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君榻

第156章 江山重要,你也重要

媚君榻第156章江山重要,你也重要_恐怖小說_泥泥猴小說

第156章江山重要,你也重要

第156章江山重要,你也重要

呼延吉坐在高她一階的臺磯上,一條腿屈起,一條腿打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從懷里掏出一物,遞到江念面前。

“喏,拿去。”

書信里的內容讓他很滿意,崔致遠果然沒辜負他的期望。

江念接過書信,取出信箋,展開,從頭到尾把信中的內容看了一遍,嘴角越翹越高,心中歡喜,眼睛仍盯著信紙,頭也不抬地問道:“梁軍節節敗退,是不是此次危情解除了?”

呼延吉笑著點頭:“如無意外,戰事不久可定,不僅如此,還收獲一員大將。”呼延吉說罷,看向江念,微笑道,“阿姐實為我之吉曜,今番建此殊勛,有阿姐一份功勞,往后但有疑難,還須指點迷津。”

江念經不住他這樣夸贊,卻也很受用,那股好為人師的勁頭又開始騰騰往上躥,一雙眼彎成了新月,將書信重新裝好,原樣遞給呼延吉。

呼延吉一面收回書信,一面問道:“上次你說我夷越弊政甚多,現在可否同我說說?”

江念眼珠一滴溜,笑模笑樣地說:“大王想聽?”

呼延吉見她轉盼間一股柔媚姣俏的別樣風情,不知她又起了什么不饒人的主意,這讓他想到十五六歲時的她,也是這般得意的姿性。

“當然想聽,你快說來。”呼延吉說道。

江念略作正經地攏攏袖,執起琉璃壺,給自己和他各倒了一杯果子飲。

然后擒杯喝了小半盞,酸甜的涼意從唇齒間慢慢滑入喉,混沌的腦子這會兒全然清醒。

呼延吉也跟著喝了一盞,有些急切地望著她,等她的回答,他是真想聽一聽她的建議。

他自認為有手段,心也夠狠,哪怕上陣殺敵他也不懼什么,兵法精熟,可在對付那些上姓、世家之時,總被他們攪纏得沒有耐心。

偏那些老狐貍一個賽一個精明。

就像你無論使多大的氣力出拳,總打不到他們的痛處,那威力便折了又折,最后呢,自己精疲力竭不說,傷不到對方的根本要害,過不了多久,又恢復了。

上次他為東境之事在議政殿愁煩一日,結果她給他送宵夜,不過短短幾句,就輕輕松松地解了他心頭的郁結。

這出其不意的驚喜,讓他悟得,江念像一把弓,拉緊弓弦可射出利箭,你不知她的腦子里裝了些什么,需驅策方靈光乍現,總不會叫你失望。

江念笑道:“想讓我說也容易,不若大王拜我為師,如何?再交上一份束脩,我再傳授知識與你。”

拜師?

呼延吉怔了怔,見她跪坐于虎皮之上,看起來斯斯文文一個,同身下野氣蓬蓬的皮毛形成鮮明對比,越發顯得她玲瓏豐秀。

雖說知道她在玩笑,不過腦子里轉瞬迸出一個念頭,她的年歲已經壓他一頭,兒時又一副長姐做派,他在她面前總得低著那么點,倘若再拜師,日后還怎么一振夫綱。

直到現在他還愁那點子床笫之事,如何才能盡興一些,偏那人兒不知是灌了老夫子湯還是怎的,平日在他面前言語常笑,嗔視有情,一到床幃間,她又一副正經做派,好不急人。

哪兒興這樣磨人的。

是以,當江念提及拜師,他的腦子里已滾過一轱轆的春念。

呼延吉擒住她拿葡萄粒的手,扯向自己,一手環上她的腰肢,掌心在她的腰曲處摩挲。

江念往周圍望了望,紅著一張臉:“你快松手,一會兒叫宮侍們看見了。”

“看不見,都在外面守著。”呼延吉附到她的耳邊,輕聲道,“拜師得行跪師禮,我可不愿跪你,若我真跪了,你受得起么?”

江念呆了呆,還真是,他的雙膝她確實受不起。

感受到腰間的臂膀緩緩攏緊,她忙岔開話頭,順勢從他懷里退出。

“我居夷越時日不長,還不滿一年,只能談些粗淺的想法,不一定就是對的。”江念重新理衣,斂好裙擺,坐回毛毯。

呼延吉點頭:“無妨,你說來,我自有考量。”

江念想了想,先問了一句:“大王有無想過,為何夷越一直以來難以攏集王權?”

“五上姓權勢過甚。”

“可不止五上姓,還有夷越各大世家豪強,他們都有培養己方勢力,那么,大王選用人才的路徑只能通過這些上姓和世家,如此一來,朝堂之上的官員就不屬于大王,而是屬于將他們提拔上來的家族。”

江念說罷,端詳了一下呼延吉的面色,見他眉目深凝,眼珠微微下壓,思索態。

“阿姐,你接著說,我聽著呢。”

江念又道:“夷越的政規我并不十分清楚,不過就我知道的,大概猜測一下。”江念掰起指頭,說著,“一、官職世祿世襲,那些個世家大族,還有諸侯、大夫一身官袍可傳三代,或是四代、五代、六代……”

江念往后數著,被呼延吉打斷:“行了,行了,這個就不必數了,你繼續往后說。”

江念“嗯”了一聲,拉回話頭:“除了世襲世祿,還有一個,想走上仕途,需有高官舉薦。”

“不錯,這些典章制度一直以來皆是如此。”

夷越并非蠻夷小國,只是不比大梁而已,也是歷經多代才定下如今的基業,有自己的朝政法度和國策。

江念搖了搖頭:“這就有很大的弊端了,大王,你想吶,高門世族可承襲爵位,積年累月之下,這些豪強世家……譬如五上姓,朝堂之上的那些官員定然分屬五上姓,上姓之家擁兵自重,這可不是一代就能達到的,必是歷經數代之久,才擁有這么大的權勢。”

江念見呼延吉不語,睛眸微沉,繼續道:“再一個,妾身適才說,地方人才由地方官員舉薦,這個有利有弊,不過就妾看來,實是弊大于利。”

呼延吉解釋道:“地方舉薦也是因為各地官員對本地民生情況了解,貼近本地需求,提拔上來的人才能更快融入職位。”

“這也不錯,所以妾身說有利有弊,大王說了它的好,那妾來說說它的不好。”

江念說這話時,面色比先前更為認真:“舉薦人才的制度設計本意雖善,但實際上缺乏明確的規范與制衡,極易淪為權力的工具,考核監督形同虛設,官員手中的舉薦權成為私相授受的籌碼,官員們既可借機培植裙帶關系,將門生故舊安插要職,亦可待價而沽。”

江念說罷,反問道:“這些推舉上位的人,豈會真心為國為君為民?”

呼延吉默然不語,江念停頓了一會兒,給自己續了一杯果飲,喝了小半盞,繼續說著。

“那些深諳官場逢迎之術之人,亦會通過諂媚賄賂獲得舉薦,而真正秉持清正操守的賢能之士,或因不愿同流合污而遭排斥,或因缺乏利益相關而受冷落,反倒扭曲了人才選拔的公平性,更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而鉆營者占據要職,實干者邊緣化,必致朋黨盤結,與‘選賢任能’的初衷南轅北轍。”

“崔致遠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么?有真才實學,可像他這樣的蓬門子弟,只因得罪了府令之子,便斷絕了仕途,這中間吃了多少虧,碰了多少壁,只有他自己清楚,走投無路之下來了京都,結果依然求路無門,倘若不是遇見王,這樣一個人在洪流中不會激起一點水花,沒人知道他,就此被埋沒。”

呼延吉深以為然,他不是不知道這里面的弊端,卻沒有一個具體的方法解決:“有關五上姓或世家爵位和封地的世襲,這個很難變動,他們歷經數代經營,早已將爵位、土地、私兵編織的牢不可破,一旦牽扯上各大家族利益,便會聯合起來對抗王權,稍有不慎,輕則朝堂鼎沸,重則烽煙四起,極易遭到反噬,這也是我為何遲遲沒對他們大放血的緣由。”

江念點頭,說道:“妾身這里倒是有個法子,不過眼下最該處理的不是上姓氏族,也非世家大族,料理他們需放到最后,大王如今需培養自己的勢力,以‘不問出身,唯才是舉’為幟,使寒門俊杰盡入彀中,屆時才好同他們抗衡。”

呼延吉感覺身體里的血越來越熱,一顆心怦怦地跳動,將屈起的一條腿收起,落座到江念身邊,離她更近一點,明明能聽得很清楚,卻還想聽得更清楚……

基于搜索引擎技術檢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