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傳103春聯
明朝生活面面觀前傳103春聯
明朝生活面面觀前傳103春聯。
()因曾家大嫂遲遲才離開周家大廳,所以周家晚飯今日開得遲了些。只是正在開吃的時候,便聽到前院曾家傳來一陣陣叱罵聲,孩子哭聲,大人之間嚷嚷聲,顯然是曾家的年關比周家來說,還要壓抑,更不好過啊。
文箐見文簡很好奇向門外望,便道:“外面白茫茫的,有什么好瞧的。快吃!吃了早點兒歇息了,明日要去拜祭呢。”
文簡吐吐舌頭,徐姨娘見女兒兇巴巴后又夾了塊雞腿放弟弟碗里,心里便有點兒發笑,想著兒女終是親蜜相厚的,于是也給旁邊黑漆兒碗里也放了一大塊肉,盯著他吃了下去,卻見自己碗里被女兒夾了一塊菜,心里更是一陣暖。
次日一大早,除了周夫人由陳嫂陪著在房里沒出門,文箐他們一大家子便取了祭品到寺里祭拜周大人,過了午方才回來,文簡裹得嚴嚴實實地,仍急急地進門便叫嚷著“冷”,一頭便撲到暖炕上,回頭對黑漆兒道:“還是家里暖和啊。”
等緩過來,給周夫人請完安,便聽到周夫人問道:“明年便是大年初一,左右在家無事,要是不下雪,你們兩個明天便去街上司粥吧。”
文箐聽得一愣,沒想到這個時候周夫人仍掛念著外面的人與事,今日她經過救濟院時,發現那里大門開著,不停有難民進去,想來災民不少。
周夫人在同陳嫂道:“便是一石大米,也花不了多少錢,熬成粥卻也不少。前幾日讓李誠同救濟院那邊打過招呼了,我們施米一石。你讓曾家的一起幫著去忙乎,看看他們有空沒?”
陳嫂點點頭,只聽周夫人在感嘆:“今年是不同往年了……”
文箐道:“母親,我去吧,讓弟弟在家陪著母親和姨娘吧。”
周夫人搖搖頭道:“我見簡兒慢慢也曉事了,讓他跟著你一起去,看看災民,知冷暖,曉溫飽,要不將來成個不通世事的,將來你作姐的可難辦了。”說完,神情格外凝重地看著文簡正在折騰一只布老虎。
文箐見周夫人如今是無時無刻不想著抓緊時間來教導兒女,心里格外不是滋味。低下頭來,嗓子喑啞地道了聲“嗯”,連門外阿素端來飯食的動靜亦未曾聽得。
大年三十,便是事多,周家既是守孝,過年不如往年一應從簡,可是該辦的還得辦,比如備大飯等一應事宜。
曾嬸家的二兒媳卻是極少見地上門來了。先是說自家舅做得好些燈籠,這過大節的,想去去晦氣在前院掛燈籠,不過周家守孝,是否有忌諱?
陳嫂聽得一愣,沒想到節儉的曾家這個時候倒是不省錢了,轉而向文箐。文箐卻大大方方地道:“掛便掛唄,多掛些,我們也沾你們一些喜氣。”
陳嫂拉了曾家二兒媳到一邊,問道:“我見你們家向杰節儉,今次怎的倒是這般陣仗來了”
曾家二兒媳苦著臉道:“這也不是我家舅姑的主張,只是奈于伯母一再要求。這筆花銷自不是她家……”言下之意,便是曾家大嫂在可著勁兒敗三弟媳的家,充門面了。
接著她又小心地提了第二項事,原來是求陳管事幫著寫幾副春聯。陳管事推脫,說自己寫字可不行,可惜夫人生病中。對方聽得大失所望。
文箐覺曾家素來很少麻煩自己,想著胡蘿卜還欠人情家,便卻出了個主意,便道:“這有何難,你把紙留在這,到時讓我姨娘給寫了便是。”
曾家一直只知道周家的姨娘是個極多病的,也極少見人,偶爾在后院遠遠地瞧過一兩眼,是個極美的人,現在見陳管事不愿寫,卻由一介女流來寫,雖不知底細,稍稍有失落。也不知究竟能否寫出一手好字,將信將疑地留下紙來。
文箐拿了紙到姨娘房里,邊走邊想,原來明代這個時候已經有“春聯”一詞了,自己以前實在孤陋寡聞了。沒想到姨娘接了這個差使,起初還怕丟了丑,后來聽說是還曾家的人情,倒也勉強提了筆。寫到后來,居然寫得十分高興,便也同她說及春聯一事來。
姨娘細聲細語道:“春聯啊,這倒是很久以前就有了,只是太祖皇帝是個從小愛看書,愛對對子的,所以啊,經常喜歡寫對子。再說,這寫桃符過年的習俗遠而有之,只是那時都是讀書人家才多寫。到了咱們太祖皇帝這兒,一看桃符不就是對對子嗎,就要求天下人都過年寫了對子出來迎春節。”
文箐從前一世爸爸那里知道桃符便是古代春聯的另一稱呼,只是沒想到叫“春聯”卻是同大明皇帝朱元璋有關。嫌姨娘羅嗦,催著她快講典故。
典故是這樣的——太祖皇帝當年在南直隸時,大年初一巡視民情時,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贊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么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后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里,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么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
于是,春聯”由朱元璋起的名,并且也是他推廣開來的。皇帝的特權就是好使啊。這馬屁拍得,既得了御賜親筆對聯,還能得三十兩銀子,真是名利雙收啊,這屠戶家可真是運氣好啊,他家生意還不就在天天坐在家里,搬個椅子在那里收門票了?
文箐不無邪惡地想想。、
姨娘問:“我素常見你也讀書,可知如何對對子否?”
文箐頭皮發麻,只想到了押韻歌,可是記得老爺說過那是清代才記錄下來的,明代還不知有否呢。見姨娘十分殷切地看著自己,十分不好意思地老實道:“我沒想起來。只知對仗要求工整,可是那個韻與平仄掌握不好……”
姨娘一邊提筆寫了個“春”字,一邊同她道:“你曉得這些便好,這楹聯講究的是仄起平落,便是上一聯仄聲壓尾,下聯末句用平聲。今即為迎春,不如……”
文箐見她興致頗高,也難得她指點自己,只想著順了她的意哄了她高興,一時著急,也不知哪里腦袋抽筋,便有了一聯:“這個行不行?春花秋月四時異……嗯,那個,那個……柏翠梅香八方同。我實在不懂這個……”
姨娘又見女兒沉思,急著想給她提醒,又有心考察她,便抿了嘴只看著她。聽得上聯先是一喜,及至下聯時,初始聽得極為高興,提筆要寫下時,卻放下筆來,半晌不吭聲。
文箐本來得了她夸贊,后來見她這般模樣,也不知她想什么心事,姨娘是個悶葫蘆,平素本來就不怎么講話,這要一下子把她興致敗壞了,豈不麻煩?心中不由忐忑起來。拉了拉姨娘袖子,才聽她嘆聲氣撫了一下女兒的頭,道:“難得你如此這般年紀,也懂得這些。這個自然是好……只是……算了,這事別同他人去講了吧。”
文箐暗想不是是壞事了?她本來學理工的,看來以后得把小時被老爺逼著背育的唐詩宋詞撿起來才是,要不然她在周家只怕也是半個文盲。其實,這個對得也不能說過,只是后來她才明白,這一個“柏翠”揭示了這一年的結局。
文箐覺氣氛不好,忙道:“唉呀呀,這曾家識字的也不知有幾個咱們寫好的都放一起了,他們怎的能分清上下聯啊?到時貼反了豈不落了笑話,丟了他們面子了。我且將上聯都放一處,這樣他們自然好分了。”
彼時對聯還沒有橫批,只有上下聯。一般上聯都是貼右邊門框處,下聯則為左邊。這個文箐還是懂得,因為每年老爸都得貼這些個。
周夫人那邊聽說曾家為求吉利,去兇邪,要大辦過年的事,一時也來了精神,聽得姨娘將春聯寫得差不多了,便讓文箐送幾張紙過去,道是給曾家寫幾個“福”字作春牌賀新年。
文箐給她送紙過去,湊趣,便問道:“這春牌是‘福’字?難不成沒有別的字了?”她想到現代的“招財進寶”。
“這個啊,還是當年馬皇后救人的事啊。”陳嫂在旁見周夫人畫得十分投入,便同小姐的說話興致也高了起來。
據說,太祖皇帝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后來啊,大家覺得單獨一個字也不太好看,就有人想主意了,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所以啊,這就有了“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
周夫人此時正好畫完,放下筆來,道:“今年臘月二十四,簡兒回家,一時倒忘了這茬事了。如今補過。咱們家既不能掛這個,便讓曾家多掛些,咱們沾他們家的喜氣吧。”
陳嫂見母女倆說的話都一般無二致,真正是母女情深啊。便在一旁笑道:“曾家今年便是這春聯的字畫錢都省了不少了,居然還是夫人同姨娘兩位一起,實屬難得啊……”
周夫人笑她貧嘴,讓她快收了去與曾家,早早貼上才是。這才剛收拾好筆墨,曾家嬸子卻已敲門來了。拿了春聯同福字,卻沒走,吞吞吐吐地才說出另一番話來:“夫人,這個,大過節的,我家小門小戶的不懂禮,多有得罪,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