。

其他的則是“見色起意”,看到海報上這個靚女這么好看,便好奇過來瞧瞧熱鬧。

其中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大媽,穿著花里胡哨的皮衣皮褲,手里還舉著蘇青梅的燈牌,站在一群粉絲中間,賣力地高喊“蘇青梅,我愛你!”

在她的帶動下,為數不多的粉絲們也整齊地喊起來,聲勢居然不小。

這也吸引了不少路人過來,時間很快到了三點,活動開始,舞臺下已經有了三百人左右。

主持人上臺,開始介紹正寧的產品。

后臺,陳嫣探頭看看舞臺下,有點擔心:

“老倪,這人忒少了點吧?我們在深城、粵城做活動的時候,哪次不是上千人啊?唉,港城這個市場真難進。”

過了一個晚上,倪遠志的心態已經調整的挺不錯了,微笑道:

“我們不是還有蘇小姐嗎?”

陳嫣咬著嘴唇:“港城這邊好像有點排外,不太喜歡外地的歌手啊,青梅這趟演出要是沒人捧場,肯定要被人趁機逮著黑!”

“還是我考慮不周,港城這次不該讓青梅來的。”

倪遠志安慰道:“先等等看吧,蘇小姐不是說這次她唱的歌港城人肯定喜歡嗎?”

陳嫣嘆了口氣:“希望吧。”

活動開始了十多分鐘,被蘇青梅的海報吸引來的人已經走了大半。

“靚女不出來,沒意思!”

“散了散了!”

三百多人只剩下了不到兩百,舞臺下又變得稀稀拉拉。

這時,主持人再次走上舞臺,大聲道:

“下面有請我們正寧的代言人,蘇青梅小姐,她將為大家帶來一首新歌!”

“嚯,靚女要出來了!”

很多準備走的人一聽海報上這個漂亮的女生要出來唱歌,立刻停下腳步。

反正也不急,看看靚女,哦不,聽聽歌唄。

“哇!蘇青梅!蘇青梅!”

“蘇青梅,我愛你!”

于柔母親一聽蘇青梅要登臺了,立馬激動地高喊,拼命揮舞燈牌。

其他粉絲在她的帶動下也拼命喊起來。

“大家喊大聲一點,不能輸給于柔!”

“要讓港城人知道,誰才是第一小天后!”

有人在旁邊揮舞雙臂,鼓舞士氣。

于柔母親這時也顧不上自己的女兒了,就數她喊的最大聲。

下一刻,一道身穿藍白長裙的窈窕身影走上舞臺。

她的眼眸清冷,面容絕美,一頭烏黑的長發柔順地披散在白玉般的肩頭。

往下則是完美的曲線,纖細的腰肢,以及那雙令無數人癡迷的修長雙腿。

優雅邁動間,腰肢輕擺,娉娉婷婷。

如同九天仙女一般,在一片癡迷的寂靜中,款款走到舞臺中央。

“哇,太靚了!”

舞臺下的觀眾都看呆了。

那些沒有離開的路人頓時覺得剛才的等待實在太值了。

哪怕這個靚女五音不全,只看她的樣子就已經足夠了。

在一片驚嘆的注視中,舞臺上,旋律響起。

那些被蘇青梅的美貌所驚艷的人們,再次被深深地震撼。

“站在大丸前,”

“細心看看我的路。”

“再下個車站。”

“到天后當然最好。”

蘇青梅的歌聲一出來,舞臺下的人們一怔,下意識地看向對面。

“大丸?”

“我們現在不就是站在大丸對面嗎?”

“靚女是港城人?粵語唱的好啊!”

蘇青梅開口第一句歌詞,立刻引起了一些年紀稍大的觀眾們的共鳴。

大丸百貨公司,曾經是港城經濟盛極一時的地標。

那時的港城人,只要來這里,都會大聲說一句:“走,去大丸。”

后來,隨著時代變遷,大丸百貨倒閉、拆除。

港城也漸漸不復往昔的繁榮與鼎盛,同樣曾經風靡華夏的粵語歌也風光不再,漸漸變得只有在港城才能聽到。

不過,港城人曾經的驕傲和自豪依然存在。

他們都相信,總有一天,這座國際大都市能再次找回昔日的榮光。

同樣的,代表了港城本土文化的粵語歌也能再次站在流行樂壇的最中央。

只是,這些年港城歌壇人才凋零。

老一代歌手退隱,青黃不接,這么多年來,年青一代也只出了個于柔。

這也是為什么于柔在港城這么受歡迎,因為她是港城歌壇唯一的希望。

很多人都把粵語歌重新輝煌的希望寄托在了她的身上。

不過,這個希望似乎有些遙遠。

于柔好不容易走到小天后的位置,但似乎已經到頭了。

誰還能拯救粵語歌?

我們曾經的大丸,曾經無比繁華的百德新街,什么時候能重現?

“在百德新街的愛侶。”

“面上有種顧盼自豪。”

“在臺上任我唱。”

“未必風光更好。”

此刻,這個名叫蘇青梅的歌手,亭亭站在臺上,有些復古的旋律悠揚飄舞,直擊每個聽者內心的歌詞隨著話筒傳出。

飛上天空。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