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那年盛夏第143章阿米巴計劃_wbshuku
第143章阿米巴計劃
第143章阿米巴計劃
又是一周時間過去,陸澤迎來了第一批人才。
上周日去省城主持面試,面了十幾個求職者,最終答應來的只有四個人。
當時陸澤在筆記本上,記錄了三個最看好的人才。
其中兩個市場,一個運營管理。
結果陸澤聯系后,這三人都表示了拒絕。
盡管陸澤開的工資待遇,哪怕是放在省城都很有競爭力,可依然吸引不來這三個最想要的人。
這就是小公司的無奈,在還沒有發展壯大之前,難免會被人看輕。
倒不能說那些人恃才傲物,亦或是沒眼光。
畢竟創業九死一生,小公司能活過三年的,可能還不到10。
也怨不得人家謹小慎微,只能怪自己還不夠強大。
陸澤只好退而求其次,聯系了另外三個備選的求職者。
好在,這三人答應的都挺痛快。
加上唯一一個來面試的會計,也答應了來絕味包子入職。
因此,此刻出現在陸澤面前的,正好有五個人。
市場專員李輝和肖文斌,運營經理趙曉慧,會計陶佳雨,以及人事劉敏。
沒錯,劉敏也很果斷地辭了職。
她在拜托何青敲了敲邊鼓后,毅然決然地跟著這些人,一起來入職。
劉敏能來,陸澤當然是非常樂意看到。
本來那天面試的兩個人事,他都不怎么滿意。
要知道,對絕味包子來說,人事這個職位的重要性,絲毫不比市場和運營管理差。
招人、培訓,人員管理和調配,以及以后的加盟店培訓管理,這個職位的工作內容,其實更接近于人力資源管理。
不是光簡簡單單負責招個人、記錄點考勤,那種簡單的人事工作可比。
對劉敏陸澤相當看重,可以說包子店的能不能快速發展,她才是關鍵。
畢竟,這年頭做點生意,還沒到十幾年后那么卷。
大多數企業都是野蠻生長,在前期基本用不上什么精細化運營。
所以,對大多數管理職位,陸澤沒有要求太高的技能水平。
但人力資源這個職位卻很不一樣,因為任何生意都是以人為本。
每一個包子店都需要人去經營,而合格的店長和員工,都要靠劉敏去負責招聘和培訓。
再過段時間,甚至劉敏一個人都搞不定,還需要為她再招聘幾個助理才行。
這就是陸澤為何堅持,一定要盡快招聘專職管理人員的原因。
攤子一旦搞大了,再不是單打獨斗就能解決的。
必須要有職業經理人來輔助,幫忙分擔各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
陸澤讓劉敏等人,來少年宮的辦公室集合。
雖然這是拾光公司的辦公室,但是給絕味包子的員工臨時做一下培訓也不妨事。
都是自家生意,他也不怕劉敏他們知道太多。
陸澤介紹道:“首先,歡迎大家加入絕味包子公司。
這里,是我另一個創意文具公司的辦公室。
絕味包子因為才剛起步,各位也是剛剛入職,沒必要單獨租個辦公室,所以就先安排在這里培訓。
希望接下來,大家能群策群力,早日完成絕味包子的縣城市場布局。
我們爭取在明年開春,就可以進軍省城。
到時候,直接在省城租個大辦公室,我也算帶領大家,重新殺回省城了,哈哈哈...”
雖然是畫餅,但五人還是聽得熱血沸騰。
劉敏已經算是熟人了,比起其他四位同事,她膽子要大的多。
剛聽完陸澤的話,她就直接調侃道:“陸總,到時候進軍省城了,會不會給我們漲工資啊?”
“那是必須的。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達成了十個縣的布局,漲工資又算什么。
到了省城,還有更重要的崗位等著大家。
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大家可以隨著公司一起成長。
絕味包子在快速發展,只要你們的能力和成績能跟的上,職位也必定會水漲船高。
不像大公司,你做的再好,成績再多,也只能熬資歷。
只要絕味包子進軍省城,必然會繼續擴充管理團隊。
到時候,各位都會擔任各部門領導崗位,各自分管一塊。
漲工資,只不過是職位的附帶品而已。”
“陸總,聽你這么一說,我都迫不及待地想馬上開始工作了。”劉敏激動地說道。
有個熟人也是好事,劉敏的這種互動,就好似和陸澤在唱雙簧。
其他幾人,也被帶動地情緒高漲。
他們愿意來絕味包子上班,一開始只是看中了陸澤開的高待遇而已。
沒想到,來了之后竟然有這種驚喜。
要真像陸澤所說,絕味包子進軍省城就能升職加薪,那可真是來對了。
來年開春,好像也沒剩幾個月了。
這種升職加薪的速度,以前想都不敢想。
雖然目前還只是市場專員的肖文斌,已經在暢想著當上市場經理的日子。
他忍不住激動地大聲說道:“陸總,您就直接給我們安排任務吧。”
“呵呵,別著急,磨刀不誤砍柴工。
先要給大家做幾天培訓,然后才好分配任務。”陸澤笑著回道。
劉敏不解地問道:“陸總,我們都是有工作經驗的,怎么還要培訓啊?
您只需要大致介紹一下,我們很快就可以上手工作的。”
劉敏的話,其他幾位新同事也深以為然,紛紛點頭同意。
“呵呵,你們的工作經驗,只能代表過去。
卻不一定能夠勝任絕味包子接下來的工作。”陸澤笑著回道。
劉敏很不理解:“不會吧,陸總?包子店的業務,還能復雜到哪去?”
“一個包子店確實不復雜,哪怕是十個包子店,也復雜不到哪去。
但如果是一萬家包子店呢?
你們不會以為,我上次面試時說的千城萬店,就只是說說而已吧?”陸澤不屑地反問道。
劉敏只能掩飾了一下尷尬,試探地說道:“嘿嘿,陸總,絕味包子這不是才只有十家店嗎?
真要一萬家店,都不知道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一萬家門店,難道是憑空誕生的?
如果,一開始不按照一萬家店的模式去規劃、去調整,你又憑什么覺得,就能順理成章地發展到那么多門店呢?
我相信你們目前的能力,足夠應付絕味包子現在的狀況。
可如果開到五十家店、一百家店時,你們的能力跟不上怎么辦?
到時候管理亂套,公司說不定都會直接垮了。”陸澤不停地反問著,引導他們深入地去思考。
只有帶著這個問題參加培訓,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運營經理趙曉慧,直接問出了關鍵問題:“陸總,難道咱們現在就按照一萬家店的管理規模,來進行培訓嗎?
真要那樣,幾天時間也不夠啊。”
她之前在洪客隆商場擔任過經理助理職位,還是有一定見識的。
洪客隆是江右省本土的第一家準超市企業。
自1995年首開倉儲式開架自選商場先河,一炮打響后,發展一日千里。
雖然目前還不是連鎖企業,只有一家門店而已,但那也是個準大型超市。
十幾年后,洪客隆發展如日中天時,一共有20多家大型超市門店。
洪客隆集團公司還涉足了百貨、房地產、酒店等業務。
能成氣候的企業,現在必然有過人之處。
趙曉慧在洪客隆商場工作兩年,也學到了不少東西,這也是陸澤愿意錄用她的原因。
她也果然沒讓陸澤失望,問出的問題直指核心。
“當然不是,現在怎么可能去按照一萬家店的管理規模去培訓。
不過,雖然不是按照萬店規模培訓,但今天我們要培訓的內容,恰恰對千城萬店計劃至關重要。”陸澤鄭重地回道。
劉敏忙著急問道:“陸總,是什么內容?”
“今天,我們要培訓的內容,叫做阿米巴計劃。”陸澤終于把答案揭曉。
阿米巴經營模式,由霓虹國的四大“經營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創立。
從本質上來看,就是通過劃小單元,把企業變成一個個“直接利潤中心”。
實現責任主體下沉,讓員工從“為別人干”到“為自己干”,實現角色轉變,達到業績倍增。
阿米巴的本義是一種生物,生命力超強,可以隨意的分裂和組合。
用阿米巴這種生物來比喻企業,如果企業可以不斷裂變、復制、組合,無疑企業的生命力也是極強的。
所以這種經營方法,被稱為“阿米巴經營模式”。
而多年后在華夏流行的阿米巴模式,早已經不是霓虹國原本的那套阿米巴模式。
而是結合特殊國情進行了改良,衍生出了很多新的經營模式。
尤其以連鎖門店企業的員工合伙人制度,更為盛行。
像海底撈和百果園等以服務著稱的連鎖巨頭,本質上都是另類阿米巴。
陸澤想要推進絕味包子的千城萬店計劃,就必須用這種先進的管理模式才行。
否則,開不到一百家店,就會達到極限。
把自己和父母給累死,也不可能繼續發展下去。
“阿米巴?”劉敏等人聽后一頭霧水,異口同聲地念了出來。
這是他們從未聽過的詞匯,就連字面上的意思,都不知道是什么。
陸澤堅定地說道:“沒錯,就是阿米巴,這就是絕味包子千城萬店計劃的核心。”
PS:抱歉抱歉,昨天上班焦頭爛額,忙的耽誤了更新。
熬夜碼出一章,先發出來。
下午還會多寫點,把昨天的補上。
年底收尾工作不易,謝謝大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