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詭聞實錄

第1026章 一山五峰,為帝王葬

沒等袁化邵說完,柳正道就平靜又道:“我近年來,正好對欺師滅祖之輩,猶有恨意在心,袁先生無需多言,你對開陽做的善事,即便是不用計在那兩人身上,我和李先生也會幫你。”

袁化邵眼中亮色更多。

他更是發自肺腑的對我和柳正道投以感激。

我心中卻略唏噓。

顯然,柳正道是聯想到了柳三元……以及一整個羌族對柳天牛的態度了……

緊跟著,我卻思索到了另一層,有幾分警惕和心驚。

袁化邵師承的先天算,我大致有一些薄弱的印象。

卦有先天后天。

現今陰陽界,大致說,先天八卦,后天八卦。

可更早的初始,是先天十六卦!

在第一任地相堪輿陰陽先生的游記中,大概有此記載。

風水界初始,能人輩出。

有人屹立于山巔,龍樓之上看世間風水。

有人遁世,無大災劫前不現身。

遁世之門派,為先天算。

這三字,可以拆解為兩詞。

先天,天算。

先天指的是先天十六卦!

天算,則指的是玄甲六十四天算!

我放在桌案上的手,不由自主的收緊握拳了一些。

這等特殊的陰陽術,其叛徒設置的風水局,又羽化三人……

我們想要破之,恐怕是難上加難了……

我甚至可以想著收回剛才能開棺的話……

“李先生?”袁化邵略疑惑的看了我一眼。

我定了定神,同袁化邵對視。

抬手抱拳,我慎重萬分,道:“袁先生,對于先天算布置的風水局,李某把握不大,柳道長也需警惕,袁先生需屆時多說一些,我們才能知己知彼了。”袁化邵點點頭,道:“李先生何須妄自菲薄,地相堪輿,囊括天下陰陽術,不過,袁某也會小心對待,自不會讓兩位出意外。”我點點頭。

柳正道則繼續閉目養神。

再之后的趕路,便要安靜許多。

我和袁化邵沒有交談。

雖說我有所好奇,先天算的上三代的三人為何要叛變,但這是袁化邵師門之事情,距今也過了少說一二百年,不好多問。

時間過得很緩慢,途中,辛甲子停車數次,又遞進來吃食。

等我們最后趕到百里之外的時候,天色果然已經黑了……

不過,趕路的速度不快,再加上途中吃過東西,我們三人精神都格外飽滿。

下了馬車,我們所處的地方,是一片空曠的平地。

前方,是一座逶迤起伏的大山!

后方,則是奔騰流過的大江!

此江,便是陽江!

那山,就是包含山勢四吉,山形五吉,以及葬穴大吉的風水山!

今夜的月光,格外的皎潔。

山太大,我卻看不完其形式。

只能看見最前方的山體,如若一個帽子一般倒扣。

在山形上,這叫做植冠!

植冠之山,代表昌盛,其山體向后俯臥,向前依靠。

至于山勢方面,便是山前這明堂陽江。

值冠昌盛,奔騰之江,則代表出高官!

“一形一勢一山頭,此地至少有五山頭,那三口尸體,是葬于一處,還是分別葬之?”我喃喃開口,詢問袁化邵。

袁化邵卻并沒有回答我,他背負著雙手,怔怔的看著這山頭,似是若有所思。

我大致知曉,此地肯定給了他諸多思緒。

索性并沒有立即將其打斷了。

過了半盞茶左右的時間,袁化邵才輕嘆一聲,回過神來。

“李先生,你剛才在和我說話?”袁化邵問我。

我點點頭,又復述了一遍自己的問題。

袁化邵遲疑了一下,他搖頭道:“我只知道羽化,至于他們葬于什么穴眼,是否同葬,就不可知了……”

柳正道平靜的開口道:“入山之后,找到穴眼,自然知曉。”我點點頭,柳正道這話說的沒錯。

袁化邵同樣點頭,他又看向了辛甲子,沉聲道:“甲子,你先回開陽,看好宅院。”

辛甲子躬身,道:“遵命。”他立即上馬車,調轉車頭,馬車便匆匆離去。

袁化邵神色略有幾分躊躇,他先做了一個請的動作。

再接著,他自己走在了前方,朝著山路行去。

我們進了山腳的路,開始朝著山上而去。

行路中,袁化邵又告訴我,在山口是瞧不見內里更多的風水局的。

只有到了這第一峰,植冠的山頂,才能看到后方山勢。

停頓一下,他又解釋道:“我之所以能知道他們羽化,是因為山中多年前起過霞光,我師尊也曾卜卦,天降祥瑞,必定有人登仙羽化。”我和柳正道對視一眼,他點點頭,我也表示明白了。

上山的路途較為平坦,不過這山太高,太大!

等我們到了山頂的時候,至少用了兩個時辰……

圓月高懸于頂,仿佛抬手,就能觸碰到其輪廓邊緣……

這山頂更為平坦,鋪滿了青蔥的草皮。

我們三人的影子被拉的極長!

袁化邵抬手指著山后方,示意我們去看。

我投以目光過去。

在這植冠山頂下方,是一道略長的山體,顯得平緩,再至后方,山峰就多了起來。

壟龍,便是一山多起伏,多峰巒!

在平緩的山體之后,又是一個巨大的山體,要比如今這植冠更大!

此山峰,為覆斧!

覆斧之山,如翻轉之大鍋,葬于山腰平地,則是陰龍陽穴,藏有富貴!

葬于山巔,則獨陰不成,屬于不吉,除非有天然形成的葬穴!

植冠第一峰,覆斧第二峰!

而在覆斧之下方,則又有一些小型的山峰,似是攀附其上。

這些小山峰尖端不高,如同燕子巢穴。

這又叫燕巢!

燕巢交接之處凹陷葬人,后世可得權利與土地。

再一段山體連綿延展,又是一段更大的山體,從我們這植冠之處去看,都需仰頭。

我還以為那一片山體,是天邊的云層……

可實際上,那也是這一座山脈的山峰!

那最大的山體,是屏障。

如同屏風,可兜住自身龍氣,可擋住外界邪祟。

屏障之下,有側壘之峰。

若是在屏障處落葬,要在氣勢停留之處下葬,后代封王。

如果是側壘,那就需要在山體出口處……

后代有三公九卿的貴氣!

我是徹徹底底被震撼了。

先天算,居然能找到這種大風水穴眼。

一山五峰,五吉之外,囊括山勢之四吉……

恐怕管仙桃到了這里,都要驚嘆幾分,甚至是渴望羨慕。

對比一下地相堪輿的登仙山,登仙山也會略有幾分寒酸……

只不過,登仙山為出世之山,這山脈,則盡在塵世之中,其給與的好處和后代福佑,也多官財。

此地,更適合葬君主,而并非先生!

我們要找到三口羽化尸,要么運氣好,三人同葬一穴。

要么就是在五座山峰上,尋覓三座,其中穴眼有尸!

隱隱的,我還覺察到有幾分芒刺在背一般。

微瞇著眼睛,我并沒有回頭。

只是雙手背負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