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

第226章鄭和下西洋

這一天,張言希就沒干別的事,就在那賞心悅目了,看這位機器人帥哥,做飯,工作,鬼迷心竅的她,還在網上下單了幾幅眼鏡,眼鏡框,還有帶鏈條的,想象是一片美好啊!

“大家今天早上好!”

獨孤皇后:早上好,張姑娘!

馬皇后:早上好,張姑娘!

武則天:早上好,張姑娘!

“今天就是第五,六位皇帝的排名了,不知道大家心里有沒有人選呢?我們今天先聊聊這第六位皇帝!”

雍正:別人不好猜,我到能猜出一二,這始皇帝沒得說肯定是第一,這二三四我覺得是漢武帝,唐太宗,和明太祖這幾位,排名就不清楚了,這五六位置,我覺得是漢高祖和永樂大帝,哪個第五哪個第六可就不好排了!

劉邦:你這個雍正我看帶的是大清的牌子,你比那個康熙強,幾次發言都有點水準!

雍正:漢高祖高看了!

朱棣:本人也覺得能上榜,那這位雍正皇帝,說得確實有幾分道理,就不知道我老朱排的是六還是五,我想我應該是第六吧!

朱元璋:排第六也是相當不錯了,我大明入兩個前十,不錯,真不錯!

劉啟:那我大漢是不是入了三個,這可真給大漢長臉了!

曹操:厲害了!要是這雍正說得對,這大漢可不是入三個嗎!

楊堅:這大漢確實強!

“雍正皇帝其實都說對了,就是不確定排名而已,那我們就聊聊第六位杰出皇帝——永樂大帝朱棣。”

“這位皇帝,大家也是了解不少了,那也就主要說功過。”

“永樂大帝也是一位富有爭議的皇帝,在你們眼里這皇帝的能力看的就是功績,朱棣雖然有過,但功大于過,這是榮耀。”

“而我們后世人呢,雖然功績很重要,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東西,那是“遺產”,為什么我經常稱朱棣為永樂大帝而不是明成祖,這源于朱棣的一份成就《永樂大大典》。”

“《永樂盛典》是朱棣的一個成就,為后代的歷史考究和文化遺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永樂大典》匯集了七八千種古今圖書,涵蓋的內容和知識甚廣,而朱棣匯集《永樂大典》的初衷是彰顯國威造福后人,而這部巨著也確實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完成了朱棣的理想和目標。”

“然而朱棣給后世留下的“遺產”還不止這一個。”

““翻修長城”是朱棣在位期間為種花國為后代做出的另一貢獻。”

“我們都知道始皇修建長城,但其實我們那天在京都所看到的大部分是“明長城”,也就是朱棣在位期間翻修過的長城,其工作量之大是始皇修建時的數倍乃至數十倍。”

“如果沒有這一舉動,或許當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只是殘破的瓦礫和風吹遍野的塵土。”

“如果說秦始皇“生下”長城,那朱棣就是將其養大成人的那個角色。”

“其次,就是大運河,我介紹坑二代隋煬帝的時候說過,這條大運河,用了沒多長時間就堵了。”

“朱棣后來疏通了大運河,也被后人們評價為“善舉”,雖然其初衷是為了讓運往BJ的糧食和物資能夠順利且快速的達到,但這一舉動不僅實現了這一目標,其對種花國南方和北方的經濟發展以及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三點主要說的是對后世的影響,要說皇帝排名,看功績,這光武帝和永樂大帝肯定得換一換了,永樂大帝的過,還是很多的,要是看“遺產”那朱棣排第六也是沒問題的。”

“我們在來說說朱棣執政期間的政策。”

“朱棣登基后,建都于BJ,差點把這個忘了,朱棣留下的“紫禁城”也算是“遺產”。”

“上位之后呢,就開始征戰蒙古鞏固明朝的中原地位,占領安南擴大中原領土。”

“同時,在官僚體制上也進行了重大的改革,讓朝局形式更加穩定。”

“打仗什么的等會在好好聊聊,我先說個總結。”

“朱棣最大的政策,應該是外交這方面。”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繼續延續朱元璋時期的民間“海禁”政策,并恢復明州、泉州、廣州三個市舶司的管理,并對海外各國敞開大門以歡迎各國想明王朝朝貢。”

“朱棣規定“諸藩國遣使來朝,一皆遇之以誠,其以土物來市易者,悉聽其便”。”

“除了繼續延續貢賜貿易,朱棣主動派遣鄭和下西洋,大力發展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關于鄭和下西洋無論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說法,還是由于明成祖因覺得自己的帝位取得的不夠光彩而宣揚君威的說法,個人認為或許都多少有其道理。”

“但無論出于何種目的,鄭和下西洋的結果,無疑是客觀上大大推動了國家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發展。”

“我現在就主要想講講鄭和下西洋這方面,這段歷史對后世影響也是頗深的。”

“鄭和原姓“馬”,出生于云南昆明州,回族人,祖上四代信奉伊斯蘭教。”

“鄭和幼年,明軍攻入云南時被俘,成為太監被送到燕王府去侍奉當時的燕王朱棣。”

“后來燕王起兵靖難,鄭和隨成祖出征,屢立戰功并被賜姓“鄭”。”

李隆基:我!這位還是太監呢!

程咬金:一個太監對后世影響大,這很難想象!

“明成祖即位后,鄭和被提升為內官監太監,受命帶領龐大的艦隊出訪西洋各國。”

“朱棣選擇鄭和出訪西洋各國也是有原因的,要不然也不能是一個太監出使各國。”

“別看鄭和是個太監,人家軍事經驗很豐富,而且驍勇善戰,還有鄭和信仰伊斯蘭教,更方便出訪伊斯蘭教國家,鄭和入宮后,受到影響后同時信仰佛教和道教。”

“明代時主要以婆羅洲為界,文萊以東稱為“東洋”,文萊以西成為“西洋”。”

“這樣一來鄭和就被任命為出使西洋的正使,率領使團從永樂三年開始到宣德八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