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這歇斯底里,痛哭流涕的樣子。
不是偽裝。
正因為發自肺腑,才震撼到了每一個人。
莊戶們個個流淚,想到從前經歷的苦痛,個個捶胸跌足,幾乎要昏死過去。
文學院的生員們,也俱都沉默了,他們在西山學習,早已將新學奉若圭臬,可偶爾,也會有動搖的時刻,今日聽了劉瑾的話,內心更為堅硬,他們似乎有一種,自己確實走在了正確道路的感覺。
他們不只更深信自己,更是對這些夸夸其談的清流,生出了無比的輕蔑。
從前不覺得他們可惡,反而偶爾,聽他們大談風骨,甚至對某些清流,也會滋生敬仰之心,現在……卻突然有一種,被人揭去皮之后,輕蔑的感覺。
世上在大的道理,也經受不住劉瑾和這些莊戶們的泣告和哀訴啊。
有人憤怒的道:“大明天下百二十年,再以上追溯,我等讀史,只看到的,是血淚斑斑,是道旁的無名之骨,是數不盡的不幸,哪怕是大治天下時,又有什么改變?錯了,此前的學問,統統都錯了,圣人要的大治之世,若只是如此,那么這大治之世,要之何用。民為本,念誦了上千年,可最慘的是民,血淚斑斑的是民,受寒的是民,餓肚子的還是民,這就是民為本嗎?我輩讀書,是尋求富民、護民的大道,這才是圣學的精髓,此前的圣學,教授出了什么?可惡的程朱!”
眾生員憤怒起來。
人是有良知的!
有人紅著眼圈,握緊了拳頭。
同理之心,再簡單不過是道理,就如今日這般,聽到了這個麻子的訴苦,每一個人,都會滋生不滿和憤怒。
劉瑾抱著劉文善的大腿,宛如找到了世間的大道正理。
這自王守仁學說中,衍生出來的泰州學派,其實一開始,就對于無數底層,和有過不幸經歷的人,有致命的吸引力,迅速的壯大,甚至在被朝廷打壓的情況之下,依舊不斷的膨脹,吸引了大量的農夫、樵夫、陶匠、鹽丁拜入門下。
劉瑾吃過苦,這痛苦的記憶,銘刻進了他的骨子里,揮之不去。因而他聽了這一堂課,突然有一種頓悟的感覺,因為這里的每一句話,都說進了他的心坎里,他看著劉文善,宛如劉文善身上發著光,劉瑾再沒什么猶豫了,他孤苦無依,哪怕是很快成為太子身邊的紅人,卻也每日需防備身邊的明槍暗箭,他本是個渾渾噩噩的人,有點變態,他既為自己是個閹人而自卑,可同時,又因自己漸漸得勢而曾自鳴得意過。
他在東宮里,雖是伺候著太子,可也算是享用了榮華富貴,可與此同時,他又吃盡了苦痛。
想到此前的種種,他已是哭的昏天暗地。
劉文善看著他,摸了摸他的頭,道:“快起來,你叫什么名字?”
“學生叫劉瑾。”劉瑾叩首。
劉瑾……
弘治皇帝覺得耳熟。
他側目看向朱厚照和方繼藩。
此時弘治皇帝的眼眶泛著淚,劉瑾催人淚下的控訴,讓他實是震撼:“此人……有些耳熟……”
朱厚照也有點懵,他雖認出了劉瑾,可是……這狗東西,居然跑來……
方繼藩心里卻是嘆息。
可憐的娃啊,說實話,對于閹人,方繼藩雖口里罵死太監,卻一般都痛恨不起來。
這個時代,人們對于閹人是極蔑視的,文人們更是對他們痛恨無比,他們認為閹人們不過是通過自殘的方式,進入宮中,來謀求富貴罷了。
可這世上,哪一個被家人狠心的閹割,送入宮中的人,為奴為婢,斷子絕孫,只是單純的求取富貴呢?不過是活不下去了而已,他們是被自己的至親遺棄的人,而后又被整個社會所孤立,在宮中哪怕能吃飽飯,可伴君如伴虎,又何嘗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是太子跟前的那個伴伴,陛下忘了?”方繼藩輕聲道:“就是當初陛下特意褒獎過,說此人深入虎穴的劉瑾,這劉瑾,竟是逃出了生天,活著回來了,這一次,天花能夠救治,便是因為,劉瑾的身上,帶來的解藥,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弘治皇帝深吸了一口氣,喃喃道:“原來是這個人,此人……倒不失為忠義,竟也能明白如此事理。太子……”
朱厚照突然覺得面上有光,自己跟前的奴婢,都比這些翰林強呢,朱厚照想要叉起手來,習慣了,可手剛要提起,卻又乖乖放下去:“兒臣在。”
弘治皇帝道:“好好善待此人,此人,比其他宦官,有出息的多。”
“噢。”朱厚照頷首點頭。
經歷了兩場離別,劉瑾在朱厚照心里,分量本就不輕。
劉文善頷首:“自此之后,我便是你的恩師了。”
劉瑾一臉渴望,得到了劉文善的肯定,突的淚水泛濫而出:“學生叩見恩師。”說罷,朝劉文善磕頭。
劉瑾看了一眼劉文善,突又道:“先生姓劉,學生自也姓劉,五百年前是一家,現在學生拜入先生門下,往后,先生就是學生的爹了,學生以后叫先生干爹。”
這是太監們的傳統啊。
文人愛以師生相稱。
而太監們,卻有隨便認爹和兒子的毛病。
劉文善一笑,能說個啥,他只覺得這個麻子,很可憐,也覺得此人,很有悟性,他是第一眼看到這個麻子來聽課,可方才對于楊雅的指責,卻無不都是對新學最精彩的詮釋。
劉文善抬眸起來,而后正色道:“吾繼續授課吧。”
他輕描淡寫,而后道:“若是不愿意聽,不認同的,可以出去!”
他手指了門口。
這話,是對這些翰林們說的。
你們不愛聽,就不要在此打擾別人聽課。
劉瑾二話不說,眼睛里掛著淚,卻是笑嘻嘻的尋了位置跪坐下,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其他的生員,也都肅容,紛紛跪坐。
楊雅覺得劉文善的話,極刺耳,方才那無數人的憤怒,真的嚇著他了,他無法理解,為何有人對自己,竟有如此滔天的仇恨。
他有一種被羞辱的感覺,可似乎又隱隱覺得,自己錯了,可錯在哪里呢?
現在管不了這么多了,翰林清流滋養的讀書人臭毛病,在此時發作,他冷哼一聲,轉身道:“我們走。”
這話,是對其他翰林說的。
可他其他的同僚們,卻一個個低垂著頭,羞愧的抬不起頭來。
接著,一個翰林乖乖的跪坐下。
第二個翰林,也乖乖的跪坐下。
平日清高慣了,見誰都是鄉野村夫,被人捧得太高,早已習慣了以救世主一般的心態去看庶民百姓。
而現在……他們挖了煤,開墾了土地,其實也受了苦,只是他們體會到的,不是艱辛,而是覺得自己受了侮辱。
可今日,他們聽到了劉瑾的控訴,看著無數的莊戶對他們的憤恨,他們心里,寒到了極點。
這是一種無以倫比的震撼,雖是荒誕,卻讓他們突然開始懷疑起來,是……我們錯了……
天下的庶民百姓,是這樣的看待我們?
他們決定留下來,端正態度,他們想知道,為何……他們看到的真相,是如此的鮮血淋漓。
一個又一個翰林,乖乖的跪坐下。
沒有人理會楊雅。
對他視若無睹。
甚至覺得,和楊雅為伍,是一件可恥的事。
楊雅心沉了,沉到了谷底。
他孤立無援,顯得有些茫然,想要憤怒的拂袖而去,卻又臉一紅,各種不甘的情緒,涌上他的心頭,無數的目光,都看向劉文善,而劉文善,低頭,在預備著接下來要講授的內容,對一切,視若無睹。
楊雅腦海里,走馬燈似得,變換了無數在西山的畫面。
突然,他苦笑。
他輸了,數十年的驕傲,蕩然無存,翰林的身份,并沒有給予他絲毫的榮耀,竟有些可恥。
他雖不甘,卻突然摘下了頭上的烏紗。
這烏紗帽,他一直都戴在頭上的,哪怕是開墾的時候,他這是要讓人知道,自己乃是官,是高貴的存在。
可現在,烏紗帽摘下,輕輕的放在了地上,楊雅順勢,也老老實實的跪坐了下來。
他終究還是不能心安理得的,走出明倫堂。
劉文善開始授課,明倫堂里安靜的出奇。
哪怕是弘治皇帝。
劉瑾和那些莊戶的話,至今還存在他的耳畔。
這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弘治皇帝也跪坐了下來,用心的聽著。
從前,他對待任何學問,都是抱著帝王的心態去聽,會去分析,這樣的學問,對于帝王的統治,對于教化百姓,到底有沒有幫助。
可今日,他出奇的將自己打當做還在皇子時,那種單純學習的心態,用心的聽講。
朱厚照顯得有些不安分,在弘治皇帝身后,朝方繼藩擠眉弄眼,做著鬼臉。
方繼藩輕輕的拍了拍他的后腦勺,低聲道:“乖,別鬧!”
第一章送到,其實這樣的劇情不太好寫,人物循序漸進的改變,但又需要在合理的范疇之內,每一個人物,都要細細揣摩,操碎了心啊,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