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秋月,你怎么出來了?”顧文穎嚇了一跳,也不知道她站在后面多久了。
剛才的事情她又看到了多少?
喬秋月朝喬佳月咧了下嘴角,“謝謝你們,給你們添麻煩了。”
喬秋月走到喬母身邊,也就是那些知青們的后面,這時許多社員這才看清她的慘狀,不由倒吸了一口氣。
她故意把臉上的傷口給留著的,內里傷得多重,也沒有表面的慘狀更能勾起人的同情。
她早就知道不會順利了。
喬母昨晚本來不同意這樣的,但拗不過喬秋月,就沒給她抹藥。
此時大家見了喬秋月的樣子,本來還不支持離婚的社員,這下也不由動搖起來。
被打成這樣,喬秋月也太可憐了,一些心軟的婦女還紅了眼眶,但開口說支持離婚的,依然是知青和年輕人。
“秋月,你怎么出來了?你別怕,我們保護你。”一個女知青回頭看了喬秋月一眼,豪氣地說道。
知青或許或多或少有些問題,可他們能為喬秋月和大隊里的社員對上,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們的勇氣。
“謝謝你們!”喬秋月紅了眼睛,啞著聲音說道。
她看向她的親人,“你們不讓我離婚,不就是嫌棄我丟臉,還怕我在家里吃白飯不是嗎?”
“或者說,你們更怕喬秋雨嫌棄我丟臉,不肯再給你們帶城里的東西?”
喬佳月站在喬秋月身后,看到有人聽到這句話后心虛地挪開了視線。
她心里不由感慨,人就是這么現實,利益有時可以凌駕于其他之上。
“我還不想死,這個婚我是離定了!家里的女孩子嫁不嫁得出去、男孩子能不能娶到媳婦跟我有什么關系呢?反正又不會死,而我就要被打死了!”
“大隊長、書記、隊長,我離婚了,你們還愿意接我的戶口嗎?我自己一個戶口本,就是住牛棚也不怕!”
喬父看了一眼喬宜兵,他板著臉,不知道在想什么,便道:“你是高山大隊的姑娘,有什么不行的?”
“我支持你。”陳東方想,不是說鄉下人最護短嗎?怎么他看的都不是這樣?
片刻后,喬宜兵才開口說道:“敢欺負我們喬家人,讓你高鐵叔帶人給你撐腰,要離婚盡管去!”
他的話以除開,擔心驚訝無比,喬宜兵竟然支持喬秋月,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畢竟在大家印象中,喬宜兵都是個保守的老頭,也很愛面子,碰到這種事怎么會支持?
大家都不解,喬宜兵也不解釋,他只是想到了自己的孫女。
如果這次喬秋月離婚沒成,也沒人替她出頭,那在外人眼里,是不是高山大隊的姑娘好欺負?
喬秋月的家人臉色紛紛變了,他們沒想到大隊干部竟然會一面倒地支持喬秋月離婚,這到底是什么理?
“你要是敢離婚,我就撞死給你看!”突然,秋月娘大聲喊道。
知青們都不可思議地看著她,這怕不是瘋了吧!
高玉蓮渾身濕漉漉的,從屋后轉過來,也跟著說:“你這不孝女,是要逼死你娘你奶才滿意嗎?”
喬秋月不說話,盯著她們看,被緊咬著的嘴唇滲出了殷紅的血珠子,她們是要逼死她不成?
喬高鐵有些不耐煩了,“不過是一件小事,弄得要死要或的做什么,離了婚難道就不能再嫁?”
“喬秋月,走,既然要解決,今天就一次性給解決了。”喬高鐵掃了四周一眼,“想跟著去鎮場子的就跟上。”
一件小事情而已,也要吵那么久,有意思嗎?
大隊里的年輕人都一腔熱血,情緒很容易被煽動,現在被喬高鐵以帶馬上就興奮起來,嚷著要去公社把那戶人家給踏平。
本來還圍著的人呼啦啦一下子散了個干凈,只留下呆愣著的高玉蓮一家子,怎么會這樣,這跟他們想的不一樣。
而那些老人聽了過程,也是直嘆氣,怎么能離婚呢?但到底不是自家事,大隊也做出了決定,就沒多指手畫腳。
他們族老的地位早就不如以前了,如今是大隊部說了算。
大隊里的青壯年大部分都去公社給喬秋月撐腰,大隊里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原來大隊干部的力量這么大嗎?”顧文穎還有些回不過神來,她本來以為喬秋月還要再跟家人扯皮一段時間的。
“現在是集體社會啊,大隊干部的權利確實很大。”
所以這事的關鍵在于大隊,因為離婚后戶口是落在大隊的,而喬秋月的家人同意與否其實沒那么重要。
如果喬秋月自己不堅定,那大隊就算想要為她做主也沒法子。
“不過我覺得這種集體生活不好,太壓抑了,社員們一點動力都沒有。”顧文穎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喬佳月提過大隊里的事,但第一次發表想法。
“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我覺得吧,特殊時期是有好處的,但平時的弊端就多了。難道這世上的竹子還能都長得一樣高嗎?”
“你這形容……嗯,挺生動的。我主要是覺得,這種集體生活會扼殺生活熱情和創造性。”
“這么說也沒錯,不過我覺得日子都是人過出來的,就看自己有沒有用心了。”不好的環境,那更要努力讓自己開心了。
顧文穎若有所思,“事在人為嗎?”
她想著又往嘴里塞了一顆楊梅,“唔,真好吃,我覺得楊梅要成為我最喜歡的水果了。”
“要不你帶一顆樹苗回去種?”喬佳月建議道。
“可以嗎?”顧文穎驚奇地問,還有樹苗?那么高的楊梅樹,那樹苗得有多大?
“走,我帶你去找那幾位研究員,他們那應該有新苗。”
大隊并不反對社員們自己種楊梅,反正無論種多少都是大隊的。
所以楊梅苗并不受限制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絕對不能流出大隊高山打著。
因此,大隊沒要求,社員們也不樂意種,辛苦伺候了又不屬于自己,根本就懶得動。
李答、白若笙、胡越良三人的研究方向都不同,過去這么幾年,他們確實幫了大隊許多。
除了粉地瓜外,他們又根據藤生野菜研究出了其他爬藤類作物。
有成功有失敗,大隊獲益不少,給他們的待遇也好。
不說別的,單說那粉地瓜,每年的收入就要增加許多。
其他大隊也有種粉地瓜,卻不如高山大隊這樣規范,形成規模,東一點西一點的收入自然不高了。
而現在又多了楊梅的收入,這楊梅樹可以活很多年,幾十年后,也許大隊依托這個楊梅而發展了。
喬佳月很高興大隊有這樣的發展路子,這樣,誰也不欠誰了。
這里是他們的故鄉,他們早早就為它考慮了后續發展方向,以后會如何,端看大隊的干部的眼光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