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梟雄

第一百四十四章蔡松坡(上)

第一卷初鳴

第一卷初鳴

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事強人實踐諾言,民主共和降臨古老東方國度》

《邁向民主最堅實的一小步——真正意義上的選舉》

《百分之五十三,共和黨險勝,孫寶琦榮登總統寶座》

《民國之實……………………》

以上的標題充斥了三月的民國報界,盡管這不是一場國民普選,但是看見了希望的人們,還是愿意去相信這是一場民主選舉。

獲得百分之五十三的選票獲勝的共和黨,更讓這一場選舉看上去顯得充滿懸念。民黨在這一次選舉中并沒有延續上一次選舉的輝煌,百分之三十的選票讓孫文的雄心壯志從云端墮落塵埃,最慘的還是進步黨,只獲得了百分之十七的選票。

隨著孫寶琦的正式上任,湯化龍的臨時內閣搖身一變成了正式內閣。孫文在選舉失敗之后,召開了民黨全體代表大會,總結了選舉失敗的經驗教訓后,以考察為名東渡日本。黎元洪倒是很順利的繼續擔任他的副總統,進步黨在選舉失敗后,出人預料的崩潰,一批有影響的黨員宣布退出進步黨。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民黨身上,不過那是在孫文東渡之后。

這一現象,說明了這個時代的政黨成員中存在太多的投機者。實際上在任何時代,都不缺少這樣的角,只不過在這個時間段集中爆發而已。

在一邊倒的民主和叫好聲中,失敗者們不是沒有反抗。沒少在報紙上發表一些關于共和黨操縱選舉的報道。但是這些報道并沒有產生太多的效果,更多是被人們當成了失敗者著的哀怨。更別說張多年的積累,掌握了大量報界資源的共和黨,很快用海量的反擊淹沒了對手。

新上任的大總統孫寶琦,第一時間發表的講話,其內容重點強調了外交。重申了對列強在華利益的尊重,并聲稱全盤接受清末一來各種不平等的條約和借款。這一講話。被認為是新成立的民國政府對列強秉承了一貫的討好態度。當然,也有人發出了不同的聲音,比如日本的朝日新聞。就對此發表了評論,認為民國政府正在不斷的加大與德國、美國之間的合作,這些合作內容是全方位的。提醒各國注意這個問題的同時。再次強調了日本在華的利益。

英國媒體對于孫寶琦的講話,基本采取了肯定的態度,歐洲日趨緊張的軍事競賽,使得大英帝國很難分神遠東,白廳對話的政策就是追求穩定,這一點與日本在中國境內不遺余力的支持各路軍閥的政策相悖。

德國和美國對中國的新政府都采取了肯定的態度,并且是第一批承認該政府的國家。俄國人倒是有想法的,但是礙于當今世界老大英國的態度曖昧,并且德國和美國的態度鮮明,俄國人只是酸溜溜的表達了一下在華利益的不容侵犯。至于法國人。就一個意思,“我是來打醬油的。”

列強的態度跟這一時期的世界格局有很大的關系,英德之間的海軍競爭使得大英帝國不愿意節外生枝。日本這個小弟,現在還無法承受老大的雷霆之怒,所以只能私下了搞一些小動作。德國和美國是最大的受益者。自然要為新的民國政府大唱贊歌。

大選塵埃落定的時候,方劍雄沒有去北京湊這個熱鬧,而是南下上海。

吳淞口,忙碌的要塞炮臺群施工還在緊張的進行中,視察工程的方劍雄身邊跟著幾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將領,蔣方震、蔡鍔、張孝淮。還有德國公使特使安德里亞斯以及德國工程師格蘭特。

吳淞口要塞的建設,一度引起日本的強烈反應。甚至英國也表示了深切的關注。對此,國防軍召開新聞發布會,做出的回應很有意思。“中國有漫長的海岸線,一個吳淞口要塞,能解決多少問題?除非吳淞口要塞能夠自由快速的移動,否則能起到的作用只是守住長江入海口。”日本人的反應并沒有激起太大的波瀾,尤其是在中國政府遷都之事妥協之后,英國老大的態度很明確,警告小弟日本不要多事。

“長江流域在未來將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核心,吳淞口炮臺建設的速度還是慢了。”方劍雄看著一個個堅固的炮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對此德國工程師格蘭特的反應是無奈的聳肩:“將軍閣下,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但是也希望您能尊重科學。德國的技術是最好的,沒有之一,最好的技術意味著嚴謹的態度。”

對于這個反應,方劍雄很是不爽,但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德國人不是后來的中國政府官員,他們要錢雖然一點都不手軟,但是造出來的東西就是靠的住。

“按照您的要求,這里的每一個炮臺,都必須能承受口徑三百毫米重炮的直接命中。這是也很高的標準,所以……。”德國工程師格蘭特還在繼續他的科學論述,方劍雄只好耐著性子繼續聽下去。實際上方劍雄很愿意看見德國人這個態度,豆腐渣工程絕對不能忍。

蔡鍔一直默默的跟在邊上沒說話,離開云南之后,蔡鍔到武漢就病倒了。經過幾天的治療和休息,這才繼續上路的時候,接到電報讓他直接來上海。抵達上海之后,蔡鍔沒有見到方劍雄,而是被接待人員領著去醫院,進行了一次更為徹底的全身檢查。

方劍雄是昨天夜里抵達的上海,今天一早蔡鍔就被人領到了吳淞口,見到了方劍雄。接著沒多少廢話,便跟著來了吳淞口。離開吳淞口要塞的工地之后,整個過程一直在默默觀察的蔡鍔,被邀請上了方劍雄的車。

坐在車上,蔡鍔迫不及待的開口道:“扶國,吳淞口要塞的作用僅僅是保護長江入海口么?”方劍雄對這個問題露出的是滿意的微笑,哈哈哈的大笑幾聲后,露出一絲得意的表情道:“整個長江沿線,不僅僅是吳淞口在修要塞,江陰、馬當、武漢的青山,都在修建類似的要塞。松坡兄,你覺得這是為什么?”

蔡鍔不假思索便回答:“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這些要塞針對的是日本,也只能是日本。”

這個答案讓方劍雄感慨不已,蔡鍔終究是這個時代最杰出的軍人之一。

“松坡兄,如果我說中日之間必有一戰,你認為勝負結果如何?”方劍雄很意外的拋出了另外一個問題,蔡鍔不可避免的露出了震驚的表情,不可思議的看著方劍雄,心里在琢磨這個話的真實性。可是結合剛才的問題,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蔡鍔無法控制的陷入了沉思之中久久不語,方劍雄也不著急,很耐心的點上一支煙,剛抽一口便丟了出去,這是想起蔡鍔的身體來了。

蔡鍔并沒有注意這個細節,倒是坐在最里面的蔣方震注意到了,微微的一蹙眉,并沒有說什么。實際上這個時候的蔣方震,也在等待蔡鍔的答案,這個更為吸引他。關于中日之間的關系,蔣方震和方劍雄早就達成了一致,甚至張孝淮也被兩人的觀點所左右。國防軍的建設,說是完全在針對日本陸軍都不過分。

總體上,方劍雄和蔣方震的對日戰略是一致的,那就是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打擊起突出部分,充分利用主場優勢,充分利用足夠的戰略縱深做文章。這個戰略注定了在開戰之初,在日本強大的海軍力量面前,必須犧牲東部沿海。當然,這個時空的中日力量對比,跟歷史上的抗日戰爭時期相比有很大的差別,中日之間在軍事力量對比上,差距明顯的只有海軍。而陸軍的差距并不太大,方劍雄甚至有信心在兩年之內,在技術裝備上超越日本。現在看來,至少在班組裝備方面,中國已經超越了日本。同時,日本比起中國來說,還是太小了。一旦戰線拉長,其兵力不足的弱點必將暴露,在中國廣大的疆域范圍內作戰,日本要是聰明的話,就只能采取穩打穩扎,逐步蠶食的策略。

有一個現象是蔣方震始終很難弄懂的事,方劍雄每次提起日本的時候。總是用一種輕蔑的口吻,那種對日本的蔑視,似乎深入骨髓。

“如果中日開戰,必將是一場持久戰。當然,這是建立在目前中日之間的實力對比之上,日本有成熟的軍事動員機制,現有的軍隊戰斗力遠遠高于我軍。日本國家小工業發達,中國很大,以小農經濟為主。這些客觀事實決定了,日本必將追求速戰速決,而中國只要把戰爭拖入持久戰,其特殊的小農經濟沒有經濟集中點,不會因為大城市被攻陷而導致經濟崩潰。由此可以推斷,長期作戰的結果,日本將陷入戰爭的泥潭難以自拔。最終不得不做出妥協,否則等待日本經濟的只能是破產。”

蔡鍔的意思,在其嚴謹且緩慢的語氣中漸漸的清晰。作為聽眾,方劍雄心里暗暗的驚嘆,盡管這段話的意思只能算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在短短的時間內能夠做到這點,可見蔡鍔的軍事才能非凡。。。)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