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

第252章 六祖歸位

老和尚聽了惠能一番醒世開示,如醍醐灌頂,不顧老邁之軀,倒頭便拜。

六祖急忙拉住他:“老法師,你這是何苦呢?明鏡不擦不亮,真理不辯不明。佛學是最平等的學問,愿我們今后多多探討。”

印宗大師站立起來,走到六祖座前,合十道:“我印宗講經,就是搬弄磚頭瓦塊,大師說法字字珠璣,比黃金還珍貴。我等前生有緣,得以聆聽一代祖師的教誨!懇請大師長住本寺,指導眾僧學法修行。”

六祖誠惶誠恐地說:“你是嶺南第一法師,法性寺更是南國第一名剎,六祖何德何能,怎敢雀占鳳巢!”

“六祖大師,你想在南方順利弘法,沒有障礙,一帆風順,必須得有堅實的基礎。而法性寺能為你做個奠基石,是我們的榮幸。”說著,印宗大師和眾僧長跪不起。

六祖也跪在印宗面前磕頭說:“佛門敬重僧寶。僧寶是佛道延綿不斷的象征,弟子現在還是在家俗人,讓大師禮拜,真是罪過!請大家快快起來,不要折煞弟子。”

印宗哪里肯起,跪在地上說:“僧寶雖是佛門所重,卻也只是一種形式,身出家重要,心出家更重要。內心念念不忘苦難眾生,身體則不辭勞苦地度化他們,如此身心勤奮,才是真正出家,印宗比起大師,自愧不如。”說完,印宗又拜了下去。六祖也只好跟著下拜。

看他倆互稱弟子,相互叩拜,來添茶水的嬰行撲哧笑了:“地上是不是有很多的米啊?看你們兩個,活像是搶米吃的小老公雞!”

六祖、印宗相視一笑,互相攙扶而起,雙雙攜手走到椅子旁坐下。

六祖接過嬰行續過的茶,抿了一口,誠懇地說:“十五年前,弟子雖蒙五祖大師垂愛,將衣缽托付給我,卻未來得及祝發為僧。現在,我自認為機緣已到,不知弟子有沒有這份榮幸,請印宗大師為我剃度?”

印宗大師哈哈一笑:“能為六祖祝發,是貧僧的榮幸。但是,我印宗何德何能,敢做六祖的剃度師父?”

六祖說:“只有身出家、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弟子追隨大師出家,是為了弘揚佛法,請大師成全。”

印宗大師想了想,說:“這樣吧,我作為你祝發儀式上的剃度師,是一個無法省略的形式。但我有一個小小的條件,請六祖答應。”

六祖道:“請講。”

印宗把內心的想法和盤托出:“您雖然執意要依律拜師,但是,您是一代宗師,德學都在貧僧之上。因此,剃度時,我是您師;您出家之后,即是我師。您得容我以弟子之禮服侍大師。”

“這……”六祖支吾著。

嬰行說:“你們這些佛門高僧大德,干脆去跟孔夫子學習《禮經》吧!哪兒來的這許多客套?看得我都倒牙啦!”

印宗斥道:“嬰行,你別太放肆,讓六祖笑話。”

六祖一笑道:“嬰行呀,你的名字起得真好,你真不愧為嬰行。”

嬰行眨著眼,“你也知道我名字的典故?”

六祖點點頭:“佛陀在《涅槃經》中說,菩薩所修行的行法,其就有天真無邪、正直磊落的嬰兒行。愿你永保這份率直純真。”

嬰行很少受人贊揚,高興得忘乎所以,說道:“你是我第一個發現的,因此,你必須讓我做大弟子。”

印宗大師和他開玩笑:“你若是大弟子,我呢?”

嬰行端上茶壺就跑了。

六祖轉向印宗:“印宗大師,剃度的事……”

“好啦,就這樣決定吧,六祖大師剃度的吉日,就定在正月十五上元節吧。”

“當、當、當……”洪亮的鐘聲響起,法性寺全體僧眾從各個角落向菩提樹下的戒壇集合。信眾們從四面八方趕往法性寺,爭相目睹一代祖師的剃度儀式。

寺院里張燈結彩,裝飾一新。道路兩旁懸掛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彩旗。

一百七十年前,智藥大師手植的菩提樹,更是顯得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樹下的石碑碑文已重新描過,智藥大師一百七十年前的預言文字,像黃金所鑄,熠熠生輝。

東土耶,西土耶,菩提圣樹靈根不二;風動焉,幡動焉,禪宗法要一脈相傳。夕陽照來,雄偉的大殿莊嚴肅穆。陣陣清雅的梵唱在花木叢中縈繞,在天地之間回旋。

大殿里百盞油燈齊燃,檀香氤氳里,佛壇上金光燦燦的佛祖釋迦牟尼神態怡然地微笑著,圣潔而又親切。佛像前跪著虔誠的六祖。

印宗大師拿著一把剃刀,一刀一刀剃下六祖的頭發。

燈光下,長發紛紛落下。

六祖熱淚盈眶,淚眼模糊中,母親的慈容、父親的痛苦、五祖大師的背影……一幕幕在他眼前掠過……

剃度完畢,在眾人禮請下,六祖坐上了鑲金的寶座。他身披歷代祖師傳下來的袈裟,渾身散發著奇妙的光輝。

印宗大師激動地說:“二百五十年前,求那跋摩大師的預言,一百七十年前智藥大師的祈盼,今天終于實現了。這是南國佛界千百年來未有的盛事,是天下眾生的洪福!南無六祖大師!”

眾僧俗隨印宗大師一起跪拜:“南無六祖大師,南無六祖大師!”

六祖剃度出家之后的第23天,即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二月初八,由印宗大師出面,邀請了諸方碩德,為六祖授具足戒。

不知是巧合,還是機緣不可思議,那個時期,恰有一批中外著名的律師齊集廣州。

于是,禮請西京(長安)總持寺智光律師為授戒師,蘇州靈光寺慧靜律師為羯磨師,荊州天皇寺通應律師為教授師,中天竺(中印度)耆多羅律師說戒,西天竺(西印度)密多羅三藏為證戒。

如此,六祖正式成了一位僧人。

一顆漂泊流浪的心靈終于有了歸宿,十五年隱跡潛蹤的生涯總算結束了,六祖,終于歸于其位!

六祖在南國現身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四方禪僧聞風而動,望影而趨。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模版設計:,。

老和尚聽了惠能一番醒世開示,如醍醐灌頂,不顧老邁之軀,倒頭便拜。

六祖急忙拉住他:“老法師,你這是何苦呢?明鏡不擦不亮,真理不辯不明。佛學是最平等的學問,愿我們今后多多探討。”

印宗大師站立起來,走到六祖座前,合十道:“我印宗講經,就是搬弄磚頭瓦塊,大師說法字字珠璣,比黃金還珍貴。我等前生有緣,得以聆聽一代祖師的教誨!懇請大師長住本寺,指導眾僧學法修行。”

六祖誠惶誠恐地說:“你是嶺南第一法師,法性寺更是南國第一名剎,六祖何德何能,怎敢雀占鳳巢!”

“六祖大師,你想在南方順利弘法,沒有障礙,一帆風順,必須得有堅實的基礎。而法性寺能為你做個奠基石,是我們的榮幸。”說著,印宗大師和眾僧長跪不起。

六祖也跪在印宗面前磕頭說:“佛門敬重僧寶。僧寶是佛道延綿不斷的象征,弟子現在還是在家俗人,讓大師禮拜,真是罪過!請大家快快起來,不要折煞弟子。”

印宗哪里肯起,跪在地上說:“僧寶雖是佛門所重,卻也只是一種形式,身出家重要,心出家更重要。內心念念不忘苦難眾生,身體則不辭勞苦地度化他們,如此身心勤奮,才是真正出家,印宗比起大師,自愧不如。”說完,印宗又拜了下去。六祖也只好跟著下拜。

看他倆互稱弟子,相互叩拜,來添茶水的嬰行撲哧笑了:“地上是不是有很多的米啊?看你們兩個,活像是搶米吃的小老公雞!”

六祖、印宗相視一笑,互相攙扶而起,雙雙攜手走到椅子旁坐下。

六祖接過嬰行續過的茶,抿了一口,誠懇地說:“十五年前,弟子雖蒙五祖大師垂愛,將衣缽托付給我,卻未來得及祝發為僧。現在,我自認為機緣已到,不知弟子有沒有這份榮幸,請印宗大師為我剃度?”

印宗大師哈哈一笑:“能為六祖祝發,是貧僧的榮幸。但是,我印宗何德何能,敢做六祖的剃度師父?”

六祖說:“只有身出家、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弟子追隨大師出家,是為了弘揚佛法,請大師成全。”

印宗大師想了想,說:“這樣吧,我作為你祝發儀式上的剃度師,是一個無法省略的形式。但我有一個小小的條件,請六祖答應。”

六祖道:“請講。”

印宗把內心的想法和盤托出:“您雖然執意要依律拜師,但是,您是一代宗師,德學都在貧僧之上。因此,剃度時,我是您師;您出家之后,即是我師。您得容我以弟子之禮服侍大師。”

“這……”六祖支吾著。

嬰行說:“你們這些佛門高僧大德,干脆去跟孔夫子學習《禮經》吧!哪兒來的這許多客套?看得我都倒牙啦!”

印宗斥道:“嬰行,你別太放肆,讓六祖笑話。”

六祖一笑道:“嬰行呀,你的名字起得真好,你真不愧為嬰行。”

嬰行眨著眼,“你也知道我名字的典故?”

六祖點點頭:“佛陀在《涅盤經》中說,菩薩所修行的行法,其就有天真無邪、正直磊落的嬰兒行。愿你永保這份率直純真。”

嬰行很少受人贊揚,高興得忘乎所以,說道:“你是我第一個發現的,因此,你必須讓我做大弟子。”

印宗大師和他開玩笑:“你若是大弟子,我呢?”

嬰行端上茶壺就跑了。

六祖轉向印宗:“印宗大師,剃度的事……”

“好啦,就這樣決定吧,六祖大師剃度的吉日,就定在正月十五上元節吧。”

“當、當、當……”洪亮的鐘聲響起,法性寺全體僧眾從各個角落向菩提樹下的戒壇集合。信眾們從四面八方趕往法性寺,爭相目睹一代祖師的剃度儀式。

寺院里張燈結彩,裝飾一新。道路兩旁懸掛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彩旗。

一百七十年前,智藥大師手植的菩提樹,更是顯得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樹下的石碑碑文已重新描過,智藥大師一百七十年前的預言文字,像黃金所鑄,熠熠生輝。

東土耶,西土耶,菩提圣樹靈根不二;風動焉,幡動焉,禪宗法要一脈相傳。夕陽照來,雄偉的大殿莊嚴肅穆。陣陣清雅的梵唱在花木叢中縈繞,在天地之間回旋。

大殿里百盞油燈齊燃,檀香氤氳里,佛壇上金光燦燦的佛祖釋迦牟尼神態怡然地微笑著,圣潔而又親切。佛像前跪著虔誠的六祖。

印宗大師拿著一把剃刀,一刀一刀剃下六祖的頭發。

燈光下,長發紛紛落下。

六祖熱淚盈眶,淚眼模糊中,母親的慈容、父親的痛苦、五祖大師的背影……一幕幕在他眼前掠過……

剃度完畢,在眾人禮請下,六祖坐上了鑲金的寶座。他身披歷代祖師傳下來的袈裟,渾身散發著奇妙的光輝。

印宗大師激動地說:“二百五十年前,求那跋摩大師的預言,一百七十年前智藥大師的祈盼,今天終于實現了。這是南國佛界千百年來未有的盛事,是天下眾生的洪福!南無六祖大師!”

眾僧俗隨印宗大師一起跪拜:“南無六祖大師,南無六祖大師!”

六祖剃度出家之后的第23天,即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二月初八,由印宗大師出面,邀請了諸方碩德,為六祖授具足戒。

不知是巧合,還是機緣不可思議,那個時期,恰有一批中外著名的律師齊集廣州。

于是,禮請西京(長安)總持寺智光律師為授戒師,蘇州靈光寺慧靜律師為羯磨師,荊州天皇寺通應律師為教授師,中天竺(中印度)耆多羅律師說戒,西天竺(西印度)密多羅三藏為證戒。

如此,六祖正式成了一位僧人。

一顆漂泊流浪的心靈終于有了歸宿,十五年隱跡潛蹤的生涯總算結束了,六祖,終于歸于其位!

六祖在南國現身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四方禪僧聞風而動,望影而趨。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模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