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找銷路第184章找銷路←→:
“辣條?”老支書不解,“辣條是個什么東西?”
知青們也一臉好奇的看著杜若。
杜若說,“我做出來,大家嘗嘗。”
老支書還是有些信心不足,“這‘辣條’制作復雜嗎?咱們牛家灣條件有限...”
杜若笑著安慰,“您放心,不復雜。”
辣條需要的調料,山上基本都有,至于辣椒?
秦椒在后世本就以香兒不辣而聞名。
辣條品種很多,小麥、大豆、大米都可以制作。
陜北面食為主,牛家灣主要種植小麥和大豆。
杜若讓人取了大豆和小麥,讓知青們幫忙開始制作。
大豆要先泡軟,磨成豆漿,過濾后,再用大鍋熬豆漿,制作豆皮!
制作出來的豆皮,可以直接伴調料,也可以烤干后,再伴調料,完全是兩個口感,味道都極好!
小麥磨成粉,洗面筋,把洗出來的面筋煮熟后,就可以直接拌料。
料粉的制作也不復雜,花椒、白胡椒、小茴香、孜然等混合在一起,磨成粉。
磨成粉后,放在一個瓷盆里,里面再放入一些辣椒粉、芝麻、辣椒面、花生粉、鹽等;
像是雞精、味精這些東西,牛家灣肯定沒有,別說牛家灣,京城都沒有。
不過杜若空間里有很多,于是,杜若就趁眾人不注意時,偷偷放進瓷盆里。
把瓷盆里的調料攪拌均勻,放在一旁備用,然后開始炸料油;
老支書捂著胸口,“需要兩斤油?”
杜若點頭,“嗯。”
老支書喘著粗氣,氣呼呼的瞪著杜若,“你就算搜遍全村,都不一定能湊出來兩斤油!”
杜若也不生氣,“我有油,先用我的,以后有了,大家再還我。”
債多了不愁,杜若這個債主都不怕他們欠債不還,老支書和知青們更沒意見了。
杜若拿出兩斤油,等油燒熱后,先放進去幾片姜片、再把切好的蔥段放進去,桂皮、八角、香葉依次放進去,炸個幾分鐘,炸成焦糖色后關火!
料油就制作好了!
料油散發的香氣,讓人口中的津液不斷分泌,每個人都眼巴巴的盯著大鍋。
等油溫稍降,把炸焦的料挑出來,開始潑油...
“刺啦!刺啦!”
熱油潑在料粉上,立刻激發出料粉的全部香氣,料粉混入了那么多調料,香氣激發的時候,感覺整個院子里都飄著一股讓人難以忘懷的香味!
老支書吸了口氣,小聲嘟囔,“這又是油、又是那么多調料,不好吃才怪了。”
等油溫放涼,杜若把制作好的豆制品和面筋放入紅油中,拌了拌...
把拌好的辣條放到另一個瓷盆里。
辣條制作好了,一種有三種,一種是大辣片、一種是細棍狀,一種是絲狀。
大辣片的口感更綿軟一些,細棍狀的口感更勁道,至于絲狀的辣條因為烘烤過,所以帶了一點點焦脆。
三種不同類型的辣條,雖然口感不同,但是味道是一樣的,都是那么的香、辣!
做好后,杜若拿起筷子率先夾起一根辣條,放入口中。
“唔...好吃!”
辣條的香辣口感極為霸道,彌漫了整個口腔,同時它還帶了一絲絲回甘。
就是這個味!
甚至,杜若覺得這辣條的味道比前世吃的還好,讓她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恨不得立刻拿起一個饅頭,把辣條夾在里面,吃個過癮。
“來,”杜若沖眾人招手,“你們也來嘗嘗!”
知青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夾起一根辣條就送進了嘴里。
聞著這么霸道的香味,他們早就忍不住想要嘗一嘗了。
可沒想到...
“咳咳...”
張娜娜和幾個知青被嗆到了。
杜若忙道,“快吐出來...”
張娜娜紅著眼睛,使勁搖頭,等把嘴里的辣條咽下,她才開口說話,“不能吐,這么好吃的東西,吐掉太可惜了!”
“對,真好吃,就是辣了點。”
“辣嗎?我覺得一點兒也不辣,只覺得很香!”
“我也覺得不辣!”
“我覺得有一點點辣,非常好吃!”
杜若見老支書還坐在院子里沒動,忙招呼道,“老支書您快過來嘗嘗啊?”
老支書這才起身,走進廚房,杜若忙遞給他一雙筷子。
這辣條關系著全村上下的命運,老支書表情很慎重。
老支書拿起筷子夾了跟辣條,放進嘴里,咀嚼了幾下,仔細品味。
過了一會兒,把嘴里的辣條咽下,老支書才緩緩開口道,“味道確實不錯!”
“只是...”老支書有些憂心,“小麥、大豆還好說,這油...哪里供應的上啊?”
杜若笑了笑,“老支書咱們村雖然油不多,但城里人每個月都能領到油,咱們可以用辣條跟他們換油嘛!”
老支書點點頭,又有些不確定,“這真行?”
杜若鄭重點頭,“真行!”
沒人能拒絕辣條的魅力,特別是小孩子!
知青們對辣條也是一致好評!
這些知青都是從京城來的,老支書覺得大城市的孩子什么稀罕的東西沒見過?
既然這些知青都說辣條行,那...應該是行的!
于是,杜若拉著老支書和知青們又商量了一下接下來的計劃。
老支書去縣里申請辦廠,杜若等知青帶著辣條去找銷路。
商量好后,老支書和杜若他們就準備一起去縣里。
知青共有二十人,不可能每個人都去,只能挑出幾個代表。
杜若、陳敏、蘇啟航、周振和徐蔚,五人跟著老支書一起去縣里。
牛家灣距離縣里較遠,他們不敢耽擱,商量好后,立刻動身出發,此時差不多上午十點半左右。
一行人翻山越嶺,用了三個多小時到了縣城。
到了縣城后,老支書要去縣委,臨走前叮囑杜若等人,“你們...,哎,別亂來!”
“你們還年輕,可千萬不能犯錯誤!”
杜若知道老支書是擔心他們,乖巧點頭答應,“您放心!”
“我們有分寸!”
蘇啟航問杜若,“咱們現在去哪?”
杜若想了想說,“去供銷社問問,看他們收不收?”
五人結伴到了供銷社,供銷社人還挺多,杜若他們等供銷社里人少了些才進去。
杜若手里拎著一玻璃瓶的辣條,找到銷售員。
“同志你好!”
杜若找到一個面向看起來比較和善的女店員;
夏雨看著面前的姑娘,笑了笑,“同志,想買什么?”
杜若笑著說,“同志,我聽人說:你們供銷社收農副產品,這是真的嗎?”
夏雨點頭,“我們供銷社倒是收一些布鞋、山里打的野物、中草藥,你們有嗎?”
杜若笑笑,“這個真沒有,不過...”杜若把辣條拿出來,“這個行嗎?”
夏雨好奇的打量面前的玻璃罐子,還是里面似乎是吃食一樣的東西。
罐子里面的食物紅彤彤的、油酥酥的,沾染了辣椒和油,看著就好吃。
杜若從口袋里掏出一雙筷子,夾了跟細棍狀的辣條遞給夏雨,“嘗嘗!”
夏雨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放進嘴里...
“嘶!”夏雨眼睛一亮,“真好吃!”
杜若笑的越發燦爛,“同志你看,你們供銷社收不收?”
“這個?”夏雨一臉為難,“我們供銷社有規定,除了正規廠子里出來的東西,別的一概不賣。”
杜若有些失望,“這樣啊。”
“不過,”夏雨眼睛落在玻璃罐子上,“你這辣條還挺好吃的,我想買,哦不,我想跟你換!”
“你看你有沒有什么想要的東西?”
杜若這次來,帶了不少辣條,既然面前這姑娘想要,她自然應允。
再說了,她們之間可不是交易,她們是換!
杜若點頭應允,“我想要糧票!”
夏雨答應,“沒問題,你這一罐辣條打算換多少糧票?”
杜若手中的這個玻璃罐子也不大,里面裝了差不多一斤辣條。
杜若試探著伸出五個手指。
夏雨猶豫了一下,又看了看罐子里的辣條,咬牙道,“這辣條怕是廢了不少油,行!五斤就五斤!”
夏雨說著就從口袋里掏出五張一斤的糧票遞給杜若,杜若高興的接過,然后拿了一罐新的辣條遞給夏雨。
三種辣條混裝在罐子里。
這個細節被夏雨看在眼里,對杜若印象更好。
杜若把糧票裝進口袋,笑著問夏雨,“同志怎么稱呼。”
“我叫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