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的安排自然是沒有的,在這個無懈可擊的安排之中,柳乘風顯然占了最重要的位置,可偏偏事情出了差錯,所以朱佑樘才苦笑一聲,隨即道:“只是可惜朝中群議洶洶,最后的結果卻是內閣那邊請朕敕封你為藩王,朕原本不想答應,可是踟躇再三,竟還是鬼使神差地點了頭。”
說到這里的時候,朱佑樘顯得有些惋惜,有些時候并非是什么事都是皇帝能夠做主,大臣們飛蛾撲火一般的認準了某事非要鬧,宮里也只能妥協。
不過朱佑樘臉上的表情卻又像是在告訴柳乘風,其實他之所以做出讓步,倒并非是因為大臣們鬧得兇,而是為了柳乘風本身,一個位極人臣的臣子雖然顯赫,可畢竟還是有憂患的,柳乘風已在現今的大明朝打了太多的烙印,朱hòu照且不說,可要是將來呢?將來若又有新君登基,想要樹立權威,那第1019章,從前的廉州乃是朝廷的半個錢袋子,每年上繳國庫的數目就有上千萬兩銀子。現在那里已經稱藩,微臣去了那里,仍舊延續其治理的辦法,不過原來朝廷的稅賦可以改為每年的朝貢押解入朝,微臣今日是皇上的臣子,現在就算稱藩,明日也還是太子的臣子,君臣之禮微臣不敢忘,所以這楚國與大明名為藩貢的體系,可是楚地名為藩國,其實還是大明朝的南疆,那里靠近南洋,若陛下不棄,微臣愿為朝廷衛戍南疆。”
柳乘風說了這么多,中心思想就是一個意思,雖然名義上改變了,可是實質還是差不多,他是靠宮里起家的,現在既然宮里敕他為藩王,那么他這個藩國肯定會比其他藩國與朝廷更親近,他柳乘風是和朝廷休戚與共的,所以對各國來說,楚國或許和他們沒有其他不同,對朝廷來說,楚國是番邦異國,可是對宮里來說,大家是自己人,同氣連枝。
朱佑樘微微頜首,道:“假若……朕說的是假若,假若有一日,大明朝出了亂子呢?朕的意思是說,若是hòu照出了亂子,你當如何?”
這個問題似乎帶著一股試探的意味,這讓柳乘風暗暗打起精神,顯然他接下來的回答很重要,無論是對皇帝還是對他自己,沉默片刻,道:“太子殿下若出了亂子,微臣愿隨時赴京匡扶太子。”
朱佑樘笑了,隨即道:“可要是有奸臣不讓你赴京呢?”
這問題讓柳乘風心里打了個哆嗦,朱佑樘的問話讓柳乘風感覺好像是在挖陷阱,專門等柳乘風往陷阱里跳一樣,皇帝出了亂子,奸臣們不讓柳乘風入京,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其實也不是無解,答案還是有的,只是這個答案有些大逆不道,說出來可能會死人的。
柳乘風在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回答,如果回答就可能承擔風險,可要是不回答,皇上這邊想冇必也敷衍不過去,沉默片刻,柳乘風正色道:“陛下,若是朝廷當真出了奸臣,即將顛覆社稷,那么微臣愿靖難平賊!微臣與太子名為君臣,實為兄弟,兄弟有難,微臣豈可坐視不理,微臣愿效周公,萬死不辭。”
柳乘風說完了這番話,腸子都要悔青了,這番話實在有點大逆不道,靖難平賊的事又不是沒有先例,燕王造反的旗號是靖難,寧王造反的旗號也是靖難,自己現在也提出要靖難了,這不是自己找抽嗎?可是很顯然,柳乘風還是毫不猶豫的說了,因為他在賭,賭他這一次說對了!
朱佑樘瞇著眼,似笑非笑的看著柳乘風,隨即莞爾一笑,道:“嗯,朕知道了。”
他只是簡略的說了一句知道,也沒有說好更沒有說壞,隨即又道:“你這一次平叛立下了大功,居功至偉,所有遠征的將士朕都要重賞,你擬定個名冊來給朕看看,好了,朕乏了,你下去吧,回家之后,隨時待詔候命,朕若是身子好一些,自會召你入宮。”
柳乘風手里捏了一把冷汗,卻是裝出一副平常的樣子點點頭道:“那么陛下要好好養身,微臣告退。”
柳乘風碎步離開,朱佑樘目送他的背影不見之后,臉色變得很是凝重,似乎在思考什么,隨即抬起眼來看了榻前的太監和女侍,咳嗽一聲道:“你們也都下去,這里暫時不必伺候。”
眾宮人紛紛行禮,一個個魚貫而出。
朱佑樘坐在榻上發了一會兒呆,過了片刻便傳出了輕盈了腳步聲,張皇后一臉疲倦的進來,勉強笑道:“臣妾聽說陛下把宮人都差遣出了寢殿還以為發生了什么事呢,怎么,陛下身子好些了嗎?你要多休息才是,瞧瞧你,又倚在枕上,還是躺著為好。”
朱佑樘卻是紋絲不動,等到張皇后靠近坐在了榻上,他才微顫顫的伸出手握在了張皇后的柔荑上,眼睛卻是目視著正前的帳子看著虛空愣愣發呆。
“朕方才召問了柳乘風。”
朱佑樘終于打開了話匣子。
張皇后為朱佑樘小心翼翼撤下了高枕,令朱佑樘平躺下去,一面微笑道:“臣妾知道,其實方才臣妾也召問了他,他這一次去江西消瘦了許多,這也難為他,跑的千里之外,又是帶兵又是打仗的,這是辛苦了他。”
朱佑樘看了張皇后一眼,終于露出了幾許笑容,不過這笑容在他病態的臉上顯得有些勉強,朱佑樘道:“朕方才試探了他一下,朕想知道……想知道他對朕對太子是否真的死心塌地,你知道,朕是天子,尤其是到了這個時候,哎……這也是萬般無奈,凡事總是要萬無一失才好。”
張皇后正要給朱佑樘掖被子,聽了朱佑樘的話柔荑不禁頓住,臉上掠過一絲僵硬,隨即問道:“陛……陛下試探的如何了?”
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張皇后顯得有些緊張,不管怎么說,柳乘風算是除太子之外這一對皇室模范夫妻最信重的一個人,若是這樣的人都疑心有什么問題,那么這世上還有誰可以相信?
朱佑樘吁了口氣,道:“朕問他,若是太子出了亂子,天下大亂,朝中出了奸臣他會怎么做?”
張皇后沒有吱聲,只是在安靜的旁聽。
朱佑樘笑了笑,道:“于是他回答,他會立即赴京絕不會遲疑。于是朕又問他,若是有人不許他入京呢?”
張皇后道:“他又如何答?”
朱佑樘有氣無力的道:“他……他說……他說他愿靖難平賊,匡扶社稷……”
聽到靖難二字,張皇后不禁低呼了一聲,其實在太祖的時候靖難這個詞還是好的,可是自從出了燕王,靖難雖然在官面上是褒義,可是私底下誰都知道,所謂的靖難是要起兵的。
到了寧王這里,靖難就成了笑話,成為了野心勃勃的王侯們專用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