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草頭王

關于二戰武器(摘)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正義與非正義兩種力量的較量。這場人類戰爭史上的大博弈,催生了許多軍事新技術,這些軍事新技術對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當我們站在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潮頭浪尖,面對動蕩不定的世界新格局,懷著對和平的執著追求與對未來戰爭的憂慮,以軍人的責任感回顧那段用鮮血寫就的歷史時,我們從內心深處感到,人類的橄欖樹仍在經受戰火的考驗,和平鴿還無法擺脫戰爭惡魔的陰影。我們應該以敏銳的思想,洞悉軍事技術變革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充分認識軍事科技對戰爭的影響,高舉和平利劍,以戈止戈、捍衛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與德、日、意法西斯勢力之間進行的一場殊死大搏斗。與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相比,這場戰爭可謂“空前”:

參戰國最多。第二次世界大戰直接參戰國有61個,間接被卷入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戰爭規模史無前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遍及歐、亞、非三大洲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作戰面積(陸地)達2200余萬平方公里,參戰軍隊多達1.1億,被卷入戰爭的人數多達20多億人;

戰爭損失最重。二戰期間,軍人死亡高達2200多萬人,平民死亡約5000萬人,經濟損失高達4萬億美元以上,占參戰國國民收入的60%70%,僅軍費開支即高達9000多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科學技術最廣泛、最深入地應用于軍事的戰爭,并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各交戰國為贏得先機與主動,最大限度地縮短科學技術從實驗室到戰場的時間。軍事科技在戰爭需求的牽引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氣動力學和航空技術的新發現、電子技術和核物理的重大突破,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武器裝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整整躍升了一代。各參戰國將生產的大量坦克、飛機、艦艇、火炮等源源不斷地投放于戰場,機械化的鋼鐵對抗徹底改變了人類沿用了千百年的角斗方式。

軍事科技是武器裝備發展的技術基礎,決定著武器裝備的發展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雖然只是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縮影,但它從一個側面深刻地折射出軍事科技對戰爭的巨大影響。如電子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軍事上的應用,產生了各種雷達,使電子戰在二戰中大顯身手;噴氣技術的發展催生出噴氣式飛機,從而使飛機速度有了極大的提高。

穿越歷史的時空,打開塵封的檔案,我們可以發現,二戰中軍事科技進步與武器裝備發展的互動主要表現在提高、改造、創新和整體變革四個方面:一是它使部分傳統武器在大致結構不變的情況下,性能得到了明顯提高,功能有了增加,如以活塞式發動機為動力的轟炸機、戰斗機得到很大發展和廣泛應用。二是對部分武器裝備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使其舊貌換新顏。武器裝備雖然還是原來的種類,但性能已經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如二戰時期參戰各國對坦克的改進。三是完全脫離傳統武器裝備的設計束縛,借助新的技術去構想和設計過去所沒有過的全新武器裝備,如V1、V2導彈等。四是整體變革。利用新技術進步達到的一定廣度和深度,以其強勁的滲透力觸及武器裝備的整體,使武器裝備躍上新的臺階,如將電子設備安裝在各種武器平臺上后,使武器平臺的性能得到整體性提高。

科學技術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在人類歷史舞臺上交替扮演著社會進步的“階梯”和戰爭“幫兇”的雙重角色。它一方面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但同時如果不加以有效調控,一旦乘上戰爭的野馬,它也會露出吃人的獠牙。我們沐浴在和平陽光下的現代人,更應以史為鑒,勿忘昨天,珍視和平。

坦克技術打造“陸戰之王”

1939年9月1日,德國集中了14個坦克師,投入了3195輛坦克,向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僅用1個月時間,就打敗了歐洲國家中陸軍占第二的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因此由飛機和坦克裝甲部隊的閃電突擊拉開了序幕。以坦克為主要突擊力量的機械化部隊,第一次出現在戰爭舞臺上。

縱觀二戰,如果說戰爭初期德國采用以坦克為主要突擊力量的“閃擊戰”取得成功,使坦克嶄露頭角的話,那么,戰爭中后期發生過多次數千輛坦克參加的大會戰,則使坦克在地面戰場上的地位日趨重要。1941年10月開始的莫斯科保衛戰、1943年7月的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等,蘇德雙方動用坦克少則2000余輛,多則達到6000余輛,1944年白俄羅斯戰役中,蘇軍動用各型坦克5200輛,兩個多月推進約600公里。坦克在每次戰役戰斗中起到了決定勝負的重要作用,成為名符其實的“陸戰之王”。

坦克,誕生于1916年。在二戰中發展為稱霸陸戰場的主戰兵器,高速的坦克部隊與空軍密切協同,構成了快速機動式閃擊戰。

坦克的集中使用,給戰爭帶來了許多新變化,而戰爭需求又對坦克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到二戰末期,坦克在技術性能上有了很大提高,坦克火炮的口徑、發動機的功率、裝甲厚度、時速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進,使坦克的火力、機動力和裝甲防護力達到了較高水準。綜合起來看,一是普遍采用裝有一門炮的單個旋轉炮塔和單一的履帶式推進裝置;二是發動機功率加大,使坦克機動性顯著提高;三是坦克的火力顯著提高,戰前多數坦克的主要武器是機槍和47毫米以下的火炮,而戰爭末期中型坦克普遍采用了7585毫米、重型坦克采用了88122毫米的長身管坦克炮;四是防護能力明顯增強,坦克前部裝甲厚度一般增加到45100毫米,裝甲材料選用合金鋼;五是逐步擺脫了坦克從屬于步兵和騎兵的影響,開始重視坦克綜合性能的提高。

二戰的坦克技術,為現代坦克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各國在坦克研制上積極探索兼顧火力、機動性和裝甲防護性的坦克設計方案,同時也重視通信設備、消音裝置、監視裝置等設備在坦克上的運用,以及坦克的整體可靠性、可維修性、低成本性及使用壽命等。

二戰中,在坦克技術迅速發展的同時,反坦克武器也得到了很好發展。首次出現了反坦克導彈,進一步改進了反坦克炮,新發明了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武器技術水平在與坦克的對抗中得到長足提高。

電子對抗構建第五維戰場

1943年7月,英國空軍制訂了轟炸德國漢堡的“罪惡城作戰”計劃。然而,漢堡有80個高炮中隊、22個探照燈中隊和3個煙幕施放中隊進行對空防衛。其雷達警戒系統也有較高的工作效率。7月24日夜,英國轟炸機群飛向漢堡。出乎德軍意料的是雷達熒光屏上出現了成千上萬架英軍轟炸機。高炮靠雷達提供數據,雷達受到干擾,高炮只能胡亂射擊。英國的791架飛機中有728架飛抵漢堡上空,高爆彈、燃燒彈似雨點一般落在漢堡市內,許多高炮陣地被炸毀,大批建筑物淹沒在火海中。其實,德軍雷達上出現的成千上萬架轟炸機,只不過是英國人為壓制德國雷達發明的一種鋁箔條干擾方法。這是二戰中電子對抗的精彩一幕。

所謂電子對抗技術,是直接用于電子對抗的各種技術的總稱。電子對抗技術包括電子對抗偵察技術、電子干擾技術、電子防御技術和輻射摧毀技術等。按其運用領域,也可分為雷達對抗技術、通信對抗技術和光電對抗技術。

二戰期間,電子對抗技術最重要的發明是:利用金屬絲反射電磁波原理的箔條無源干擾技術,采用發射射頻噪聲對雷達進行壓制的有源干擾技術,對雷達的偵察和告警技術。隨著電子干擾的運用,反電子干擾技術也得到相應發展,由此產生了電子防御技術。最為典型的戰例是盟軍在1944年6月6日至7月18日進行的諾曼底登陸戰役。在這次戰役中,英、美聯軍成功地運用了通信欺騙、反雷達偽裝、干擾佯動、火力摧毀等多種電子對抗手段,保障了登陸戰役的勝利。

二戰后,導彈、航空、航天技術迅速發展,精確制導武器及與其相配套的各種雷達和通信設備出現,形成對飛機、艦船和重要目標的新威脅,促進了電子對抗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此期間,利用儲頻技術和寬帶行波管,發展了對炮瞄雷達和導彈制導雷達的各種欺騙式干擾技術;研制了專用的電子偵察船、電子偵察飛機、電子偵察衛星和電子干擾飛機;為提高現代作戰飛機的電子對抗能力,研制了飛機外掛的電子對抗吊艙;發展了具有壓制和欺騙兩種干擾樣式的雙模干擾機。隨著紅外和激光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產生了光電對抗技術,并研制出紅外告警器、激光告警器、紅外干擾機和紅外誘餌彈等光電對抗設備。隨著與武器系統配套的跟蹤雷達和制導雷達的威脅增大,發展了輻射源定位技術、被動跟蹤輻射源技術與武器導引技術相結合的反輻射摧毀技術,研制出反輻射導彈。

彈藥技術戰場屢建奇功

1939年,德國人在英國泰晤士河口到哈姆貝爾附近的海面上布設了大量水雷,英軍使用傳統的軍艦切割掃雷具掃雷時一個水雷也沒有掃到。可當英國艦船駛入掃過雷的海區時,卻接二連三地觸雷。無獨有偶,1943年夏季,德軍為了奪取庫爾斯克地區的突出部,共集中了65個師的兵力,投入新型的“虎式”坦克和“費迪南”式自行火炮。然而,令德軍不知所措的是,在7月5日至12日的交戰過程中,德軍坦克和自行火炮被蘇軍地雷擊毀的就多達888輛。水雷和地雷都非新奇武器卻為何會讓對手如此不知所措呢?答案是彈藥技術的突飛猛進。

所謂彈藥技術,是指直接用于彈藥設計、生產的軍用技術。彈藥是一個集合名詞,它包括槍彈、炮彈、手榴彈、槍榴彈、航空炸彈、火箭彈、導彈、魚雷、深水炸彈、水雷、地雷、爆破器等。彈藥是武器系統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發射或投放至目標區域,完成既定戰斗任務的最終手段。它通常由戰斗部、投射部和穩定部等部分組成。

二戰前后,大批新型彈藥出現在戰場上。水雷家族中新添了德軍的磁性水雷和聲響水雷等;地雷家族中增添了反坦克履帶地雷等。反坦克車底地雷還可以使用直升機空投、火炮發射、專用地雷投擲器等多種手段布設;航空炸彈家族中增添了高爆彈、燃燒彈和集束炸彈等;魚雷家族中增添了輕型反潛魚雷與自導魚雷、被動式自導魚雷與電動魚雷等;反坦克方面,延期引信的設計和聚能裝藥爆炸原理的發明,使反裝甲彈或混凝土侵徹彈出現;火箭彈、空地導彈和V系列導彈等都是彈藥技術水平的典型展示;近炸引信研制成功被專家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20世紀戰爭的進程。近炸引信在接近目標時,靠對目標的感應引爆傳爆系統使彈藥起爆。美國人設計制造了第一個裝有小型雷達裝置的雷達近炸引信,被用來對付入侵英國領空的德國飛機,產生了不菲的戰果。

二戰以來,火箭技術、核裝藥、制導技術的應用及其結合,是現代彈藥技術中最重大的發展。現今,彈藥正朝著智能、遠程、多功能以及子母式方向發展,子彈藥也朝著陸海空三軍武器通用以及智能、遠程的方向發展。各類精確制導子彈藥將裝備部隊。新概念武器將逐步出現,如電磁脈沖彈、強沖擊波彈、粒子束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束武器、次聲波武器、智能武器、氣象武器、網絡戰武器和基因武器等。

雷達技術擦亮戰場“千里眼”

在1940年夏天的“不列顛戰役”中,德軍曾出動2600多架轟炸機和殲擊機,大規模空襲英國本土。但不論是白天入侵還是夜間偷襲,德軍飛機總是遭到重創。原來,英國建立了一個包括偵察警戒雷達、地面引導雷達、飛機截擊雷達、高炮控制雷達和探照燈雷達等20多個地面雷達站組成的“本土鏈”雷達網,每當德軍飛機飛到離英國海岸100多公里時,就被該雷達網發現,并迅速引導英國殲擊機到最佳截擊陣位攔截。經過兩周空戰,在數量上占優勢的德軍就損失了600多架飛機。

雷達是英文Radar的音譯,意為“無線電探測和測距”。它是利用電磁波對障礙物的反射特性發現目標的一種電子裝備。通常由收發天線、發射機、接收機和顯示器組成。雷達能在黑暗和煙霧中發現遠距離的目標,為己方提供情報并在能見度很差的情況下控制火力射擊。曾有人作過統計,在二戰初期,高炮擊落一架飛機要消耗5000發炮彈。到二戰末期,盡管飛機性能已大為提高,但用雷達控制高射炮進行射擊,擊落一架飛機平均只需50發炮彈。

二戰期間,在對海、空警戒,以及炮瞄和引導攔截敵機等軍事需求的牽引下,雷達技術得到飛速發展,使戰后雷達在應用方面以驚人的速度擴展。20世紀4050年代,雷達不僅能在防空警戒中實現對目標三維數據的精確探測,而且還能對衛星和遠程彈道導彈的測量和制導實施遠距離精密測量和連續跟蹤;60年代末,雷達已從只能探測目標存在與否,發展到能精確測定目標空間位置;從只能在無雜波環境中發現目標,發展到可在較嚴重的自然雜波和人為干擾環境中發現目標,雷達成像已能得到接近光學攝影水平的高分辨率地圖;70年代,在合成孔徑雷達、相控陣雷達、脈沖多普勒雷達等主要雷達技術上又有了新的發展;80年代,雷達不僅提高了對目標的分辨能力,并從一般的分辨功能發展到對離散小目標,諸如導彈彈頭、碎片、箔條、鳥群、坦克群等目標的識別和分類、對分布大目標(大地、海洋)內涵信息的識別,而且進一步提高了雜波抑制、抗干擾、電子對抗和自適應能力;90年代以后,隨著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脈沖多普勒技術和電視、紅外、激光等光電技術的發展,新一代軍用雷達的探測距離、探測精度、跟蹤精度、目標容量和分辨能力等都有了質的提高。更為先進的合成孔徑雷達還能將目標成像,為指揮員提供精確直觀的目標信息。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體制、新類型的雷達會不斷涌現,將進一步提高指揮效能和軍隊的聯合作戰能力。

航母技術鑄造“海上巨無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大西洋艦隊司令英格索爾海軍上將,建立了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獵潛群為大西洋運輸船隊進行護航。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航母獵潛群共擊沉15艘德國潛艇,而己方只損失了3架艦載機。至此,盟軍以航母為核心構建起移動式水下、水面、空中立體護航與獵潛網,終于找到了對付“狼群”戰術的法寶,最終贏得了大西洋海戰的勝利。

航母獵潛群憑借其艦載機的遠距離偵察能力可以盡早發現潛艇,在潛艇武器有效射程以外實施遠距離空中打擊;當潛艇進入航母艦隊艦炮火力有效射程范圍內,還將受到來自海、空兩方面更強大的火力打擊。加之航母艦載機飛行速度遠大于潛艇航行速度,因而有利于對潛艇實施追擊,被發現或擊傷的潛艇很難從艦載機的追擊中全身而退。

航母并非二戰時期的產物。1910至1911年,美國已經實現了在木質軍艦甲板上起降飛機。1912年,英國率先把水上飛機搬上艦船擁有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飛機艦母。1923年,英國生產出第一艘可起降陸基飛機、具有艦島式結構的第一代現代航母“競技神”號,標志著現代航母的誕生。從1923年至1939年,美、英、日三國海軍共建造和改建各型航母26艘。

以航母為核心的海、空一體航母艦隊戰術,不僅成為海上力量決戰的主要樣式,而且以航母為核心的艦載機對岸空中支援作戰,也成為陸上作戰的有力保障,航母逐步取代戰列艦開啟了“海上航母霸主”時代。二戰結束時,美英兩國共擁有各型航母142艘。這些建于二戰中的航母,充分吸收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引入和裝備了大量的雷達、通信、水聲設備,增強了航母探測能力,自身還加裝有大量的對空防御武器,并普遍安裝有彈射、阻攔設備,提高了艦載機起降率和安全性。

二戰后,美、英兩國海軍航空母艦多數退役,少數進行現代化改裝,并著手集中研制新型航空母艦和艦載機。自20世紀50年代起,航母普遍采用斜角飛行甲板、大功率蒸汽彈射器,舷側起降機、新型助降系統和攔阻裝置等,裝備了艦空導彈、防空火炮、反潛武器,以及先進的探測、通信、導航和指揮自動化系統;60年代,出現了核動力航空母艦;70年代,出現搭載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中、小型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80年代,主要是發展多用途航空母艦;90年代以后,著力實現航母信息化集成建設。21世紀以來,航母的發展強調必須有機地融入到聯合作戰力量體系之中,不僅要求實現航母戰斗群內部的信息集成,更強調與其他軍種作戰力量的信息集成。同時,艦載機也向著多機種信息化集成方向發展,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反潛機、加油機等支援機種比例逐年增加,使艦載機整體編隊的作戰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聲納技術探測水中目標

1943年5月,大西洋爭奪戰進入決戰階段。5月11日下午,“赫斯佩魯斯”號驅逐艦上的盟軍護航隊司令唐納初·麥金太爾海軍上校警覺地眺望著前方波濤洶涌的洋面。突然,聲納軍士考斯特報告:“右后舷發現一艘敵潛艇正急速下潛。”麥金太爾立即命令驅逐艦全速撲向敵艇,15秒鐘后,第一波次深水炸彈被投入水中。與此同時,水下的“U-223”號潛艇為了甩掉英艦聲納的搜捕,采取低速行駛。然而,這并沒有逃脫聲納的追蹤,隨著“噠-噠-噠”潛艇反射波在聲納器中回響,麥金太爾很快就捕捉到潛艇的準確方位,一聲令下,第二波次深水炸彈又被投下去。一連串的爆炸發生了,“U-223”號潛艇被迫浮出水面,以失敗告終。這場海戰短暫的片斷,反映了聲納技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潛戰中的重要作用。

1490年,意大利著名畫家和發明家達·芬奇曾記述了“把兩端開口的長管插入水中聽測遠處航船”的方法,這是聲納技術的最早雛形。聲納技術的起源雖然歷史悠久,但“聲納”一詞卻是在二戰中出現。顧名思義,聲納是一種利用聲波探測水中物體,進行水聲通信、導航和水中武器制導的電子設備。

在二戰歐洲戰場,為爭奪對大西洋的控制權,同盟國和軸心國都大力發展水下攻擊和反潛能力。聲納技術作為導航和探測水下艦艇活動的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國艦艇裝備中,隨后又相繼出現了航空聲納和海岸聲納。據不完全統計,二戰歐洲戰場被擊沉的潛艇中有60%是通過聲納技術發現的。

二戰之后,隨著潛艇技術性能的迅速發展,下潛深、航速快、攻擊力強、噪聲小的核動力潛艇出現,對聲納技術提出嚴峻挑戰。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于電子、計算機、新材料和探測等高新技術在聲納裝備中的應用,較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聲納技術已經顯露出探測距離遠、定位精度高、搜索速度快、監視目標多、敵我性質識別準、自動化處理能力強的特點。當今,聲納技術進一步呈現出低頻化、精確化、主動化、多樣化、智能化發展趨勢。

火箭炮技術讓“戰爭之神”更神

1941年7月14日,一列德軍軍列正向奧爾沙城鐵路樞紐站開來。突然,遠處幾十條“火龍”騰空而起,呼嘯著撲向車站。隨著一連串的爆炸,軍列硝煙四起,德軍傷亡慘重。這就是蘇軍新式武器BM-8火箭炮連的第一次齊射,僅用了10秒鐘,就宣告了這場戰斗的勝利。

炮兵,以其強大的火力在戰爭史上贏得了“戰爭之神”的美譽。二戰中,作為炮兵家族新成員的火箭炮,以其更強大的火力和出色的表現,成為炮兵行列的突出代表。

BM-8火箭炮,又稱“喀秋莎”火箭炮,是蘇聯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研制的。二戰初期,為了對付德軍可能的侵略,蘇軍決定研制一種殺傷力較大的新式兵器,對敵人實施密集突擊。1939年研制成功第一門火箭炮樣品,隨后經過改進,開始少量裝備部隊。“喀秋莎”火箭炮采用電打火,點燃后,火箭彈沿滑軌向前滑行一段距離,賦予火箭彈確定的射擊方向,以準確命中目標。這種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炮有8條發射軌道可掛16發火箭彈,一次齊射具有極大的殺傷破壞力。由于其射擊效率高,齊射聲音獨特,炮彈爆炸后的殺傷力和震撼力遠比當時的其他火炮大得多。此外,針對火箭炮發射時容易暴露目標的弱點,蘇軍將火箭炮安裝在卡車上,以便迅速轉移。

從蘇軍組建第一個火箭炮兵連起,到二戰結束,火箭炮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威力。1943年1月10日,蘇軍的一個火箭炮兵師對斯大林格勒郊區被圍的德軍集團實施攻擊,一次齊射便殲滅了德軍坦克35輛、炮兵連近80個、汽車250多輛。

二戰以后的半個多世紀里,蘇聯(俄羅斯)在“喀秋莎”的基礎上研制了多種新式火箭炮。未來火箭炮的發展趨勢是,研制和發展射程遠、威力大的中型和重型火箭炮;發展可攜帶高爆炸彈、化學彈、破片式靈巧子彈、靈巧式燃燒子彈及可布設地雷、可末制導的戰斗部;廣泛采用自行化裝填系統、先進的火控系統,實現自動測量、自動定位、自動瞄準,做到快速確定和裝定射擊諸元、快速發射修正、快速撤離。

通信技術鏈接戰場“順風耳”

1944年1月22日,安齊奧登陸戰拉開序幕。登陸前幾天,英國通過其控制的德國間諜,發報給德軍情報局,編造了盟軍在北方發動登陸作戰的假信息。英國無線電臺也發出“艦隊起航”命令,顯示盟軍將對挪威采取軍事行動。德軍最高統帥部緊急調動海、空軍力量向挪威增兵。而此時,盟軍艦隊卻調頭駛向地中海,將攻擊矛頭直指安齊奧。英國在地中海和中東地區的無線電臺,又使用德軍能夠破譯的密碼,與意大利地下抵抗組織和特工人員頻繁通信。德軍電子偵察收到并破譯了這些電報后,立即作出反應,這就造成了羅馬至安齊奧之間的兵力空虛。22日午夜剛過,英美登陸艦隊駛抵安齊奧海域。拂曉前突然發起登陸,輕而易舉地登上了安齊奧灘頭,僅傷亡百余人就取得了勝利。通信技術在這場登陸作戰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快捷的遠程通信技術產生于19世紀后期,1895年,意大利人馬可尼和俄羅斯人波波夫分別研制成功無線電收發報機;1897年,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機。一戰期間,長波是惟一實際應用的通信波段。1922年以后,單邊帶通信技術開始推廣。二戰前,超短波通信嶄露頭角,并出現了無線電接力通信。二戰期間,短波、超短波電臺、無線電接力機、傳真機、載波機、微波站和有線電通信支線等大量應用于戰場,成為實施指揮的主要手段。與此同時,通信對抗技術也應運而生。

通信技術在二戰多次重大戰役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其作用主要還是保障戰略警報信號和情報信息的傳遞,保障實施有效的指揮,保障戰略后方的通信聯絡,通信始終處于作戰保障地位。二戰后,接力通信、微波通信、散射通信、地(海)纜通信、衛星通信、光纖通信、移動通信、數據通信等相繼投入使用。通信技術呈現出通信接口標準化,傳遞體制數字化,傳輸信道寬帶化,傳遞設備綜合化,通信網絡智能化,網絡結構柵格化等特點;不僅可以將無線電臺網、戰術衛星通信網、無線電移動通信網、野戰地域通信網及升空平臺、聯合信息分發系統等組合起來,而且可以實施準確、多維、實時、可靠的信息傳遞。1973年,美軍研制成功三軍戰術聯合通信網;1982年,英軍建成了代號為“松雞”的野戰通信網。美軍還構建了多種功能強大的通信數據鏈。

隨著新軍事變革的不斷深入,通信技術及設備的全頻段、多層次和多手段,使其在信息化戰爭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將告別以往獨立于武器裝備之外的保障地位,成為一體化武器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告別以往僅屬于作戰指揮保障體系,發展為融入指揮控制系統的關鍵要素;告別以往支撐戰斗力生成的助手角色,躍升為直接參與作戰的重要力量。

導彈技術首開精確打擊先河

1944年6月14日凌晨兩點,夜幕籠罩下的英國倫敦南部潘斯德·卡門地區一片寂靜。突然,一陣空襲警報聲把居民從夢中拉進了恐怖的迷惘之中。天空中的一個小亮點斜著落向地面,數十秒鐘過后響起震耳欲聾的爆炸聲;9月8日晚,凄厲的警報聲再次撕破倫敦的夜空,人們還來不及進入地下室和防空洞,周圍便響起了猛烈的爆炸聲。倫敦的防空部隊接到還擊的命令后,數百門防空火炮對著茫茫夜空吐出了一串串火舌。然而,盡管有探照燈的巨大光柱和上百名防空觀察者的眼睛對空搜索,卻沒有發現敵轟炸機的一絲蹤影。

這些既像又不像飛機和炮彈的來襲物,就是現代導彈的鼻祖——用自動駕駛儀操縱的“Vl”巡航導彈和“V2”彈道導彈。從德軍第一枚導彈落地至1945年3月短短的幾個月內,法西斯德國先后向英國首都倫敦和歐洲大陸發射“V1”導彈8070枚、“V2”導彈4320多枚。導彈是依靠自身的動力裝置推進,由制導系統導引、控制其飛行軌跡,并將戰斗部導向目標的武器。導彈技術在二戰中產生,并在實戰中運用。二戰以后,導彈武器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20世紀60年代,導彈被許多國家作為尖端武器收入武器庫,并開始規模性地投入作戰使用;70年代以后,導彈武器成為各國軍隊的常規裝備、進行遠程作戰的主戰武器之一。

當今,導彈武器由單一戰略導彈部隊使用,發展成為陸、海、空軍和防空部隊全部裝備;作戰方式也由過去單一的襲城戰,發展為打擊多種點、面目標的攻防作戰;殺傷破壞能力由過去單一的非核或核,發展成為常規與非常規可以并用或互換、威力大小兼備的武器;作戰能力由過去單一型進攻,發展為同時具備進攻和防御能力的導彈武器系統;攻擊距離由當初的幾百公里,發展為近到幾公里、遠到上萬公里的各種不同距離。

密碼技術開辟神秘戰場

1940年8月13日,作為“海獅計劃”的前奏,德國空軍對英國本土發動了大規模轟炸,計劃在9月17日前把英國空軍主力予以殲滅。然而,當時的英國空軍寧愿承受民眾指責,卻每天只派少量戰斗機抵御占壓倒優勢的德軍的進攻。直至9月15日,英國空軍才大規模出動,從而取得了“不列顛戰役”的勝利。勝利后,英國民眾并沒有放過“保守”的戰斗機司令道丁空軍上將——年底,他被調離指揮職位,又過了一年,他被塞進了退休人員名單。是道丁真的指揮不力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當時無權公開使用他掌握的惟一的辯護證據——“超級機密”。

所謂“超級機密”是指二戰期間,英國聯合波蘭、法國成功地破譯了德國的高級密碼,從而獲取了大量德軍的核心機密。但是為了保密,當時這種密碼破譯和情報傳遞行動被冠以代號“超級機密”。二戰前后,密碼由手工作業過渡到使用機械、電動方法的密碼機。有密碼就有解碼,即密碼破譯,對截獲的加密通信信息進行分析還原,亦稱密碼分析。破譯是通過破解偵察對象的密碼,從中獲取情報的手段。

“超級機密”正是來自英國的密碼分析人員對德軍“恩格尼瑪”密碼的解譯。二戰爆發前,波蘭、法國和英國通過特殊手段初步搞清了“恩格尼瑪”密碼機構造及原理,天才的英國數學家圖靈設計出了“恩格尼瑪”的克星——“炸彈”式譯碼機。1940年春,英國布萊奇利莊園密碼分析中心運用“炸彈”式譯碼機開始獲取大量德軍高級密碼情報。道丁正是根據“超級機密”洞悉了德國空軍的企圖,從而盡可能地保存實力,并巧妙地運用有限的飛機對付各波次的進攻。由于英國空軍“不列顛戰役”的勝利,希特勒決定無限期推遲“海獅計劃”,“超級機密”為保衛英倫三島起了重要作用。

雖然1940年到1941年,德國軍方又先后啟用了兩種新型密碼機,但是經過布萊奇利莊園分析人員的努力,到1942年初已對其內部構造了如指掌,并造出了一臺模擬機。1943年年底,新型譯碼機“巨人”電子計算機在布萊奇利莊園裝配成功。二戰結束時,已有10臺“巨人”屹立在布萊奇利莊園。它們一共破譯了約6300萬字符的德國高層密電。特別是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由“巨人”獲得的“超級機密”,提供了德軍關于這次戰役的全部命令。

二戰后,密碼學理論和密碼編制方法、密碼裝置都有劃時代的發展。當然,密碼破譯技術也得到了飛速進步并受到一些國家的高度重視。未來,加密技術和密碼破譯技術都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航空技術孕育空中新軍種

刺耳的警報聲突然劃破了城市的寧靜,驚恐的人們四處逃散,城市各個角落的高射炮在天空布滿了“火網”,然而這卻無法阻止來自空中的攻擊,爆炸聲連綿不斷,巨大的火柱此起彼伏……這就是二戰期間經常出現的一幕,給城市帶來毀滅性打擊的就是戰略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尤其是對能夠擁有更多的載彈量、能夠更遠地深入敵方縱深、擁有更強生存能力的強烈需求,推動了戰略轟炸機技術以及與之相配套的遠程戰斗機技術、投彈技術的不斷進步。1934年,美國研制了航程1020英里、載彈量2000磅的多引擎的B17戰略轟炸機,之后在該型號基礎上不斷改進的B17E成為主要使用的航空武器,以幾百架甚至上千架密集編隊對法西斯德國進行遠程密集轟炸。在歐洲戰場,盟軍的轟炸機,極大地打擊了法西斯德國的軍事工業、社會經濟,削弱了其戰爭能力。

為了減少轟炸機損失,與德國截擊機對抗,盟國大力發展遠程戰斗機技術,1943年12月,首次參加護航的北美P51“野馬”式遠程戰斗機,終于結束了盟軍護航機對德軍截擊機的劣勢。為挽回行將失敗的命運,德國在戰爭結束前夕,發展了世界上獨有的噴氣式飛機,但數量太少,并沒有對戰局產生影響。同時,對轟炸精度的需要,促使諾登轟炸瞄準具的發明,使轟炸由以前的飽和轟炸開始向較為精確的轟炸轉變。在轟炸機技術基礎上衍生出的空運等技術,不僅是二戰盟軍后勤保障的重要一環,而且在諾曼底登陸中展現出其在大規模空降作戰中的重要作用。

二戰結束后,空中力量成為一個新的軍種。航空技術的日漸成熟,使戰場開始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立體化特征。戰后航空力量被廣泛運用于戰略與戰術的各個層面。洲際戰略轟炸機作為核武器投射的工具,成為戰略核力量中重要的一支。而戰斗機也向一機多能發展,到目前已發展到第四代戰機,成為具有隱形能力、殲轟一體、超音速巡航、遠程打擊等超強作戰能力的空中平臺。預警機技術也成為預警控制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大型運輸機技術更是成為現代作戰遠程投送、機動作戰的核心之一。

潛艇技術拓展水下戰場

二戰中,潛艇共擊沉大、中型水面艦艇300余艘,運輸船、商船約5000艘,計2300余萬噸,占各國運輸船總損失噸位的62%。在大西洋海戰中,英、美兩國為了對付德國潛艇,出動獵潛艦艇2000多艘和飛機數千架,投入反潛戰的人員達幾百萬人。英、美對付德國一艘潛艇,平均動用25艘艦艇和100架飛機;對付一名德軍潛艇人員,平均使用100名反潛人員。

潛艇,是能潛入水下活動和作戰的艦艇,亦稱潛水艇。它主要有艇體、操縱系統、動力裝置、武器系統、導航系統、探測系統、通信設備、水聲對抗設備、救生設備和居住生活設施等。潛艇能利用水層掩護進行隱蔽活動和對敵方實施突然襲擊;有較大的自給力、續航力和作戰半徑,可遠離基地,在較長時間和較大海洋區域以至深入敵方海區獨立作戰,有較強的突擊威力;能在水下發射導彈、魚雷和布設水雷,攻擊海上和陸上目標。但其自衛能力差,缺少有效的對空防御武器;水下通信聯絡較困難,不易實現雙向、及時、遠距離的通信;探測設備作用距離較近,觀察范圍受限,掌握敵方情況比較困難。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潛艇就被用于作戰。一戰后,潛艇的數量不斷增加,種類增多,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共有潛艇600余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潛艇戰術技術性能有很大改進。排水量增加到2000余噸,下潛深度100200米,水下最大航速710節,水面航速1620節,續航力達1萬余海里,自給力12個月,裝有610個魚雷發射管,可攜帶20余枚魚雷,并安裝12門火炮。戰爭后期,潛艇裝備雷達、雷達偵察儀和自導魚雷,德國潛艇還安裝用于柴油機水下工作的通氣管。潛艇戰斗活動幾乎遍及各大洋,擔負攻擊運輸艦船、水面戰斗艦艇和偵察、運輸、反潛、布雷和運送偵察、爆破人員登陸等任務,對戰爭產生了一定影響。

戰后一些國家為增加續航能力,把常規動力改為核動力并裝備了彈道導彈。于是,潛艇再不是只與海戰力量有關,而是影響軍隊整體實力,成為一支戰略打擊力量。

潛艇在海軍中服役時間并不長,但它卻以強大的攻擊力、頑強的生命力、良好的隱蔽性,引起了世界各海軍大國的注意,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作戰艦艇。未來,隨著各項新技術在潛艇上的應用,昔日“水下殺手”將更難以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