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田

第十六章:割艾草折柳條

“煤油剩的不多,咱還是省省吧,丫丫要點燈干嘛?你想要啥,娘去拿給你。”丫丫娘抬起頭看著丫丫。

“娘看不見。”丫丫用手指了指于氏和她身上縫補的衣服。

于氏聽丫丫這么說,心里頓時一暖,“丫丫這是知道心疼娘了,”說完把衣服先放在一邊,抱起丫丫,“娘能看得清,娘這活計都做習慣了,就是抹黑也能琢磨著給補得上。”

于氏愛惜的摸了摸丫丫的頭和臉蛋,“小小年紀知道心疼人了,這娘呀是沒白疼你,受的苦也就值了。”于氏笑著自己念叨著。

丫丫聽了,心里暗暗的想著,以后自己一定好好的多掙銀錢養家,讓丫丫爹娘過上好日子。

丫丫讓于氏這么抱著,小孩子覺多,丫丫想著想著心事,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丫丫一早是丫丫爹叫起來的,“丫丫,你和爹去上山割些艾草回來,順路再折些柳條。今天過節,你早起出去走走路,把這一年的病呀災呀的都走沒了。”

一早一晚天氣涼,要出門是要準備厚實一點的衣服。丫丫爹一邊幫著丫丫找衣服,一邊和丫丫解釋。

端午節用新割的艾草洗臉,把折下的柳條掛在房前,或者門上,寓意著去病去災,風調雨順。

丫丫爹和丫丫去主屋和做飯的丫丫娘打了聲招呼,就出發了。

黑這天,丫丫爹領著丫丫,出了村子,向山上走去。丫丫爹對上山的每棵草木都是熟悉的,知道哪里有艾草,就徑直往前走。

一路上還遇到了同村的早期割艾草的人,丫丫爹打著招呼,說幾句話。

此時黑著天,腳下有著濕濕的露水,弄的丫丫鞋子和褲腳都濕掉了。但是丫丫的心情卻是極好,清新的清冷的空氣,露水滋潤草木的清香,加上蟲鳥歡快的嘰嘰喳喳的叫聲。偶爾遠處行人的腳步聲,或者細細的說話聲,湊到一起,心里莫名的舒坦。

“到了,這塊就是艾草了。”丫丫爹停下來,伸手折下一枝莖葉,放在鼻子旁聞了聞,“就是這塊沒錯了。”

“丫丫你在這塊能折多少折多少,爹爹用刀子割些。”

丫丫就蹲下來,在丫丫爹旁邊開始折艾草。

丫丫爹看著自己的閨女蹲在地上,小手用力的折呀拽呀,就笑著對丫丫說,“爹讓你折艾草呀,就是讓你湊個熱鬧,圖個吉祥,你別把手喇著了。”

丫丫知道丫丫爹是想讓她沒病沒災的,這艾草和柳條民俗有這寓意,就一早領著她來。“我知道的爹,我會加小心的。”

“嗯,你就蹲在這慢慢弄,天還黑著,你別亂走動。”

不一會,丫丫爹就割了一大抱艾草,用幾縷艾草擰了個繩子,把這些艾草捆起來,用手提著。

“這些就夠用了,”丫丫爹說著,“咱們再去下邊的溝邊上折幾株柳樹條,回頭插在大門口屋門口。”

丫丫爹又在溝邊上折了幾株柳樹條,就開始家去了。丫丫爹給丫丫兩株長的柳條,讓丫丫拿在手里玩。

此時天灰蒙蒙的了,要亮天了。

于氏已經做好了早飯,正在門口張望著,看到丫丫爹和丫丫從上山下來,也就放了心。

早飯一般都是丫丫娘做的,自從于氏嫁過來,做飯這件事趙老太太和趙家大娘就慢慢的松了手。有時候趙家大娘也和于氏一起,有時候打發娟姐來,幫著做點零活。但大多數時候都是于氏自己。趙老太太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現在不太管后院的事。

于氏也不爭記,于氏自己在娘家的時候苦日子過慣了的,這些活計自己也做得來,除了忙點累點,也就不計較。

一般丫丫爹都是和于氏一起起的,挑水弄柴的,掃掃院子和門外,有時候給菜園子松松土,澆澆水。一個早上兩口子就忙起來。

丫丫爹剛回來就放下艾草和柳條,拿起了院子里的笤帚掃起了院子,讓丫丫自己在旁邊玩。

此時趙老太太也起來了,在院子里坐看看右看看,看到丫丫爹弄回來的艾草和柳條,“這一大早還領著小丫頭去上山了,也不怕凍著,再有個頭疼腦熱的,你們兩口子還不得給我氣受呀。”

上次丫丫生病只在趙老太太跟前多念叨了幾次,念叨了也沒用,趙老太太也沒拿出銀錢來給丫丫看病。丫丫爹一聽自家娘說話的口氣,心里有點不好受,但還是小聲的回了。“給穿的多,小孩子多走走跑跑的對身體好。”

趙老太太不說話了,丫丫在遠處聽了,假裝沒聽見,繼續蹲在地上玩柳條。

丫丫想把這柳條彎起來,再在四周放些花花草草,弄個花環。

不一會后院趙家大爺一家就來了,趙家大爺看著院子里的艾草和柳條,“這是老二弄的吧,這老二天天起的早,我還打算早起去弄艾草和柳條呢。沒成想,今年還是讓老二搶了先。”

“你要是想去,早就去了,用在這念念叨叨的。”趙老太太知道趙家大爺也是鬧嘴說說。

趙家大爺嘿嘿一笑,也不辯解,就拿了柳條,讓華哥把門上,屋檐下能插柳條的地方都插上柳條。

趙家大娘也和趙老太太一起,挑揀出些干凈的艾草,放在洗臉盆里,放上水,一茬一茬的洗臉。

等換了四盆洗臉水,大家都洗過臉了,還剩下些艾草。

“剩下的這些,收起來曬著,到時候點著了熏蚊子。”趙老太太說著,就讓趙家大娘把剩下的艾草擰成繩子,掛在向陽的房檐下。

趙家小叔也起來了,幫著插柳條。等插的差不多,丫丫娘從廚房出來,說飯菜都擺好,可以吃早飯了。

今日早上吃的還是粽子,昨天煮粽子的鍋一直都煮著粽子,沒有撈出來。

洗好的野菜,蔥,還有大醬。有兩小盤子腌制好的腌菜,還熬了小米粥,每人還分了一個淡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