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歡迎光臨!
錯缺斷章、加書: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第126章海島舊事(上)
主題模式:
木人高秋
第126章海島舊事(上)
李安民是島上的名人,所有人都認識他,因為他是島上唯一走出去的大學生,還是在北京上學。
光頭自然也認識李安民,但李安民并不是一個榜樣,而更像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
小時候光頭家里人就經常對他說:“你要好好學習,爭取像李安民一樣考上大學,將來有出息了就搬到北京去住,我們全家都去北京。”
起初光頭也試著去努力,也把考上大學當成了自己的目標,可是漸漸他發現島上的人似乎并不是真心喜歡李安民。
人們遇到李安民父母的時候總會不吝言辭地夸贊,說什么你兒子太有出息了,以后就要在北京當大官賺大錢了,真羨慕你們家能培養出這么好的兒子。
可李安民的父母一走開,這些人立刻露出不屑的嘴臉,吐著唾沫說:“不就是上個破大學嘛,又不是清華北大,有什么了不起的。讀書讀得好,要飯要到老!”
島上人截然不同的兩種反應光頭都看在眼里,一時間也不知道到底是該學李安民還是不該去學。
有一次他在家里聽他爸媽聊天,他媽媽提到了李安民,說是李安民在北京找了工作,一個月能賺1000多塊錢。
當時島上人靠打魚生活,一年下來全家也就賺個兩千多塊,李安民一個人每月的工資就1000多,對島民來說那是相當高了。
但光頭的爸爸卻表現得十分不屑,說李安民留在北京上班就是典型的忘祖,忘本,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就這種忘本的人就算在北京也混不長遠。
這些因為嫉妒而來的言論對光頭的影響很大,再加上他學習本來就不好,考試成績差了,他就說自己根本不打算去其他城市讀大學,他不忘本,就要留在島上。
就這樣稀里糊涂長大,光頭成了島上一個普通漁民,每天的生活就是拜海神,跟爸爸出去捕魚采海貨,風浪大了或者懶了不想動,就在家里找幾個哥們一起耍耍錢。雖然不富裕,但大家都這樣,誰也不會比誰強,所以日子過得也安穩。
可一個人的突然出現徹底擾亂了島上的平靜,這個人就是李安民。
光頭說他到現在都還記得李安民回到島上的那天。
李安民穿著一件白到反光的襯衫,一條褲線筆直的西褲,皮鞋亮得都能當鏡子。無論說話舉止,從哪里看都不像是島上的人了,看得光頭無比羨慕。
人們好像一下子把這些年背地里說的那些壞話都忘了,全都跑去李安民家里看熱鬧。
李安民也很大方,拿出了好多從北京買回的禮物,每個人都有份。
光頭也拿到了一份,是一條很漂亮的腰帶,腰帶扣上刻著一條鱷魚。
當晚在家里,光頭的爸爸不再說李安民忘本了,拿著李安民送的電動剃須刀一個勁地擺弄,在下巴上刮了又刮,明明已經沒有胡子了還要繼續弄。
吃飯的時候,光頭媽媽開始埋怨,說當初就應該讓光頭繼續念書考學,沒準也能去北京念個大學。
光頭爸爸卻不屑地一擺手說:“他也不是念書那塊料,在島上跟我打魚也挺好。”
光頭聽到這話心里還算是個安慰,可看看他爸不停把玩那個電動剃須刀,再看看自己扎在腰上卻和衣服褲子完全不搭的腰帶,一種說不出的復雜情緒開始在他心里醞釀。
隔天,李安民給全島的人開了一個會,他在會上意氣風發,說要帶領島上的人一起賺錢,說這座島就是一座金銀島,守著一座金山竟然只是打魚生活,那就太傻了。
李安民提出了要在島上種熱帶水果,還要在海島周圍建牡蠣農場,養殖珍珠,這些做好了都能賺錢,前期投資可以貸款,他會自己花錢請相關的技術人員來做專門的指導。
人們聽后心潮澎湃,光頭的爸爸也說要跟李安民一起干。
可是回到家里冷靜下來,會上的那份熱情很快就消退了。
和光頭家住得比較近的人過來一商量,覺得這個事情不靠譜,種果樹周期長,果子結不出來怎么辦?結出來了賣不出去怎么辦?貸款那么多錢最后還不上怎么辦?
還是打魚最穩妥,就算賣不出去還能回來曬魚干自己吃。
幾天后再開會,島上幾乎所有人的態度都是一樣的,大家害怕有風險,不想做這個,就問李安民有沒有其他更安全的辦法,不需要貸款的那種。
李安民似乎早就想到島民會有這方面的顧慮,他就說不著急,讓他自己先干,等賺到錢了大家再跟進。
島上人覺得這樣最好,就一個個觀望著。
李安民說干就干,在島上開了一片荒地種百香果,又在海邊建了牡蠣農場,還養海參,多管齊下。
最開始島上的人還會去果林里看看,去海邊瞧瞧,時間一久大家的好奇心消退了,也就沒人關注他那些賺錢的項目了。
過了一段日子,島上出現了一個關于李安民的傳聞,說是李安民在北京貪污被罰了,找不到工作實在過不下去了,只能回島上來。但他怕大家笑話他,所以借錢買了那么多東西送人,還要貸款搞什么賺錢的項目,其實就是讓島上的人一起貸款幫他還債。
最開始只是一兩個人這么議論,后來慢慢全島上的人都這么說,大家也都相信,甚至有人弄一桶大糞水潑到李安民家門口,罵他不要臉。
李安民沒對這事做出任何回應,直到果林豐收了,牡蠣農場也賺錢了,李安民還了貸款又把賺到的錢放在桌上,這才跟島上的人澄清說他沒有借錢買禮物,更不是想騙島上人的錢,他之所以選擇離開北京回到無名島,就是想要讓其他人也都過上和他一樣舒服的日子,想要帶領大家一起改變命運。
島民看到了錢,積極性又被調動起來了,可一涉及到貸款,大家又都打起了退堂鼓。
后來有人提議說,既然李安民賺錢了,就從李安民那里貸款不就行了,這樣萬一賠錢了也是他的責任,我們正好不用還了。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全島人的呼應,大家都說要貸款就從李安民手里貸,其他地方不放心。
李安民也是豁出去了,干脆又自己去貸款,再加上去年賺到的錢,在島上多開了幾片林子。
可是大家說得起勁,真到干活的時候又沒人愿意動,反正錢是李安民的,賺錢最好,不賺錢也是李安民自己虧。
這樣的想法讓島民沒什么工作干活的動力,到最后還是李安民一家人在忙碌。
李安民忙不過來,就只能雇人,島內的人不愿意做,只能從島外找,可島外來人了又被島內的人罵,說李安民是拿著島上人的錢去養外來人。
當時光頭每天沒什么事就跟著島上一群人去李安民的果園看熱鬧,時不時來兩句風涼話,心里就盼著李安民的果子種不出來,賠個精光,這樣就能證明島上人的想法是對的,這東西根本不靠譜。
一年忙下來,李安民又賺錢了。
他高高興興給島上人開會,想讓大家都跟著他一起干,但得到的回應卻是:你需要給島上每一個人發錢,因為島是我們大家的,你用了大家的地,就得給租金。
李安民當場愣住了,估計他怎么也沒想到人們會說出這種話。
但光頭早就知道有這樣的安排,眼看著果林收獲好了,島上這些人就在一起研究,覺得他們不用非得跟李安民一起受那個罪,反正李安民也能從外面雇人,我們就收地租。
這些人挨家挨戶一商量,大家統一了意見,李安民那邊一開會,這邊就提出要收島租。
李安民的耐心在這兩年里已經被耗光了,就在人們提出要他交島租的那一刻,李安民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什么話都沒說,直接走回了家。
從那之后,人們對李安民就沒再有過好臉色,大家都說:李安民就從沒想過要帶大家賺錢,看看讓他交租金時候的樣子,根本不想出一分錢,只想從島上這些人身上賺好處,根本就是資本家,忘了本的資本家。
這樣的話傳多了,人們漸漸都相信了,就連島上的小孩子看見李安民都要上去吐口水,罵他是萬惡的地主資本家,沒安好心。
但就算這樣,李安民還是繼續開荒地建果園,還在經營他的牡蠣農場,人手不夠就從島外雇。
又過了兩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整個海島。m.qqxsnew
那天晚上果林里起了大火,等消防隊趕來滅火的時候,大火已經燒光了半座山,李安民的果林幾乎全被毀了。
消防隊發現了疑似縱火的痕跡,但因為山里沒有監控,也找不出嫌疑人,最后只能當成意外山火來處理。
沒過多久,牡蠣農場也出了事,養殖的牡蠣全都吐了舌頭,成批成批地死。拿去城市做檢查,發現是中毒了。
李安民的母親當場氣暈過去,李安民的爸爸就在島上村里挨家挨戶砸門,哭著罵所有人都沒良心,說安民一心一意帶你們賺錢,你們不領情也就算了,為什么要這么對我們家安民。
就在哭喊中,老頭一口氣沒上來,死了。
過了不到三天,李安民的母親也跟著去了。
葬禮那天,李安民一滴眼淚都沒掉,也一句話都沒說,但他看向島上村民的那種眼神卻是每個人都不會忘的。
光頭說,他當時還不太明白那種眼神代表了什么,但后來他懂了,李安民那時候就只有一個念頭——要讓島上的所有人給他爸媽陪葬。