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草頭王

第四十八章 (上) 兵源

鳴謝小寬讀者的建議!

25毫米的槍榴彈確實有,出現在美軍作戰序列。不過以此時的技術,制作起來確實有難度,其需要的zha藥比一般普通zha藥的威力大的多,不利于生產和補充,制作精度也比較大。這是我的失誤,所以決定接受你的建議,對數據進行修改,謝謝!

同時也提請有相關知識的讀者,不斷給偶提意見,我們彼此交流,讓作品更合理一點,謝謝!

再次提醒收藏!收藏!收藏!

時光荏苒,在吳克鉆在大山里苦干的時候,外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他的資產卻在不知不覺中有了一些增長。

巢城的經濟在持續健康的高速發展,市政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雖然躲在大山里,吳克也不得不在搜腸刮肚之后,又讓自己盜竊了幾項專利,不過這些專利都是一些小玩意。這些小玩意在美國注冊了專利之后,得到過實惠的邁克又迅速的向外推廣,而巢城也再次增添了幾個新興的工廠。

不要小看這些小玩意,它們給吳克帶來的收入是非常巨大的。因為這些小玩意不僅貼近人的生活,其在當時也是非常先進的。其中有3項即使在后世都是非常流行的,圓珠筆、電動剃須刀、指針式石英表成為了巢城經濟的又一個增長點。

這三項產品,特別是電動剃須刀和石英表秉承打火機精工制作的傳統,一上市就成為了大家爭搶的對象,幾個月后,邁克就從國外發來了大筆的定單。

電動剃須刀,這種干電池加小電機還有刀片的東西,在現在是完全可以作出來的,只是現在的人沒有想到這么去做,當然就更沒有想到利用空氣力學將刀片進行懸浮式設計。這只是一種思維加上一點點的設計,不象吳克一到這個時代來就想到的很多其他超過這個時代,根本無法制造的東西,它的制作容易了許多。

而指針式石英表的制造就艱難了許多,在研制過程中,很多問題還是由特士拉解決的。當然特士拉也非常愿意解決這些問題。指針式石英表的制作涉及到的很多加工技術在現在都還不成熟,所以制作起來難度很大。其利用小電池的電力使石英產生震蕩頻率后,再進行除頻并利用控制線圈與磁車,推動齒輪系統和轉動指針。而這里面就有一個除頻的問題,非常難以解決,要不是有特士拉這位涉獵甚廣的天才發明家,還真的不一定能制作出來。

即使這樣,因為受到加工工藝的限制,石英表的體積依然過大。當然,這一技術衍生出來的石英鐘就沒有了體積的問題,銷路非常順暢。而石英表雖然體積較大,但因為是新生事物,也無須每天擰發條,所以銷路也很不錯。

圓珠筆就更不用說了,在中國,它成為了學生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書寫工具,而在美國,它更以簡單、容易使用很快就搶占了鋼筆的一大部分市場。

這些小東西的發明,以至于在1936年底,又給吳克帶來了大量的外匯收入,為吳克的發展再次增添動力。這些專利產品的海外收入,為以后的戰爭中,巢城因戰火無法繼續生產,吳克卻依然有能力發展勢力創造了經濟條件。同時他于1936年初在蕪湖收購的福記機器廠,也產生了效益。在更新了一些設備后,由巢城供應鋼鐵,現在已經生產了幾艘小炮艇,為巢城那弱小的水軍增加了一點力量。

當然,經濟的發展讓躲在大山里的吳克非常高興,局勢的變化卻又不能不讓他著急。

巢城的第一場雪降下以后,已經是公歷12月了。馮將軍早已因為一些其他原因離開了巢城,去了吳克的一塊心病,但局勢依然不夠樂觀。

從10月開始,安徽省下達的壯丁的訓練任務加大了許多,戰爭的陰影正在逐漸到來。整個1936年的年景也很差,全省大旱,江北大部分地區都受了旱災,受災縣市約50個左右,受災人口將近1000萬。情報顯示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赤貧不能舉火。

巢城經過一系列的水利建設,以及工業建設、物資儲備基本上沒有受到旱災的影響,但從周邊地區縣逃難過來的大量人口,成為了一個負擔。在12月,經過郭清的統計,總計陸續逃難到巢縣地區的人口大約有30萬,都已經是巢縣自身人口的一半以上。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郭清和方先本做了多方努力,有的開辟土地讓他們從事生產自救,有的干脆吸收到巢城的建設隊伍、以及一些新興工廠之中去。經過他們的努力,巢縣地區才沒有因為大量的難民涌入,而產生社會秩序混亂。所有的一切都在他們的精心安排下,顯的井然有序。而從吳克那里搜刮來的資金,大部分也是為了解決這些人的安置問題。巢縣也因為大量的接收人口,其人口總數快速增加,成為一個人口大縣。根據當時的統計,安徽全省人口不過2500萬左右,而巢縣此時的人口已經達到了70萬,是其他縣的23倍。好在這些資料都沒有進行上報,否則又會引起一些人不小的注意。

相比較這些難民的加入,1936底發生的那件大事更讓吳克牽掛。歷史沒有絲毫的遲疑,張、楊兩位將軍依然在12月發動的有名的“西安事變”,以軍諫的形式逼迫蔣介S答應掉轉槍口、一致抗日。

12月的局勢是非常緊張的,情報顯示,陸軍總長何應欽調動20萬部隊向西安逼近,連駐扎在安徽的上官云X和劉鎮H的十一軍都出現了大范圍的調動。不過“西安事變”也依然如吳克知道的歷史那般,在多方的努力下,得到了和平解決。

但隨著張學L的被拘禁,楊虎C的被迫出國,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前途就成了一個大問題。首先是東北軍的少壯派和舊軍官發生了沖突,王以哲軍長被少壯派代表孫銘久等槍殺。事件發生后,東北軍立刻分裂成幾個部分。隨后楊虎C被迫出國,西北軍也面臨被整編的處境。

失去了領導核心,前途暗淡的兩軍,上下都出現了一種渙散的氣氛。由于對前途缺乏信心,很多小團體都開始紛紛離開部隊,尋找出路。

這個時候,吳克先前讓馬懷仁準備的那些情報人員起了大作用了。

當初在吳克的要求下,馬懷仁派出了將近1000名情報人員,雖然這中間有很多都是湊數的,但他們的任務僅僅是結交軍人,所以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再說了,老馬的手段多高啊!他對那些派出的人員說,所有花費報銷,并且以帶回一人就獎賞10塊大洋作為獎勵手段,這些人能不挖空心思去想辦法么!

他們有的以各種名義加入了兩軍,有的就在軍隊駐地邊做起了小生意,籍此和士兵以及軍官進行接觸。通過他們的宣傳,一個仿佛世外桃源般巢縣出現在這些軍人的腦海里,更何況宣傳中,那里正在積極積蓄力量準備抗日,殺小鬼子。這讓兩軍中很多人對巢縣充滿了好感。

東北軍分裂,西北軍整編的消息剛一傳出,這些人立刻積極活動,四處聯系熟識的士兵和下層軍官,告訴他們巢城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休整和報國的出路。

于是以人帶人、人介紹人的方式,很快的一支支零散的,大到幾十人小到幾個人的小團體,以各種形式脫離原隊伍,利用各種運輸工具甚至步行紛紛向安徽中部進發。

由于這些人很分散,所以雖然逃兵很多,但逃兵的去向卻沒有被人注意。反正此時上到軍官,下到士兵,這兩個集團軍已經亂做一團,也很少有人去管理這些事情。何況整編過后,隊伍肯定也會被縮減一大批的人員,人員的去向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難題。

當然,不是所有離開隊伍的士兵都向巢城進發,其實來巢城的只是一小部分。在春節來臨之際,通過各種方式已經到達巢城的士兵有將近3000人,另外還有一些當地的百姓也被這些情報人員忽悠到了巢城,這些人大約有1000多。

在進入1937年的頭幾個月,這種投奔巢城的事情還在陸續發生,截止到大戰開始,陸續到達巢城的兩軍被裁撤人員以及北方的老百姓,總共達到了15000人。這極大的增加了巢縣青壯人口的比例,豐富了兵源的選擇范圍,對此吳克是非常高興的。

這些人一到來后,就得到了很好的安置。為了讓人心穩定,吳克也不勉強這些人,愿意當兵的都招收進部隊進行訓練,不愿意的再抗槍的士兵就分給土地或安排工作,甚至為此吳克專門開辟了兩個小型的軍墾農場。

而對于感到失望,想要離開的人,吳克一律發給回家的路費。當然這些想要離開的人的數量是微乎其微的,不說東北軍中過來的這些人根本就無家可歸,就算是西北軍和那些被忽悠來的百姓也不愿意離開,因為在這里當兵軍餉高武器好,還能吃好喝好,務農經商也沒有任何稅務,相比其他地方來說,這里真就是天堂。

經過這件事情以后,馬懷仁對吳克的崇拜更增加幾分,任憑他如何分析情報,也沒有在事先就想到真會有這個結果,而吳克交代他辦理的時候,語氣是那么肯定,一度讓他懷疑吳克還有別的消息來源。不過“西安事變”發生的幾率并不大,誰也不敢說就會必然發生,這讓馬懷仁不得不放下了懷疑,相信這一切都是吳克本身具有非凡的預見能力。

從此以后,他和他的情報部門對吳克的命令,不再有絲毫懷疑,即使命令的內容有多么的不合理,但只要吳克不愿說明,他們也不多問,堅決果斷的給予執行。這也給吳克帶來許多方便,他不用再挖空心思的編造理由,向他們說明為什么了。甚至后來讓情報部門損失了好幾名精英的,一道遠赴異國執行的命令,都沒有做任何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