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饑荒年:我靠團購嬌養冷面知青

第216章 開辟新財路

除了毛線,拾月還帶了一些她和梁月明在島上自己染的布。

這才是家里人對沈伯伯表示的謝意。

有用茜草染出來的桃粉色,有用梔子染出來的姜黃色,還有用艾草染出來的淺綠色。

因為在島上時日漫長,梁月明又是個愛打扮的䗼格,她們倆沒事就愛琢磨這些。

慢慢的,染出來的顏色也越來越好看。

這批布是她們選了染得最好的一批,用來做夏天穿的襯衣也好,裙子也好,都很合適。

雖然是土布,可穿著吸汗又涼快,真的是誰穿誰知道,舒服得很。

當然,這些布他們也給呂副司令員準備了一份。

因為這些布一看就是從農村收上來的土布,價格并不貴,所以兩位老人誰也沒有推辭。

呂文生也很喜歡,直說拿回去等他家老伴回來了,讓老伴也給他做一件穿穿。

還說那個桃粉色的布,可以給他家小孫女做條小裙子,看得出對于這份禮物很是滿意。

最后呂文生又說起了拾月之前買的那些干貨。

他說:“我聽說你之前在市里收了不少海貨?”

沒等拾月回答,沈元白就不好意思地說:“這丫頭是給我買的。”

呂文生頓時就笑了:“我當然知道她是給你買的,不然她還能給誰?”

呂文生知道拾月買了好些干貨這實屬湊巧。

當時拾月讓跑腿把收上來的貨交給霍白,想通過霍白帶回島上。

結果正好碰上霍白出海去了,代收的人就將貨送到了采購處,想通過他們轉交到補給船上。

當時呂文生的公務員正好在采購處辦事情,恰好遇上,于是就回去跟領導說了一聲。

其實拾月那批東西還真不是給沈伯伯的,但她這會兒也沒法說啊!

聽沈伯伯主動“認領”了,她就笑了笑沒有吱聲。

呂文生繼續說道:“你這回別再買了,我知道你掌握著你們家的財政大權呢,想買什么也不用跟人商量。

但我已經找人去準備了,你也給我留一個表示的機會。不然回頭嫂子還覺得,我竟然沒有一個晚輩懂事。”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沈元白和呂文生幾十年的交情了,那真是生死之交。

聽他說給自己準備了東西,也沒拒絕。

反正他們之間自然有相互往來的方式。

兩人又在拾月的房間里說了會兒話,然后呂文生告訴她第二天下午有船要出任務,可以轉道送她一下,問她要不要回去?

如果在這邊還有事情要辦的話,也可以過幾天再說。

拾月想了想,除了第二天早上要去和那個幫她找干貨的小男孩見面之外,也沒有其他事情了。

就答應第二天下午離開。

第二天一大早,拾月如約來的了男孩兒家。

而此時,男孩和他舅舅已經等候多時了。

因為拾月有意和他們繼續交易,所以也沒有再遮遮掩掩,而是和對方交換了名字。

她這才知道這小孩兒姓孫,叫孫海船,而他舅舅姓金,叫金明。

大概是之前那次交易比較愉快的緣故,這一回金明將他們村里比較貴重的海貨全都給拾月帶來了。

其中單二頭鮑就有八個,而且一個個都肉質肥美,看上去比拾月第一回買的還要更大,更厚實一些。

除了這八個最大的鮑魚外,還有四十多個稍稍小一點的,另外還有一袋子更小的。

那些更小的就論斤稱,不再一個個計價了。

除了這些鮑魚,金明還送來了一盒子海參。

海參拾月以前沒有見過,但顯然金明是懂得這東西的金貴的。

他一直連說帶比劃,告訴拾月這東西吃了對身體好,特別是體虛的人,還有老人和孕產婦。

他還告訴拾月,他這回把自己家曬制的都拿來的,要留給自己姐姐吃,說很補。

因為有小海船做翻譯,拾月大概意思也都聽懂了,于是就把那些海參全給收了。

這些海參她沒打算賣。

拾月決定將其中一部分拿回去給沈伯伯還有呂伯伯分一下,另外一些她要拿回去放在飯食里面給家人還有專家組的人吃。

那些老專家,老教授們在之前的那段日子里身體都受了不少虧,他們比未來世界的那些人更需要補充營養。

拾月想賺錢,可她更希望自己身邊的人能夠過得更好一些。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